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张业芳,赵纯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附属卫校,湖北 武汉 430030)
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王雪萍,张业芳,赵纯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附属卫校,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 比较不同调查对象(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对实习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提出提高护生操作能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中专实习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护生操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认为护理基础知识学习和高新技术应用起到主要作用的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比例依次递减,分别为93.8%、81.8%、64.1%和64.6%、60.9%、42.7%;但3类调查对象都认为病人状况、沟通能力和临床教师的指导对护生操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受3方主观因素影响,使得对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的认识不统一。结论 通过合理的沟通,统一认知,才能有效提高护生操作能力。
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
护生操作能力与其护理基础知识学习、临床教师、护患关系、沟通能力和高新技术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只有通过教与学的统一才能真正得以提高。然而目前中专护生的个人素质、家庭背景以及医院环境、临床教师等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与学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大量调查揭示了只有统一教与学,才能提高护生操作能力的本质。
1.1 对象
2009年东南大学培训基地的中等职业护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65人,武汉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教师110人,武汉市同济医院实习护生323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并取得调查对象的配合,当场填写后收回。共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7.6%。让调查对象对实习护生操作能力各影响因素进行非正即反的认可选择,认可的选择“是”,不认可的选择“否”。根据选择“是”的百分比确定对调查因素的认可度。
调查对象中护生基本情况见表1。表1显示,护生中独生子女偏多,入校时文化基础较差,多数护生是在不自愿却又无其他志愿的情况下被家长送入中等卫生学校学习的。
表1 护生基本资料(n=323)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分别对5种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认可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不同调查对象对同一影响因素的认可度有差异。说明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学校教师、临床教师、护生3方认识不统一。
表2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调查[n(%)]
3.1 护理基础学习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影响
调查发现,有93.8%的学校教师认为护生操作能力取决于其对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护理操作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生降低了对实际操作的要求,导致操作能力较弱。有81.8%的临床教师认为护理基础知识学习起重要作用,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动手能力是关键。如氧气吸入、无菌技术、各种注射法等技术理论教学和临床实际操作有较大差异。而仅有64.1%的护生认为护理基础知识学习对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这一变化主要与目前护生的基本情况有关。由表1可知,近几年护生入校前文化基础较差,只有4.9%的护生中考上高中分数线;多为独生子女,专业选择意愿不强,仅有10.2%的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且护生家庭条件普遍优越,又处于青春期。这些特点意味着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上进心不足,有厌学情绪,导致其对护理基础知识学习重视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阻碍了其临床护理操作能力的提高。钱玲[1]报道了如何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其分析结果与此次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
3.2 沟通能力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影响
沟通能力是护士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2]。护生沟通能力主要由工作环境、病人配合程度、临床教师态度、护生自身性格特点决定[3]。调查表明,学校教师、临床教师、护生3方都高度认可沟通能力对护生操作能力的作用,然而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将沟通能力作为护生理解知识或完成任务的关键,而护生将沟通能力作为顺利完成实际护理操作的关键。主要原因在于2方面。(1)本次调查显示,有87.9%的护生是独生子女。这些护生入校前多受父母溺爱,导致其处理人际关系方式简单,他们有与教师或者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需求。(2)进入临床后,护生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病人,会产生陌生感甚至恐惧感,加之轮转科室频繁,使护生不免感到忐忑不安。表现为护生初次接触临床教师及服务对象时,冷淡、心浮气躁,此种工作情绪导致病人对护生工作态度不满意,易引发护患纠纷。调查显示,每轮转一个科室,81.9%的护生心情较差,这种状态会持续1~3天[3]。而恰到好处的沟通,会使护生正确理解操作步骤并明确自己将要进行的护理操作。因此,沟通被护生认为是提高护理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3 病人状况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校教师、临床教师、护生3方都认为病人状况在护生操作能力提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有83.5%的住院病人认为医护人员不理解他们[4]。因此,当护患之间出现误会时,护生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时调节,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这是提高操作能力的关键。但现阶段由于护生年龄较小,不够成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致使护理操作过程中护患关系不和谐,影响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会给护生带来心理压力。因此,对护生进行相应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3.4 临床教师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影响
临床教师的指导对提高护生操作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护生进入临床后,由于对工作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操作时的紧张感与恐惧感,均会影响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5]。因此,临床教师亲自示范和不断鼓励是提高护生操作能力的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医院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如果临床教师在病人身上规范地实施每一项操作,同时还要对护生不断进行讲解,无疑会降低实际护理工作的效率[6]。鉴于此,临床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临床教师为避免发生护患纠纷而不愿放手让护生操作,使护生操作机会减少,影响其操作能力的提高。
由此可见,对临床教师进行教与学相关培训可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为护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创建一个良好平台。
3.5 高新技术应用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影响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人员在掌握护理基础操作的同时,应逐步掌握先进仪器的操作技术[1],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说明高新技术应用与护生操作能力提高有关。
然而调查显示,无论是学校教师、临床教师还是护生,对高新技术应用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影响都有所忽视。由于学校缺少高新设备及相关技术知识的教育,没有引起学校教师的足够重视;而临床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繁忙,没有很多时间讲授仪器使用方法;而护生进入临床后,由于对这些仪器不熟悉,不知如何操作,同时又得不到临床教师的指导,潜意识里会放弃使用这些仪器。这些都对护生操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调整高新技术应用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
综上所述,由于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在提高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方面认识不统一,使护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应加强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交流,使他们统一认识,以有效提高护生临床操作水平。
[1]钱玲.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护生的实训能力[J].当代医学,2009,15(13):113~114.
[2]史瑞芬,唐戈,曾丽芳.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2003,18(4):3~4.
[3]陈秋恋.影响护生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82~83.
[4]王国华,董俊平.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8):755.
[5]方晓兰,潘涛.本科护生临床实习适应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A):25~27.
[6]王远湘.从护生实习前后基础护理操作考核结果看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J].护理研究,2004,18(12):2147~2148.
[7]郭冰滢.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学习需求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3~4.
G424.4
B
1671-1246(2011)01-00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