魏际兰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从关联理论看新闻报道中的×族称谓
魏际兰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斯珀伯和威尔逊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为我们研究语言交际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论文分析了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中的15个族称谓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揭示了×族称谓的诞生、使用与目标受众认知环境的关联性,以及新闻报道中的×族称谓的语境效果。
×族称谓;新闻报道;关联;认知环境;语境效果
如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多元文化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欧洲文化、美国文化、日韩文化等邻邦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国人不自觉地进入了多语言文化时代,“一个现代的中国人要具备的语言能力是:既要能说方言,又能讲普通话;不仅要会讲普通话,还要懂英语”[1],甚至是其他外语。词汇对社会的反映是及时而准确的。时代变化缓慢,词汇相对稳定;时代变化迅速,它就会表现得异常活跃。所以词汇是语言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其承载着华夏文化。汉语普通话的与时俱进表现在:新词层出不穷。
称谓语是用来表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人际关系,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称。称谓语包括称呼语。称呼语是人们当面打招呼或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2]。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对同一对象既有面称(即称呼语),又有背称。称谓语与社会变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和价值观念。不同时代、不同场合对同一对象的称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根据亲疏、性别、职业、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汉语称谓。现在人们交际中经常使用的社会通称是“先生”或“女士”(“小姐”),而以往的“同志”或“师傅”似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丈夫”或“妻子”的背称也被“老公”或“老婆”代替,而更为正式的称呼——“先生”或“太太”(夫人)已使用得相当少了。在进行自称时,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网民更愿意使用那些个性鲜明、地域色彩浓郁的汉语称谓:俺、偶、鄙人或洒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更为重要的是汉语普通话中出现了相当多的×族称谓。在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列出的171条汉语新词语中就有15个族称谓,它们是奔奔族、吊瓶族、飞鱼族、合吃族、急婚族、啃椅族、赖校族、乐活族、慢活族、陪拼族、捧车族、试药族、网络晒衣族、洋漂族、装嫩族。
1986年斯珀伯和威尔逊合作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这部著作为我们研究语言交际提供了新的视角。近三十年来,语言学家和研究者们积极投身于发展和运用关联理论。目前该理论已被广泛用于阐释语言教学、广告文案设计、文学作品翻译等语言学问题。
关联理论提出了两个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3]。认知原则强调了话语的最大关联,交际原则侧重的是语言交际的最佳关联。这两个原则突出了语境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关联理论指出关联是话语的心理特征,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的认知环境是大同小异的[4]。正是因为具有共同的认知环境,听话者才有可能顺利解码获取的信息。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出于人类认知的经济原则,在交际中,说话者往往充分考虑听话者的认知环境,选用合适的明示刺激来促进话语的最佳关联,使听话者能明白他(们)的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的成功。
