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勇,应巨林
温州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陈建勇,应巨林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既是信仰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是高校内部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信教的原因,提出了正确应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建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开设宗教文化选修课、开展科学主义教育、提早宗教信仰教育。
温州;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
思想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因此,思想信仰是人的灵魂,是人生精神支柱的基石,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信仰分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三种形态。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中国社会和经济也正在处于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非常有必要研究和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因为只有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才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信仰观。
此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温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我们在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随机选取了2000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宗教信仰的实证调查。调研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等。其中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共随机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73份,有效问卷1790份,有效回收率为89.5%;个案访谈法除在校学生外,还包括教师和宗教工作者等人群;参与观察法要求本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圈内人的角色观察和调查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的宗教信仰和精神状态。
(一)信仰宗教的学生比例
根据有关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的当代大学生中信教的学生正逐步增多,但是对于信教学生的具体比例问题目前来看还是非常难以界定和具体量化的,只能给出一个预估的数字比例。目前为止,当代大学生中信教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约20%左右,最低在3%~4%。本次调查问卷涉及1873名被调查者,结果显示272人信教,占总数的15.2%,这个比例显然要比李志英老师在2003年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2820名本科生的信仰宗教的情况调查得出的比例9.2%要高一些。
(二)信教类型
在272位信仰者中,信仰佛教137人,占50.2%;信仰基督教82人,占30.1%;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道教、其他教的人数分别为12人,17人,14人,10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5%,6.4%,5%,3.8%。可见,在信教群体中,信教类型以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三)对宗教的认识
对于您如何看待具有宗教信仰的人,表示尊重其个人信仰的人数560人(占31.28%);表示一定因为某种原因所以信仰宗教的人数688人 (占38.44%);表示别人相信与我无关,反正我不信人数229人(占12.79%);表示我不信同时也劝说别人不相信的人数313人(占17.49%)。关于您清楚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上,调查结果表明,623名学生回答了“宗教即科学”,占总数的34.8%;关于您认为宗教与大学生成长的关系上,结果表明,“关系密切”的学生705人,占总数的39.39%;关于您清楚宗教与邪教的关系上,认为“一回事或说不清楚”的学生1009人,占56.73%;关于您清楚宗教和迷信的关系上,认为“同一回事”的学生523人,占总数的29.22%,表明大学生对于“宗教”与“科学”,“宗教”与“邪教”,以及“宗教”与“迷信”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层,还没有看到实质。调查中,有的同学甚至直接认为宗教就是“迷信”或认为宗教就是“邪教”。这样的认识表明当代很多大学生对宗教问题具有政治认识上的不明确和不稳定性,政治态度上不鲜明的特征。
(四)当代大学生信教的起始时间
通过本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中只有大约3.1%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开始信教的,高达57.6%的当代大学生信教时间是在初等教育阶段,还有大约18%的当代大学生信教发生在小学教育阶段,甚至还有高达21.4%的当代大学生信教发生在启蒙幼儿教育阶段。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教多数是发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当代大学生信教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值得关注
首先,信教具有扩大化趋势。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是不信教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信教,并且这些信教的学生基本信仰的是世界三大宗教。调查显示,不信教的当代大学生占88.5%,信教的当代大学生也正逐步由过去的极小比例向稍微大比例的方向发展,这就充分说明了当前信教大学生有增多的趋势。其次,信教程度多样化。调查发现,尽管部分大学生信教,但是他们对宗教活动的参与度并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教义和教规都不了解,这部分大学生的信教程度其实是非常低的。调查表明,只有19.7%的信教大学生会经常参加宗教活动,而高达80.3%比例的大学生并不积极参加宗教活动。从这个层面来讲,很多的信教大学生其实还不能被称为虔诚的宗教者,这样的情况就为通过教育来转化他们的信教观提供了可能性。最后,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大学生信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多是现实中接受到的教育方式缺失或不科学导致的,现实中的教育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忽视了他们的“表达信仰”的需要,“服从权威”的需要、“求神的保佑”的需要、“获得回报”的需要,等等,应该说都是大学生正常的需要,如果平时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这些需要,他们就会转而通过信教来倾诉,来获得满足。
(二)信仰呈现多元化和集中化
信仰的多元化和集中化使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温州高校学生中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比例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宗教也是全民族普遍信仰的宗教派别的原因。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还有信仰道教、天主教或伊斯兰教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信教学生都是非常虔诚的教徒,但是这种信教的倾向性有多元状态下逐步集中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信教呈现出多元化和集中化的特点,这也给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三)信教学生的性别比例
在当代大学生中,男性信教比例要普遍高于女性信教比例。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信教男性占大约64.8%,而信教女性只占大约35.2%。调查还表明,信教的男性要占到男大学生总数的30.1%,信教的女性占女大学生总数的20.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有关系,男性大学生被社会和家庭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值,这样的高期望值给了当代男大学生在学业和未来事业的发展上以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导致其一定程度上需要有一种精神方面的寄托。另外,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在信教方面表现出了更活跃的态势,所以宗教人士更会优先考虑吸收男大学生入教,这也是当前男性大学生信教比例比女性大学生信教比例高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与宗教活动的接触将会更加频繁,对宗教文化的认识将更加深入,可能会有更加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宗教组织中去。对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认识和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
其一,高校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信仰观,培养他们不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要明确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和传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阵地,绝对不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目前,高校必须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尤其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努力引导当代大学生去深刻理解党的宗教信仰政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信仰观,帮助他们掌握好科学的方法论,从而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分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争取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信仰问题。
其二,主动开设宗教选修课和举办宗教类讲座,帮助当代大学生理性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在信息大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对于宗教知识和文化认识也是可以从多方面获得的,既然这样就不能用堵来解决问题,而应该是主动用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高校可开设宗教选修课或者举办宗教相关的学术讲座,给学生介绍宗教文化和知识,开辟一条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新途径,这样也可以大大消除当代大学生对诸多宗教认识的神秘感,也可以提高他们对宗教的理性认识,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自我宗教信仰观。
其三,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信念的强有力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了解得越广泛深入,那些无中生有的幻想、牵强附会的妄断,对外部力量的恐惧和由此产生的毫无根据的迷信就会越少。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才能有科学的信念充实心灵。高校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其四,在人生的中小学教育阶段提前开展宗教信仰教育。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信教大多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以对大学生的信仰观教育要下移,重点要从高等教育阶段放到中小学阶段。但是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发现,真正能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信教观教育的非常少,几乎是空白。其实,中小学教育阶段恰恰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学校的信仰观教育指引,学生就只能接受来自家人或信教群众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状况很容易导致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很早就稀里糊涂地走上了信教道路。
总之,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信教比例有逐步提高的趋势,高校必须高度关注当代大学生的信教问题,从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入手抓起,为保持社会和高校的和谐稳定提供信念支持。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更应该要采取一切可行的途径,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信教观和理性的信教观。
[1]金志霖.当代大学生与宗教信仰[J].当代宗教研究,2002(3).
[2]张晶晶.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3]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前沿,2004(8).
[4]梅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5]叶小文.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J].中国宗教,2002(1).
D64
A
1673-1999(2011)06-0068-02
陈建勇(1984-),男,浙江温州人,硕士,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0)信息技术系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0-12-20
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温州大学生宗教信仰思考与研究”(WSK1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