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韩丹丹
(1.长沙市雅礼中学,湖南长沙410007;2.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从目的论视角看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责任*
高峻1,韩丹丹2
(1.长沙市雅礼中学,湖南长沙410007;2.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弗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而译者的责任又是目的论的核心内容。本文论述了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的重要地位,强调译者对作者、对原文和读者所承担的责任。最后,文章提出几种方法来帮助译者更好地完成其使命。
目的论;译者责任;作者;原文文本;目的读者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视为个人带有特定交际目的的行为,而赖斯和弗米尔将其称为文本的目的(希腊语意为“意图、目的及功能”)。由于交际形式是否恰当往往与交际意图是否实现密切相关,而其间目的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entzler,2004:70)。
功能翻译理论包含三个主要方面:(1)解释翻译的定义及本质,即翻译活动是有目的的、交际的、跨文化的活动;(2)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包括发起者、委托人、原作者、译者、译文使用者、译文接收者及其他各方;(3)提出了功能原则:目的原则+忠实原则。
目的论是由汉斯·J·弗米尔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带有目的的活动。目的一词通常代指目的语的目的,因为每一次翻译都有一群意向读者,因此翻译意味着“在目的文化中面向目的读者通过特定方式及目的来创作文本”(Nord,2001:28),或者换句话说,“翻译能够在它所面向的环境发挥作用,能够使它以读者们期望的方式发挥作用”(Gentzler,2004:70;Nord,2001,29)。因此,费米尔将翻译视为一项复杂的活动——译者将原语信息在新的环境里用新的功能、文化及语言模式表达出来,同时尽可能保留格式特征——而不是简单的语际间文字或句子的编码转换过程。(Vermeer,My Translation,in:Snell-Hornby,2001:46)
目的论贡献之一就是增加了译者的责任。翻译必须达到一定的目标,因此译者就必须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译者的责任是目的论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为翻译活动的中心,译者在从原文传递信息至译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文,理解原文的含义,之后用目的语再现原文。对于任何译者来说,完成这一过程都并非易事。因为翻译并不仅仅是文字工作,而是一项涉及人际、文化译者能力等方面的复杂活动。因此,“译者承担着原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责任,同时还要对原文发送者(或者是发起者如果他同时还是发送者)和译文接收者负责。”(Nord,2006:31-33)
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要求译者对作者负责,即,尊重作者及其意图。原文是作者意图的载体,以此来实现或讽刺、或嘲笑、或劝服、或介绍的目的。因此,译者首先作为原文的读者,就应当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只有抓住了这一基本点,译者才能正确选择原文文本。
例1:在雪莱的《西风颂》中有这样的句子“…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Ibleed!…”这句的翻译有多种不同版本,表明了译者对原作者的意图有不同的理解。
(1)我跌在人生的棘树上,我血流遍体——王佐良
(2)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江枫[2]
这里的“Ibleed!”不仅仅指的是身体流血,还暗示着心在滴血。因此译成“血流”就足够了。但王佐良的翻译“血流遍体”就是过度翻译了。江枫的翻译采用了模糊翻译法,因此保留了原文中的隐含义,也相对好一些。
译者是作者预设的理想读者,也是最好的传译者。因此,译者是带着使命的读者。只有加强自己的文化水平,对作者背景认真研究并用心与作者对话,译者才能发挥主动性创作出更好的译文,同时也体现其对作者的尊重。
对原文的尊重意味着译者应正确适当地再现原文意义。尽管译者已经洞察作者的意图及原文的意义,但他还需用目的语将意义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可能会出现错误,就会产生误译。
例2: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做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红楼梦》第四十回)
I fwe rest,it's only as you might say“napping in harness”,like the old post-horse in the story.And many a strange happening do we see,out there on the land.——David Hawkes 2,270
霍克斯在理解原文比喻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事实上“歇马凉亭”代指歇息的意思,而霍克斯并不知道这一含义,因此采用字面翻译的方式。杨宪益则给出了正确的翻译:
We just knock off for a resteach day in the fields,and I can assure you we see all kinds ofqueer doings.——Yang Hsien-Yi 1,574
还有一些情况中,译者会有意误读原文,但却将含义表达得更充分。这也是对原文负责的一种形式。
例3:现在的考试制度改来改去,难度越来越高,“牛角尖”越钻越深;“减负”减来减去,山还是那座山;素质教育搞了多年,一切仍围着考试转。
Today's examinations are increasingly difficult,despite educational reforms;to reduce the burden of students is merely empty talk.Our education still centers on examinations despite years of educational reforms.
此处““牛角尖”越钻越深;“减负”减来减去,山还是那座山”只简单地翻译成了“empty talk”,将目的语读者不熟悉的句子换成了他们所熟知的术语,因此意义传达更高效,也更忠实于原文。
所有的著作都需要读者,而读者也是作者进行创作,译者进行翻译的主要动力。若译者想要译文成功,那么自己就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译者必须掌握目的读者的文化、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此来决定翻译什么及如何翻译。
例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卫风硕人》)
Her fingers were like th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grass;
Her skin was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s grub;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s seeds;
Her forehead was like cicada;her eyebrows were like(the antennae of)the silkworm moth.(James Legge)
由于原语社会和目的语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中国人眼中的美人在西方人眼中就变化成为怪物。因此,如若译者想要原作者与目的读者之间的沟通获得成功,他必须作出修正,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译者应当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然而,译者首先应掌握原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若译者连语言都不通,更何谈翻译。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正确理解原文,并将其用的语表达出来。此外,译者还应了解翻译所涉两种文化、历史、思维模式及两个社会的其他方面。最终,译者将原文以译文来呈现,这就要求他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使译文能够合理达意。
译者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翻译,然后阅读原文以获得作者意图。此外,译者还应对作者及原文中提及的时代进行研究。在开始翻以前,译者还应确立译文的风格及翻译的策略。最后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准备必要的工具书,词典更是不可或缺。
译者通过翻译达到特定目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一定要尽力实现这一目标,使得译文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译文获知译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与此同时,译者还应对作者及原文负责,忠实于作者意图及原文含义。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必须对原文作者、原文及译文读者负责。为了提升译者的责任,译者自身应当提升各方面能力、熟练掌握原语及的语及其相应的文化背景。在进行翻译前,译者还应多做准备,了解相应背景知识及作者意图。最后,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遵守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从而创作出实现翻译目的的成功译文。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011-05-09
高峻(1976-),男,湖南南县人,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