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语境下孟子政治思想的角色评析

2011-08-15 00:45刘桥生周家荣
关键词:孟子政治思想

刘桥生,周家荣

(1.运城学院 思想政治部, 山西 运城 044000; 2.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云南 昆明 000950)

民主语境下孟子政治思想的角色评析

刘桥生1,周家荣2

(1.运城学院 思想政治部, 山西 运城 044000; 2.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云南 昆明 000950)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具体地分析孟子对君、臣、民三种角色的定位和角色期待,可以得出孟子政治思想虽可谓先秦民本思想之高峰却与现代民主和宪政观念相差甚远的结论。从其角色认可及其分工、角色期望与互动到角色冲突和差距,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政治思想的被动与局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孟子的政治思想也为缩小角色差距与促进民主提供了基本思路。

孟子;政治思想;民主

对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三种阐释:一是认为孟子“代表了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最高的民主政治的精神”[1]162,持这种“民主论”较著名的有康有为、孙中山、胡适、徐复观等。二是认为“民本思想之所以在封建专制的土壤里发展壮大,是因为它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惠民,而是为了更好地‘牧民’,民本思想给人民带来的不是一种民主权利意识,而是一种奴化和依附意识”,“所谓的‘民贵君轻’,也不是民自贵,而是君使民贵”[2],“所谓‘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实际上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肯定了君主专制制度”。[3]57三是更为流行的“民本论”,即肯定孟子“仁政”或曰王道政治“利民”、“恤民”的一面,同时也承认其历史和阶级局限性。[4]上述观点均非随意杜撰,孟子身处“道德大废,上下失序”的乱世,其思想既有超越时空的惊人之处,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笔者试图以社会角色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其对君、臣、民的角色期望为三个维度,对其政治思想作简要分析。

一、角色认可与分工

政治角色是与政治地位密切联系的,是对应于一系列角色期望的、有赖于个体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一套行为模式。春秋战国是以各诸侯国君为核心的专制和以贵族统治为主的政体结构,向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以官僚为辅佐的政体结构转变的时期,当此“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角色失范在所难免。孟子对政治角色及其分工、分层予以肯定。孟子曰:“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借,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将孟子的上述论断与其人性论相结合加以考察,我们发现其角色论既有先赋的意味,又有自致的色彩,也即一方面承认“先知”、“先觉”,揭示人性本善,另一方面又由“去”、“存”,“小”、“大”,“劳力”、“劳心”之异导出“野人”(“庶人”)、“君子”,“治于人”、“治人”之别。其角色之分工,人物之差等,由此可见一斑。

二、角色期望与互动

对于传统社会举足轻重的三种角色——君、臣、民,孟子又作何期望呢?“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表明了孟子存君的鲜明态度。但何以立君?孟子理想之君乃有德之人。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存心养性、重仁重义当是为君者对己之态度。而对于君臣与君民两对角色伴侣[5]101,站在人君的立场上,孟子以为尤须注重以下两点:

其一,尊贤使能。贤能之士立于朝野,不仅能协助好君王,而且还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也即“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但怎样才能选贤纳才呢?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可见,孟子尤其肯定民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此外,孟子还强调为君者要礼贤下士,他说:“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孟子·公孙丑下》)在君主权力不断扩大,地位日益隆显的战国之际,重贤之意颇值一提。

其二,政民以仁,与民同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这两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他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他认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可见,孟子极其现实地强调先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而且,在此过程中亦须有所侧重:先关注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在此基础上,方可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也即以“善教得民心”。此外,孟子还极力主张为君者当“与民同乐”的道理。他认为,“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今王与民同乐,则王矣”,“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亦非也”。

