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金刚经》论疏之特色

2011-08-15 00:44曾其海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大正藏波罗蜜金刚经

曾其海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曾其海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佛经是《般若经》,而《金刚经》则一直被学界认为是《般若经》的总纲,历代佛家诸大师纷纷论疏《金刚经》,如开善寺智藏、嘉祥寺吉藏等。天台智也著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一卷,《疏》中智以“无所有”为总纲,用“三观三智”、“二慧三转”及“无所有、不无所有”论疏了“般若”、“波罗蜜”及须菩提与世尊的对话,充分显示了天台宗的理论特色。

《金刚经》;天台智 凯颂;般若;波罗蜜;无所有;不无所有

《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属于“大乘五部”(《般若》、《大集》、《宝积》、《华严》、《涅般》)中的“般若部”,相当于唐代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十六会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中的第九会 “金刚能断分”(“金刚般若”),被后人视为般若类经典的总纲。

《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也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金刚经》亦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因此也被奉为 “诸佛之母”、“菩萨之父”、众生成佛之所依。故尔,《金刚经》中常用“无住”、“无得”、“无生”等范畴来表示自己的认识,强调智慧对成佛的重要性。

天台宗与《般若经》的关系,按天台荆溪湛然在《止观义例》卷下中的说法:“故知一家教门,远禀佛经,复与大士,宛如符契。况所用义旨,以《法华》为宗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引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观心为经,诸法为纬,组成部帙,不与他同。”此中的《大品》即《大品般若经》,可见天台宗思想体系的组成与《大品般若经》有关。而《金刚经》又是《大品般若经》的总纲,因此,智对《金刚经》的论疏也是很自然的。

大论(《大智度论》)云:般若有三种:实相、观照、文字。实相即理境,第一义谛;观照即行人智慧,智慧鉴此实相,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文字能为作诠,亦为般若。故云:无离文字,说乎解脱。一体三名同秘密藏。[1]

《疏》开头部分的“五重玄义”(是天台宗特有的诠释方法,依次为: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中的“名玄义”部分也提到三种般若:

实相般若理性常住;观照般若破五住惑;文字般若解脱自在。如此三法,不纵不横,非并非别,成秘密藏。[2]

复次经云,说智及智处,皆名般若者。成论师云:谓教行境也。何者?教能诠智,智能照境,境能发智,此皆般若之缘,故总名般若。而观照般若,实是智慧,故能照境。第一义空是智之缘,故名实相般若。何者?我心悟理即生明解,违即生惑。故此三种,其相性实异也[3]

成(实)论师把“教、行、境”对应于“文字、观照、实相”三种般若。而把这三者的关系定为 “相性实异”。显然,这种解释是不符合天台宗认为三者是相融相即、不纵不横关系的。

吉藏论及三种般若的著作很多,诸如《大品义疏》、《大品游意》、《三论玄义》、《中观疏》、《净名玄论》中都论及三种般若。他在《大乘玄论》卷四中说:

又立三般若。皆就般若道中论之。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实相能生般若,故名般若。文字能诠般若,以所诠为称,亦名般若。三观照当体名为波若……实相为能生之境。观照为所生之智。文字为能诠之文。要具此三不得增减。又合此三以为三双;实相为境,观照为智,谓境智一双;境智为所诠,文字为能显,能所一双,境智则自行,为众生说,故有文字,自行化他一双。[4]

吉藏认为,三般若提法从三个侧面表现般若:实相能生般若,所以称般若;文字能表达般若,如以所表达的对象而称之,也可称般若;观照以它的当体而称为般若。这三个般若从境智、能诠、自行化他三个方面建立联系。但在天台宗看来,吉藏对三种般若的解释仍然是割裂的。依天台宗解释,三者是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一体三名同秘密藏。这便是智在《金光明玄义》上卷中所说的:

如是观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观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种智;即中是实相般若一切种智。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无前无后,不并不别,甚深微妙。[5]

这样,三种般若便融入了天台宗著名的 “一心三观”和“三智一心中得”的观法。

波罗蜜,亦诃罗蜜波罗伽等。翻度彼岸,亦彼岸到,亦度无极……彼岸者:生死为此岸,涅为彼岸,烦恼为中流,八正为船筏;又,悭贪为此岸,佛果为彼岸,布施为河中,正勤为船筏;又,取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智慧为河中,精进为船筏,一往如此。又,即生死涅俱为此,非生死涅为彼。故云:远离此彼岸乃名波罗蜜。又,前生死涅双非中道为二;非生死涅中道为不二;二不二俱为此。非二非不二俱为彼。故远离二边及以中道为波罗蜜。[6]

