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棠
(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长沙410000)
浅谈儒学思想在元朝统一战争中的积极作用*
李海棠
(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长沙410000)
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根据孟子提倡的“不嗜杀人”主张,探讨儒学思想对元朝统一战争的积极作用。蒙古族统治者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由“嗜杀”到“不嗜杀”,认真贯彻儒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争取了被征服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
儒学思想;元朝;统一战争;积极;作用
13世纪,起自朔漠的蒙古族能够入主中原并统一全国,除了金、南宋统治腐朽、国力日渐衰弱,以及蒙古族拥有勇猛、剽悍的铁骑之外,还与蒙古族统治者虚心学习并接受中原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力行“汉法”有关。
儒学思想自西汉以来就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它要求统治者推行仁政,重视民生,努力发展农桑,以德怀人。儒学先哲从人本主义出发,都强烈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和战争中的滥杀无辜,认为嗜杀者当万死不赦。如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死。”[1]因此,不嗜杀是儒学一种重要的生命态度以及对战争的基本价值立场。
崛起于大漠的蒙古统治者从成吉思汗开始,就发动了一连串大规模的扩张征服战争。在战争中,蒙古统治者曾实行残暴的屠杀政策。按其军法:“凡城邑以兵得者,悉阮之。”[2]“国制,凡敌人拒命,矢石一发,则杀无赦。”[3]也就是说,在战争中,只要是敌人进行过抵抗,城破之日,除工匠、巫医者之外,不问男女老幼,贫富逆顺,一律杀尽,名为“屠城”。史称:“蒙古人足迹之所经过,仅见尸骨遍地,城市为墟……于所略之地,杀男妇婴孺,焚城市村庄,毁禾稼,变繁华之地为荒原。”[4]杀人掠地成为当时蒙古统治者的嗜好,精锐的蒙古铁骑,成为当时威胁各民族生存的可怕力量。如1213年秋至1214年春的数月之间,蒙古军“凡破九十余郡,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矣。”[5]蒙古军攻下保州(今河北保定)后,尽驱居民出城,先下令杀老者,“卒闻命,以杀为嬉。后二日,命再下,无老幼尽杀”,以致“尸积数十万,磔杀于城,殆与城等”[6]。蒙古统治者这样掳掠、屠城、灭绝人口的做法,虽然在短时期内有利于蒙古军队的征战,解除其后顾之忧,但从长远来看,对其统治是不利的,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激起被征服各族人民的反抗,而且会破坏社会生产,影响其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民丰物阜的中原地区实行灭绝人口的政策,根本行不通,因为农业生产所能提供的财富远远超过游牧民族畜牧业提供的财富,消灭人民就等于断绝自己的财富来源。以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为己任且投靠蒙古统治者的儒学之士从儒家“仁者爱人”的理论出发,常劝谏蒙古统治者放弃屠杀政策。儒士们认为如若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杀,谁还肯再来投降?如果每征服一个地方就屠城,那么没被征服的地方,人们将会更加拼死抵抗,那要到何时才能实现大一统呢?蒙古统治者基本上接受了儒士们的建议。蒙古军队攻打金国汴京,“垂陷”之时,首将速不台遣人向太宗窝阔台请求:“此城相抗日久,多杀伤士卒,意欲屠之。”耶律楚材马上提醒太宗:“将士暴露凡数十年,所争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何用……凡弓矢、甲仗、金玉等物,及官民富贵之家,皆聚此城中,杀之则一无所得,是徒劳也。”太宗辨明利弊后,听从其建议:“诏除完颜氏一族外,余皆原免。”