君立民存,是以臣生。官僚制度代替世卿世禄制度已然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孟子又作何期待呢?“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这句话恐怕最为概括、精确地表明了孟子对臣属的角色期待以及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孟子无疑是首肯“仕”的价值的。他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但他坚决反对“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约与国,战必克”的“今之所谓良臣”,并斥之为“民贼”。他坚执“仁者无敌”之念,以为“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在他看来,“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由此可见,孟子虽然重“仕”,却丝毫未曾贬“德”,而是将之等量齐观,以“不召之臣”为理想,以“齿”、“德”为盾牌,进而对抗傲慢与暴政。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观念,以为君臣乃相对之关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为臣者的态度取决于为君者的态度,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制约性:异姓之卿屡谏不从便可离去,贵戚之卿数谏无效便可取而代之。孟子对国君的平视、俯视是造成宋人对其激烈批判以致其最后入围十三经的重要原因。[6]虽然在此过程中朱熹对其作了“煞费苦心”的改造,但它还是常常触痛专制主义者的敏感神经。[7]后人论及孟子,多于“民”中大做文章。“民”字在《孟子》中出现 199次,可谓多矣。然而除去站在君、臣立场上的附带之论和出乎圣人之意的“成德之教”,勉强算上他对其困窘状况的深刻揭示,以及对其内蕴能量的真诚肯定,对于民的政治期望不可谓不少矣!耐人寻味的却是他对“士”这一特殊群体的角色期待。孟子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作为地位日衰的昔之贵胄,他们往往拥有一定的田产足以自食其力,而且受到较好的教育以及礼乐文化的洗礼,故而,他们得以存心养性、尊德乐义。他们虽为贵戚,却非公卿;纵然沦落,依然故我。徘徊于臣民之间,辗转于穷达之境。这种优越性、游移性自然令孟子另眼相看:若有得志之日,定当惠泽百姓;纵无出仕之时,亦当修身养性。

三、角色冲突与差距

角色冲突是指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引起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中的内外矛盾和冲突,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5]133孟子的角色期望暴露出极其严重的角色丛内的冲突倾向。所谓角色丛,是指一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总和。[5]212若这些角色的期望或性质相悖,冲突就会发生。

孟子认为,天下太平并不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即可;“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孟子·离娄上》)迫于现实,孟子虽亦欲尊王而促成统一,却并非尊“将覆之周王而为未出之新王”[8]66,这亦是宋人对其大加非难的又一原因。[6]孟子深谙“知名者不立乎危墙之下”的道理,为救民于水火,他放弃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努力,但这并非他之本意,而是无奈的权宜。虽然官僚体制对世卿世禄制度的代替不可逆转,尽管他自己也力倡选贤使能,但温情脉脉的宗法旧制却成为他的“紧箍咒”,以致于他的立君之道有“禅”“继”之别,事君之道存“离”“易”之异。如果说“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还停留在言为心声的真实陈述上的话,“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的诘问则表现为势在必行的执著坚持。由此可见,选贤使能虽为时代潮流令孟子力倡不已,贵亲富戚作为宗法旧制亦为孟子执之不弃。从掌权者的立场看,当然是顺势任贤,但从为兄为父的角度看,则须从旧贵亲,传位于子。家与国的不同规范的悖谬于此暴露无遗。此等冲突何以解决?孟子语焉不详。

角色差距是指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间的距离,在此表现为孟子对政治角色的定位、期待与其实践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距离。在孟子看来,为君者当以仁政乐民为圭臬,为臣者当以正君行道为本分,为士者当以尊德乐义为皈依。纵然身居霸道猖獗、虐政横行、道德大废的乱世,他依然毅然决然地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种抗议性的理想确实具有极强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一定程度的纠正功能,却鲜能真正走向政治实践。故而,朱熹发出“尧舜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的叹惋。“天子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孟子的历史际遇似乎亦是其政治学说的历史际遇。退而言之,孟子以性善为据,以为顺性而行仁政乃其本性之自由发挥,自然较告子的“性之无分善不善”更为可取;他虽然并未否认“耳目之欲”、不良之境对人的消极影响,却坚信士与君子只要存心养性便可将其克服,臻于高境,为民作主。这种人性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现实的极端败坏令他疾呼理想的政治角色和产品,而放松了对人有着巨大腐蚀作用的权力及利益的警惕。现实中确实不乏理想角色,三王、伊尹、柳下惠等均为孟子所称道。但此类楷模却少之又少。不少居高位者早已为耳目之欲所操纵,为不良之境所腐蚀;大多有权势者已然为力战之得所吸引,为霸道逻辑所征服。他们与理想角色的差距又该如何消弭呢?孟子显然鲜有顾及。败坏的现实催生了他的迫切改造的愿望,也坚定了他对自己方案的信念:理想的政治角色和产品一旦出现,天下人必然挣枷脱锁拥而戴之。孟子对人性以及政治的片面化定位和简单化规范,或许源于其对“仁政”优越性的模糊甚或误解:仁道并非永远无敌于霸道,“周秦之变”即为明证。它的真正魅力或许在于,尽管可以一而再再而三被压制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出来,对抗、谴责现实,捍卫、追求民利。