关联是话语语境效果与话语信息处理努力之间的最佳平衡。适度的信息处理可以加强原有假设,消除原有假设,或者与原来假设合并产生新的假设,语境效果就是这三种新旧语境互动的过程。归根到底,关联性指向的是听话者的认知环境。关联理论认为,认知环境是人的心理结构,即以概念表征形式存在大脑里的一系列假设。这些储存在大脑里的某一概念地址里的假想包括三种信息: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逻辑信息由一套适用于逻辑形式(一套由概念构成的前提和结论)的推理规则组成。某一概念的推理规则就是能对该概念起作用的消除原则。百科信息是概念的外延,即说明该概念的事物和特征。这些信息涉及如传统和宗教的社会文化信息,储存在大脑的长期和短期记忆中。词汇信息是指自然语言中与表达概念的单词和词组的相关信息。它包括句法和音位信息——句法的范畴、共现的可能性、单词的音位结构等等。并非所有的概念都包括这三方面的信息,某些概念可能就缺乏某一方面的信息。为了帮助听话者进行语用推理,实现交际意图,发话者要唤起的就是这些信息。
新闻报道是一种作者与隐匿读者交际的特殊方式。成功的新闻报道应该真实、新鲜、有趣和及时。一则报道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它是否能准确描绘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迅速反映当前语文生活动态,还要看它是否能面向目标受众的认知环境提供合适的明示刺激。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X族称谓频频出现。就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5个族称谓而言,我们发现它们分别与被称谓者的抗压心理、健康观、金钱观、时尚观和价值观相关,反映了当代多语言文化社会背景下人们共有的认知语境。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报道从不同视角来分析新闻报道中×族称谓与目标受众的关联。
新闻报道中,×族称谓的所指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个爱好某项活动或经常从事某种活动的群体。运用×族称谓,报道能以简洁的语言,恰当地反映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形象地描述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促进读者的语用推理。
1.网络晒衣族
《南宁日报》的“网络流行‘晒衣日记’学穿衣打扮分享生活”使用的就是现象称谓[5]。“网络晒衣族”是指每天把自己搭配的服饰发表在固定网站上的网友,更是指发表晒衣日记的一种现象或潮流。“晒衣”能与我们的常识晴天整理衣橱、户外晾晒衣物形成关联,并且添加了新的百科信息:网络可晒衣,丰富了读者的词汇信息:“晒”不仅表示太阳的光和热照到物体上,还可指公布、公开发表、透露等意思。这种报道能减少我们处理话语的努力,增强话语的语境效果。
2.洋漂族
“洋漂族”指的是远涉重洋,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士。“漂”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漂泊在外,喜欢冒险,频繁跳槽,渴望刺激。报道“上海‘洋漂族’:不断跳槽,日子悠闲自在”中的“洋漂族”就是个群体称谓[6]。通过例证(采访该群体中成员),报道清楚地揭示了这个族群的共性,这种真实生动的描述是明示刺激,符合认知要求,能帮助读者成功进行语用推理,进而产生理想的语境效果。
3.飞鱼族
“飞鱼族”指在国内已取得不俗成绩,但毅然放下一切,到国外名校求学的特殊中国群体。这些“飞鱼族”跃出自己所熟稔的本国行业,试图在欧美天空飞翔。在《武汉晨报》的“80后飞鱼族,寻找洋派玩法”中[7],作者首先使用“80后飞鱼族”圈定了报道的对象——生于1980后的洋派年轻人,然后运用新词“洋派玩法”来突出重点,吸引读者。“洋派玩法”能与读者已有的“玩法”词汇信息互动,并产生新的认知假设:城市探险,集体观影,自拍自演是时尚、洋化的娱乐方式。
4.合吃族
在京报网上的以“新兴社区兴起一帮年轻‘合吃族’”为标题的报道中[8],“合吃族”不仅指的是一个好吃且会吃的社会群体,而且反映了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与陌生人合吃。这个族称谓使受众很快就能明白报道的意图。基于对读者认知环境的了解,报道在以两个铁杆“合吃族”为例介绍合吃的方式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合吃兴起的四大理由:美食、交友、省钱、方便。很明显,这个族称谓能促进更多语境效果的取得,更有可能的是不少年轻受众读了这则新闻后会马上行动起来,加入“合吃族”。
1.急婚族
“急婚族”是当代青年婚恋新现象。“急婚族”中的“急”暗示了这个群体急躁、功利的心理,再现了他们追求爱情、婚姻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形象。《中山日报》的“终身大事‘年关’难过,大龄男女‘海量’择偶——‘急婚族’相亲百次均失败”[9],描述了男婚女嫁的困境、相关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急婚族”把那些急于嫁娶、但又屡战屡败的男女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个称谓是名至实归,我们不费吹灰吃力就能成功解码。
2.试药族
“试药族”是指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而大胆以身试药的人。我们本以为试药是医学研究者、医务工作者以及某些职业试药者的工作,绝非莘莘学子可以参与的行当,但《河北青年报》的“石市出现大学生试药族,医生称有风险”[10],消除了我们原有的认知假设,让我们震撼,并认识到大学生为了挣钱也成为“刀尖上跳舞”的试药族,这很危险。