这样,为避免兵祸躲在汴京城的147万户免于被屠之灾。金国灭亡后,只有秦、巩二十余州连岁未下,耶律楚材又上奏太宗:“吾人之得罪逃入金国者,皆萃于此。其所力战者,盖惧死耳。若许以不杀,不攻而自下矣。”诏令一下,果真“皆开门出降,期月之间,山外悉平”[7]。从一些具体事例中,蒙古统治者逐渐领会了儒家所宣扬的“王道”取天下的方案:“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所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之聚之,所恶勿施也。”[8]如蒙古贵族木华黎受命经略中原时,注意安集百姓,为经久之计。儒士史天倪对他说:“今中原已粗定,而所过犹纵抄掠,非王者吊民伐罪意也,且王为天下除暴,岂复效其所为乎?”木华黎乃下令“敢有擅剽虏者,以军法从事,所得老幼,皆归遣之”。于是,“军中肃然,吏民大悦”。至滏阳,“先是,邢州节度使武贵闻大军至,弃城遁,继闻王仁厚不杀,乃诣军民降”[9]。
在儒士们的劝谏下,蒙古统治者初步领会“不嗜杀人”带来的巨大威力后,乃决意戒杀,禁剽掠,以加快统一全国的步伐。忽必烈征大理时,姚枢等儒士向他陈说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杀一人、市不易肆的故事,忽必烈深受启发,命姚枢裂帛为旗,上书“止杀”之令,传示城内各街巷,大理人民遂免遭屠杀[10]。用兵南宋时,张文谦、刘秉忠共同进言忽必烈:“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忽必烈听从他们的建议,既入宋境,果真禁戢军士,毋肆杀戮,毋焚烧庐舍,所获牲口悉纵遣之。“其后混一之功,卒本于不可嗜杀等数语,信乎仁人之言,其利博哉”[11]。忽必烈登极后,“每有征伐,必谕以不杀。于是,四方未禀正朔之国,愿来臣属者,踵相蹑于道。十余年间,际天所覆,咸为一家。土宇之广,开辟以来未有也。不嗜杀之效,其捷若此”[12]。在灭亡南宋的过程中,忽必烈总以“王者之师”自居,谓其战争是“伐罪吊民”,表明自己诚爱和平、体恤庶民的良苦用心,“虽在征伐之间,每存仁爱之念,博施济众”[13]。对投诚之人,他以“宽仁”之心,“善遇之”,使其他未降之官兵相继出降。他的这种“不杀”政策,既加速了灭亡南宋、统一全国的步伐,又使“农者就耒,商者就途,士庶缁黄,各安己业”,稳定了新占领区的社会秩序。
不仅蒙古族最高统治者认真贯彻儒学“不嗜杀人”的思想,以收复民心,而且他手下的一些高级将领也落实、执行忽必烈“兴仁义之师”之意旨,迅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阿里海牙遣使“徇郴、全、道、桂阳、永、衡、武冈、宝庆、袁、韶、南雄诸郡”时,“其守臣皆率其民来降”,且说:“闻丞相(指阿里海牙)体皇帝好生之德,毋杀掳,所过皆秋毫无犯,民今复见太平,各奉表来降”。阿里海牙所平定的荆南、淮西、江西、海南、广西之58州及不可胜数的峒夷山獠,大都以“口舌降之,未尝专自杀戮”[14]。由此可见,儒学的“仁义不杀”深得人心,蒙古统治者的做法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认可。
孟子曾说:“如果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15]蒙古族统治者在完成对全国统一的战争中,正是贯彻执行了孟子“不嗜杀人”的原则,争取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加速了统一全国的进程。
[1]孟子·离娄上[M].
[2]姚燧.牧庵集(卷4)[A].序江汉先生事实[C].
[3]元朝名臣事略(卷5)[A].中书耶律文正[C].
[4]多桑蒙古史(第1卷)[A].绪言[C].
[5]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19)[A].“鞑靼款塞”条[C].
[6]刘因.静修集(卷4)[A].孝子田君墓表[C].
[7]元朝名臣事略(卷5)[A].中书耶律文正[C].
[8]孟子·离娄上[M].
[9]元朝名臣事略(卷1)[A].太师鲁国忠武王[C].
[10]元史(卷158)[A].姚枢传[C].
[11]元朝名臣事略(卷7)[A].左丞张忠宣公[C].
[12]元朝名臣事略(卷12)[A].太常徐公[C].
[13]元史(卷8)[A].世祖纪[C].
[14]元史(卷128)[A].阿里海牙传[C].
[15]孟子·梁惠王上[M].
2011-04-17
李海棠(1967-),男,湖南涟源人,硕士研究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