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浅析*

2011-08-15 00:43周勇刘晓燕
外语与翻译 2011年2期
关键词:官本位师生员工行政化

周勇,刘晓燕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湖南长沙410081)

当前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浅析*

周勇,刘晓燕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湖南长沙410081)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主要表现在工作信仰、行为方式和生活情趣上。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根源、政治经济体制根源、“官本位”的现实优势效应原因和高校管理干部个人素质等原因。针对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笔者主张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健全民主监管制度;加强以“学本位”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环境。

高校;“官本位”;原因;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官本位”是集政治体制、经济(利益)格局、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于一体的社会状态。近年来,“官本位”现象悄悄渗透进高校,并在管理干部中有日益增长势态,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高校“官本位”现象的出现导致高校干部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偏离,降低了高校党组织和干部的威信,影响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使师资浮躁和学术异化,造成教师群体士气的低落和学术人才的流失,也弱化了高校的文明辐射功能。为此,正视“官本位”现象的存在,分析其在高校中的表现、成因并制定有效对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的主要表现

(一)工作信仰严重偏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官本位”实质是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有了一切,“官本位”思想是封建主义的残余。毛泽东提出:“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邓小平说“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些都是新时期领导人把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官本位”意识划清界限的标志。我们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惟一宗旨。但是高校某些管理干部“官本位”意识严重,“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工作信仰处处体现,为了升官、保官,不少管理干部对工作或明哲保身,或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专做表面文章,对师生员工的呼声或是漠不关心,或是充耳不闻,有的为求个人升迁,热衷于搞各种“达标”项目、“政绩”工程。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有的完全忘记了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一心一意找关系,走后门“跑官、买官、要官”。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升迁,他们工作的信仰就是为了升官,他们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以官位来衡量的。有的管理干部由于升迁不顺而郁郁寡欢,踌躇而不得志,认为人生从此暗淡无光。这种病态的现象致使高校应重视学术研究的文化氛围被严重扭曲。原本应该是一块文化气息浓郁的净土,却在腐朽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变成“官位”日浓的阵地。在高校,如果一个管理干部至退休时仍无一官半职,这将被他本人及周围人视为“没本事”、“没能力”和“人生失败”的表现。

(二)行为方式上充满了官宦气息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高校应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充当主力军。然而,部分高校管理干部仍世袭了“官本位”意识,“唯官是上”,在行为方式上充满了官宦气息。他们在工作中,人浮于事,凡事勤汇报、荒实干,需“向上负责”时诚惶诚恐、唯恐有所闪失,需“向下负责”时,敷衍塞责,能推就推,能拖就拖。部分行政管理部门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办事效率低下;日常工作中重形式、走过场,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文件越发越多,“述”而不作,贯彻讲在嘴头,落实只在会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大行其道;事无大小,层层请示,上级文件,照抄照转,浮夸之风上行下效,做尽表面文章。凡此种种都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影响了师生员工对管理队伍的信任。

(三)生活情趣上官味十足

“当官的来了开正门,有钱的来了开侧门,平民来了开旁门”,这是我国自古以来“官”享有崇高地位的形象表述。基于此,老百姓们“官尊民卑”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在高校中,仅从称呼上就足以让人感叹“官味”已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里,“先生”、“老师”本应是最恰当的尊称,而一旦某师被冠以某行政级别,“某处”、“某主任”等则是其视为最为荣耀的称谓了。官位十足的生活情趣已不自觉地融入部分管理干部中。

二、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的成因

(一)社会历史文化根源

“官本位”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之一的儒教主要着力点“以德”和“以礼”与“官本位”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告诉民众要崇官、敬官和做官,形成“官本位”的价值导向,继而产生了封建科举制度及现在的科层制度。它还强调官怎样治理社会和驯化民众,重礼轻法、德刑相配的人治,人治必然体现为官治。由此而来,官贵民贱、官尊民卑的思想一直束缚和影响着代代炎黄子孙。

中国人历来把读书看作是升官发财之道。不少人这样认为,一个人干得再好,业务能力再高,若不加官进爵,就不够成功,只有官帽子戴在头上才算实至名归。高校管理干部也受到这种文化的深深影响。

(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原因

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强化了“官本位”思想的深入发展,为“官本位”的滋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上,官员就是权力的化身,公共权力高度集中在官员手中,官员的行为受民众监督和制约的力度不够,权大于法、权利于官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上,官员掌握着国家和集体的各种物质资源,享有对公共财产的管理权、分配权和处置权,当官是油水最大的职业。

