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亮,王莉霞
(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陈俊亮,王莉霞
(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孟子;生态伦理;仁民爱物
孟子是战国中期杰出的儒学思想家,他在继承儒学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儒学思想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伦理学观念——仁民而爱物。笔者现就对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进行探究。
1.1 人性本善——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孟子生态伦理思想以人性理论为基石,这一点可从《孟子·告子上》记载的一则故事得以证明。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孟子生活在极不安定的时期,诸侯征战,社会动荡,生态环境被破坏。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什么能引起孟子格外关注,笔者认为这与孟子秉持的人性理论密不可分。
人们通常称孟子的人性论为性善论或性善说,这种先天或先验的善性被孟子称为“善端”。孟子曾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为了证明“善端”的存在,孟子曾说:“人皆有不忍之心……所以谓人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孟子看来,当见到一个小孩即将掉到井里时,人的内心就会产生并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感——恻隐之心,并会受这种情感的驱使而去救这个小孩,这就是仁义的端倪。除此,人还有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些构成了人道德上的仁义礼智四端。
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忍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故事里,孟子的这种怜悯之心的内在动因就是人性本善。
1.2 仁民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孟子把“仁民”与“爱物”联系在一起,从系统论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孟子所理解的仁民爱物也是有等差性的。孟子曰:“君子之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之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认为,君子之爱包括对亲人的爱,对百姓的爱和对自然物的爱三部分,这三种爱是“仁民爱物”的重要内容。亲亲必须仁民,只有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亲人的幸福才有保障;仁民必须爱物,只有珍爱、保护自然万物,百姓生活才有物质保障。由此看出,孟子的爱不仅是爱己、爱人,还包括自然万物,是真正的“爱”和“仁”。
但我们也应注意,孟子的“爱物”是次于“亲亲”“仁民”的,这也清楚地表明了先秦儒家的生态道德观念,即把道德从人际之间扩展到自然之间。
1.3 衣食无忧,礼仪有成——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想境界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心目中理想的生态社会。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中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认为,只要人们“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就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再加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虽然孟子向往的是小农经济社会,但其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建设,更指出了只有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才能构建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1)强调主体存心养性、反身内省,为提升社会主体的生态伦理意识奠定基础。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基础是人性本善,为了增强社会成员的生态伦理意识,做到仁民爱物,孟子提出了“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道德修养论。为了达到修养目标,他还提出了“寡欲”和“知耻”的修养途径,“诚”或“思诚”的原则和方法。如今,人类在获取物质利益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为此,我们应借鉴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存心养性、反身内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理念。孟子发扬了孔子“仁爱”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1]。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仁爱思想,虽然具有等差性,但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的关系。孟子教导我们,仅爱亲人、爱百姓是不够的,还要爱自然界,这样才能把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协调统一起来,达到“仁”的境界。这正是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3)遵循自然规律,树立人类对生态责任的伦理意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观,进一步深化了“天人合一”思想,提出了“适时而动”的生态伦理观。孟子认为,手段和工具固然重要,但条件和环境却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人的活动不能改变自然界的规律,这就将生态学问题与伦理学问题联系在一起。孟子还主张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并把保护生物资源以满足人们需要作为推行王道和仁政的基本措施。孟子的这种保护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现今维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既展现了古代独特的生存智慧,又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赵媛,方浩范.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前沿,2008,(3):150~153.
G02
A
1671-1246(2011)01-0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