3.赖校族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一群年轻人却徘徊、犹豫,宁愿呆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努力屏蔽任何可能的生存压力。这个群体被称为“赖校族”。“留恋还是无能逃避?中国大学‘赖校族’群像素描”[11],描绘的就是这个鸵鸟族群形象。他们是懦弱无能、好吃懒做的大学毕业生,“赖”在学校,不深造,不就业,无收入,靠啃老。“赖校族”这个称谓与我们已知的“赖”的词汇信息直接相关,故容易被理解、接受并使用。
1.隐喻
Lakoff(1980)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12]。《信息时报》的报道:“‘奔奔族’高压下破茧”[13]。把奔奔族比作我们所熟知的破茧的蚕来揭示奔奔族耐压的特点。从关联理论来看,这则隐喻式报道能促进读者从蚕到奔奔族的心理映射,与读者原有百科信息(蚕能破茧而出,获得新生)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环境——“奔奔族”能勇敢地面对重压、顶住高压。
2.明喻
明喻与隐喻的最大差异在于明喻使用比喻词“如”、“像”等。《天津日报》的文章“‘乐活族’乐活像花一样”[14],使用了明喻,把乐活族的生活与花的生长关联,清楚地介绍了这种新兴的生活方式。由于对“花”的特点了如指掌,读者很快就能明白作者的交际意图:对‘乐活族’生活方式的推崇。
3.设问
《光明日报》的“有车不开为哪般——‘捧车族’现象调查”[15],采用设问的手法,揭示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报道中,“捧车族”指向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车不开。从标题中我们可以推理出“捧车族”首先是有车族。报道描述了目前多数车主买得起“马”添不起“料”,或倡导低碳生活,结果让车“休养生息”,成了“捧车族”。运用设问,报道与现实生活中有车族的似乎理性但又消极的“捧车”行为相关联,减少了受众对于“捧车族”现象的认知努力,表达了对于身处消费困境的有车族的深切同情,即能取得话语与受众的最佳关联。
4.反问
反问使得《新闻晨报》的报道“‘啃椅族’,存在就是合理吗?[16]”能与受众屡见不鲜的“啃椅族”现象关联,并力图消除他们的认知假设,说服他们举起反抗大旗,对“啃椅族”说不。
5.移就
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报道“年末打折季惊现陪拼族,女士逛街流行寄存老公”[17],移物于人,大胆使用“寄存”来吸引读者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来解码。阅读这则报道,读者不仅可以推理出这一系列假设:“陪拼族”是指逛街女士的老公,他们是消极的血拼(shopping的音译)跟随者,所以他们往往像行李一样被寄存在别处休闲;还能享受到成功解码的不少乐趣。移就能吸引读者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来理解“陪拼族”,从而帮助实现更多的语境效果。
一般来说,在新闻报道中,×族称谓的称谓方式主要是背称,出于交际的需要,作者有时会改用面称或自称的方式。
1.面称
以《工人日报》的“‘奔奔族’‘啃老族’你们真的是一职难求吗?[18]”为例。这则报道针对的是读者已有的认知语境:“奔奔族”、“啃老族”难找工作,并试图消除这个认知假设,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假设:“奔奔族”和“啃老族”找工作并非想象的那么艰难。报道虚拟一种与奔奔族、啃老族对话的情境,面称对方,并使用反问的口吻,实现了新信息与受众的最佳关联,方便了他们的快速解码。
2.自称
在《申江服务导报》的报道“‘装嫩族’我的嫩你永远不懂”中[19],娱乐圈中8个女明星被选作现代‘装嫩族’代表来展示其独特的装嫩本领。报道遵循经济原则,以典型、具体、生动、熟悉的事例阐释了装嫩族的共性和个性,减少了读者阅读的努力,促进了新信息与他们认知环境的最佳关联。更为重要的是,报道的标题采用对话的形式,倒装的语序,以“装嫩族”自称来表达继续装嫩的坚定立场,促进了交际的成功。
“预设”的概念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它是指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不管是语义预设还是语用预设,都是由一些特定的词语触发的。
如在《河南日报》的美文“快餐年代‘奔奔’族的品质生活”中[20],触发语“品质生活”预设了“奔奔族”不仅能耐高压,还能享受品质生活,并能帮助读者推理出“奔奔族”如何才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无疑,这种主题鲜明的报道一定能激发相关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理想的语境效果。
再如《中国消费者报》的“放慢脚步做个快活的‘慢活族’”中“快活”一词触发了预设[21]:“慢活族”是快乐的。使用预设机制,报道的主题一目了然:如果你想快乐生活,就要放慢脚步,你可以打打太极拳,打打高尔夫,练练瑜伽。
1.肯定句式
面向中国民众的认知环境——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新民晚报》的“学做一个‘乐活族’”采用祈使句式[22],旗帜鲜明地倡导了“乐活”(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首字母缩略词LOHAS音译而成)方式,读者稍微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处理好话语。因此这种类型的报道能很好地促进话语与受众的最佳关联,成功地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