在高校的实际管理中,学术研究机构的重心有所偏移,成为行政机关的下属,直接导致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不到位、边缘化。同时还出现了“官本位”价值对学术领域的污染,各种非学术力量对学术活动进行干预。对现实和历史问题、事件、人物的评价,都以官方为准,谁的水平高低、谁可以当专家、谁可以享受政府津贴,科研课题让谁搞、成果如何、能否获奖,由官方说了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同时,学校的任命机制在监督上仍然缺乏力度,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虚监督和软监督,体外监督的重视程度不够。调查的形式化倾向日益严重,普通师生员工的意愿难以充分的得到重视。

(三)“官本位”的现实优势效应原因

“官本位”之所以为部分管理干部奉为价值取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具有的现实优势效应,具体体现在:权力优势,现实生活中当官的一个条子就能解决升学、选房、就业、春运购票等现实问题,在高校,愈是行政级别高的干部愈是拥有更多行政级别高的人力资源,官官相助,尽显权利优势。责任优势,在现实生活中,当官权力与责任虽然名义上是对等的,而实际上远未达到对等。除了发生重大的责任事故或安全事故,平时做好做坏区别不大,“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在一个单位做得不好,换一个单位照样做官的现象在高校也屡见不鲜。规则优势,规则是由当官的制订的,他们一般不会制定不利于自己的规则,即便这样,由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他们还是可以经常游离于规则之外,上班时间干私事、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虽有明令禁止,但却屡禁不止。收入优势,当官的工资条上的数字并不高,但因其拥有权力成本,灰色收入、黑色收入、隐性收入等情况在高校也是不足为怪。诸如此类的种种现实优势效应无时无刻不诱导着管理干部树立当官理想。

(四)管理干部个人素质原因

在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环境之时,一部分高校管理干部在新环境下忽视了政治、职业素质、科学文化等基本素质的提升,在工作中忽视学习的重要性,致使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停滞不前,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思想认识的滞后和误区,直接导致一部分领导干部无法正确积极地贯彻党的思想和方针,在工作作风中表现出不够积极健康的形象。

三、破除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的对策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必须狠狠批判和坚决破除”。在高校,“官本位”已经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效应,导致高校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离,降低了高校党组织和高校干部的威信,极大地影响了教职员工对高校管理干部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使教师群体士气低落,学术人才流失,使高校的管理工作朝病态化方向发展。因此在高校破除“官本位”现象刻不容缓。同时,在防治“官本位”问题上,不仅要考虑到人的因素,还应该注意与制度的结合。遏制“官本位”意识,让“人本位”、“学本位”成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来完善。

(一)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领导干部要摆正位置,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彻底破除等级观念、特权思想等封建意识余毒,树立“以师生员工为本”的观念,摆正位置,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位管理者,更是一位服务者,要向师生员工负责。树立“以师生员工为本”的思想,首先要做的是要在管理工作者中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就是最大的幸福,得到群众的肯定就是最大的荣耀的价值观,让广大管理者认识到认真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每一件事情,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其次,树立“以师生员工为本”的思想,应发扬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摈弃以“官本位”为中心的浮夸、造假、狭隘主义作风。

(二)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健全民主监管制度

针对高校行政化普遍的现象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纲要明确提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进“去行政化”改革,一方面,我们要更加重视完善的民主制度和保障机制。要重视推进学校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师生有序参与学校事务的可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为广大师生提供意愿表达的制度平台,建构起反应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诉求机制,从而以民主的制度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师生员工要敢于监督,不要助长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

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立体的监督体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不仅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内部监督机制,而且要更加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接受广大媒体、新闻界和群众的监督,遇事着力解决问题,以健康积极地姿态处理问题,面对外界监督。

(三)加强以“学本位”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环境

高校应加强以“学本位”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建设,把“全心全意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提高学术水平作为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要经常性的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使广大干部时时受教育,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重视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要重视科研教学工作,把教学和科研作为工作中心;加强人文环境和大学文化建设。

同时,在学术领域,还应建立一套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的评价体系,让学术按照自己的标准分出高低,以其对人类的贡献赢得尊重。克服高校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为高校干部克服“官本位”意识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1]胡卓君,李新荣,周建平.地方高校内部管理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郑良勤.高校官本位行为意识的不良影响与消除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3]刘永佶.中国官文化的奠基者与批判家,孔子与毛泽东[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4]刘似丽.浅谈高校官僚主义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8,(3):137-138.

[5]陈刚.民办高校官僚主义之我见[J].沧桑,2009,(4):134-135.

[6]圆桌.破除“官本位”[N].长江日报,2003,(1).

2011-04-22

周勇(1971-),男,湖南湘阴人,讲师。

猜你喜欢
官本位师生员工行政化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论道家“无为”思想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启示
高校要走出“官本位”的误区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