四、结语

政治角色的分化,也即“政治从业者逐渐较少地混融于基本先赋群体——特别是亲缘、部族、地域和宗教群体之内,从而使政治活动与其非政治性活动相分离”[9]22,自然是现代政治的根本要求。公共权力私人化是孟子政治角色内在冲突的必然逻辑。现代民主制及官僚制已然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在自由主义国家)。

孟子的思想可谓“先秦民本思想的高峰”,它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注意关心庶民的生活;二,强调听取庶民的意见;三,比较重视庶民的作用;四,对君主在道德上、政治上有较高的要求;五,对君主的权力进行适当的限制。[10]但综观其角色期待,于君臣士等精英阶层着墨较多,而对位卑而势单的人民大众,他虽然肯定其力量,关心其生活,却大多出于精英之视角圣人之善心,却鲜有直接专门之论述,个人自主之期待。这是其相对于民主的巨大差距。萧公权深刻地指出:“孟子贵民之说,与近代民权有别,未可混同。简言之,民权思想必含民享、民有、民治之三观念。故人民不只为政治之目的,国家之主体,必须具有自动参预国政之权利。以此衡之,则孟子贵民,不过由民享以达于民有。民治之原则与制度皆为其所未闻。故在孟子之思想中民意仅能作被动之表现,治权专操于‘劳心’之阶层。暴君必待天变而后可诛,则人民除取不亲上死长之消极抵抗以外,并无以革命倾暴政之权利。凡此诸端,皆由时代环境所限制。”[8]62徐复观亦评论道,“因为总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考虑政治问题,所以千言万语,总出于君道、臣道、士大夫出处之道”。[11]182即至朱熹,无论“修己”还是“治人”,主要是以皇帝以至士大夫为对象。王阳明的“致良知”则就日常生活处指点,而且遍及“愚夫愚妇”。他指出,“与愚夫愚妇同的便是同德”。故而,余英时以为,“明代中叶以后,儒家的基础动向是下行而不是上行,是面对社会而不是面对朝廷”。[12]245这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息。在商品经济欠发达,信息交流不便利的战国之际,人民大众的联系被限制在血缘和地缘纽带糅合而成的狭小区域。“差序格局”之下的大众自然难以形成对统治者的有效制约。孟子因而不得不寄希望于精英阶层善性之推扩。这同时也使得他的理想角色和现实角色形成巨大的反差。因为其权力受着较小的约束制约,“仁政”似乎成了统治者“招之即停的出租车”,他们可以相机举起招车之手,也可以我行我素地追逐更大的利益和权力,这与宪政实有天壤之别。笔者以为,上述后儒的转向已然为我们提供了缩小其角色差距的基本思路。托克维尔、密尔、达尔先后力倡的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思想,也即一个由各种独立的、自然的社团组成的多元社会可以对权力构成一种“社会的制衡”,从而建立一种“权力的社会制衡机制”[13]72,无疑与之遥相呼应。

[1] 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

[2] 王金来.“民本”与“民主”概念辩证[J].社会科学,2000(4).

[3]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兰华,付爱兰.孟子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J].山东社会科学, 2005(9).

[5] 风笑天.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6] 李畅然.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平等倾向在晚清的凸显与局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7] 王引淑.略论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J].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2).

[8]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9] 爱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制[M].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0]杨泽波.西方学术背景下的孟子王道主义——对有关孟子王道主义一种通行理解的批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05(4).

[11]徐复观.中国政治思想史论集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12]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3]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张进峰】

2011-03-08

刘桥生 (1976-),男,湖南衡阳人,运城学院思想政治部讲师,硕士。

周家荣(1975-),男,安徽合肥人,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

1672-2035(2011)03-0023-03

B222.5

B

猜你喜欢
孟子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磨刀不误砍柴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