2.否定句式
“吊瓶族”以一种急于求成的方式追求健康,即滥用静脉输液,俗称挂水或打点滴来实现身体的健康。他们的特点是一生病,就吊着一个输液瓶。新文化报的“感冒来袭拒做吊瓶族”运用“吊瓶族”这个称谓[23],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现实生活中这一群体小感冒就打吊瓶的健康观,同时采用否定句式又添加了明确的新信息:治感冒有他方,来消除读者的认知假设,进而说服他们接受“感冒时,别输液”的劝告。
海德格尔如是言:“存在在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人栖居在语言所筑之家中。思者和诗人是这一家宅的看家人”[24]。×族称谓是一个很值得语言研究者关注的语言点。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的×族称谓进行关联分析,我们能全面把握快节奏的中国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的群众的价值取向,正确了解人们对待压力、健康、生态、金钱、时尚等问题的不同态度,有效学习如何设计合适的明示话语刺激来成功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已公布的2007-2010年度新词语还包含着许多新的×族称谓,如QQ隐身族、卧槽族、学租族、装忙族等,这些称谓再次验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人类普遍认知假设,体现了社会群体多样化的趋势,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生活、语言与认知、交际与认知的密切关系。
[1] 魏际兰.浅谈周有光的大语文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2] 郑尔宁.近二十年来现代汉语称谓语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2):120-122.
[3] 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 Ltd.,1995:150151,222.
[4] 魏际兰.论英语商业广告文案的关联[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4.
[5] 莫岚远.网络流行‘晒衣日记’学穿衣打扮分享生活[EB/OL].(2011-05-10)[2011-05-17].http://www.chinanews.com/ life/2011/05-10/3030395.shtml.
[6] 新华网.上海“洋漂族”:不断跳槽,日子悠闲自在[EB/OL].(2006-5-23)[2011-5-17].http://news.sohu.com/20060523/ n243367074.shtml.
[7] 刘婧.80后飞鱼族,寻找洋派玩法[N].武汉晨报,2009-06-05.
[8] 孟环.新兴社区兴起一帮年轻“合吃族”[EB/OL].(2007-08-09)[2011-5-17].http://www.bjd.com.cn/bxbs/200708/t20070809_32-9902.htm.
[9] 晏飞.终身大事“年关”难过大龄男女“海量”择偶——“急婚族”相亲百次均失败[N].中山日报,20080111.
[10] 李强,刘飞越.石市出现大学生试药族,医生称有风险[N].河北青年报,20061226.
[11] 张强.留恋还是无能逃避?中国大学“赖校族”群像素描[EB/ OL].(2006-3-13)[2011-05-17].http://news.sina.com.cn/c/ edu/2006-03-13/14318431807s.shtml.
[12] Lakoff,G.and MarkJohnsen.Metaphors We 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3] 袁炯贤.“奔奔族”高压下破茧[N].信息时报,20060719.
[14] 柳林独客.“乐活族”乐活像花一样[N].天津日报,200604 02.
[15] 郭丽君.有车不开为哪般——“捧车族”现象调查[N].光明日报,20080704.
[16] 李元.“啃椅族”,存在就是合理吗?[N].新闻晨报,200608 15.
[17] 华商网.年末打折季惊现陪拼族女士逛街流行寄存老公[EB/ OL].(2008-12-26)[2011-5-17].http://news.163.com/08/ 1226/09/4U31A8BP00011229.html.
[18] 钱培坚,宋长星.“奔奔族”“啃老族”你们真的是一职难求吗?[N].工人日报,20070327.
[19] 王璞.“装嫩族”我的嫩你永远不懂[N].申江服务导报,201006 30.
[20] 慧华.快餐年代“奔奔”族的品质生活[N].河南日报,200712 26.
[21] 岳纲举.放慢脚步做个快活的“慢活族”[N].中国消费者报,2009-07-29.
[22] 徐琦.学做一个“乐活族”[N].新民晚报,2008-07-05.
[23] 赵倩.感冒来袭拒做吊瓶族[N].新文化报—新文化网,2011 04-27.
[24] 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H136
A
魏际兰(1977),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用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