波罗蜜是当时各佛教学派普遍关注的内容,如成(实)论师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吉藏在《大品游意》中载:

释论(《大智度论》)中广说此彼两岸及度也。今略举三,以示其相。第一双者,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坦波罗蜜为中流……第二双者,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中流如前也。第三双者,世间为此岸,涅为彼岸,受是生死河,八正为中流也。成论师,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为彼岸;众惑为此岸,众智为彼岸。此即三同前释而实硕异也。赖假舍此经彼,必为度彼岸也。今则不然,无有一法从此到彼,唯远我、无我,不二名为度,度者水勉也。[7]

圣人直假名说彼岸,令其因此悟入,何必须作此岸彼岸中流耶?大经(《大涅经》)云:虽无此岸而有彼岸,即其事也,必须作者。大智论(《大智度论》)云:有无见为此岸,破有无见智慧为彼岸。坦为中流。[8]

吉藏认为,彼岸是佛陀作为悟的手段而假说的,所以本来不需要规定此岸中流、彼岸是什么。如果确实需要,按《大智度论》以有无见为此岸,以破有无见的智慧为彼岸,以坦波罗蜜为中流。

此诸二慧凡有三转:初以有为、俗空为真;次空有为俗,非空非有为真;次空有为二,非空非有为不二,二、不二皆为俗,非二、非不二为真。[9]

据鸠摩罗什译的《金刚般若经》,须菩提对世尊提出这样的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对须菩提的问题作三方面回答: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10]

这段问答,学界公认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各师对此多有解释。有师(开善寺智藏)的观点:对于须菩提的提问,应该用“三空”对应“三问”。就是说,“发菩提心”是“平等空”;“云何住”是“实法空”;“云何降伏”是“假名空”。[11]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世尊回答的顺序是“假名空”(答“云何降伏”)、“实法空”(答“云何住”)、“平等空”(答“菩提心”)。

再看看空师(嘉祥寺吉藏)的观点,吉藏的解释与智藏不同,他根据《金刚般若经论》(天亲著,菩提流支译),作如下解释:

初一章经答住问,即是答菩提心问。次一章经答修行问,即是答降伏心问也。[12]

意思是说,须菩提与世尊的问答 (见本部分的引文)中,第一段是对“云何住”的回答;第二段是对“修行”的回答;第三段是对“降伏”的回答。此处的“修行”在鸠摩罗什译本中没有译出。吉藏对智藏解释(被指责为“旧释”)持批评态度,针对智藏的三空说,认为“开善义假名空但是空心”,“若平等空则无复如来”。简言之,批评智藏的三空说把世界万有归于空无,而主张世尊的每个回答各有方便和实慧二慧。

降心约愿,住心约行,皆无所有,为无相因。法身无色,为无得果。问:何故许中前住后降?答;中先降次住,互前后者,般若多含,义非一辙。若约发心,前愿后行,广发誓愿,权引于前,次入实相,以无住法,住于妙理。若约修行,要须前修实慧,次用权道,故有二观次第,前住后降。若就证时,权实一心中,悟不复前后。[13]

从上文可见,对“降伏”的回答是“愿”的立场,对“住心”的回答是“行”的立场。证悟之后,权实在一心中,没有前后的分别。

“约修行”是天台《疏》的独特看法,“权实一心中”的观点是智的表述特点。“无所有”的思想是天台智解释《金刚经》的基本立场,天台《疏》的结构,由“明般若体空无所有”、“明名空无所有”、“明力用空无所有”等标题来组织,可见一斑。天台《疏》的“无所有”,《金刚经》中的“般若非般若”作何理解呢?天台《疏》曰:

释中初无所有,二亦无所有而意异,故明不无所有。此简性空义,一者性自是空,二者破性说空。前有所无空,后有所有空。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有所无望前,无所有望后。前三藏中,说性义皆破,即属破性说空所摄。而此性义,前时为缘为有者,今日悉无,故言有所无而言无所有。望后,明诸法无所有而复有不无所有义,即明如是有。故经云:不知名无明。破性说性空,横论破病一切悉皆洗净,是尽亦尽是净亦净。竖论,入道尽复有不尽义。此望道为论即此尽净为道。道有隔凡成圣之用,不同二头三手之无所有。[14]

这就是说,在“般若非般若”中,前者的般若是“无所有”;后者虽然也是“无所有”,但与前者意义不同,表示“不无所有”。如果以“性空义”对应的话,前者是“性自是空”,后者是“破性说空”;前者是“有所无空”,后者是“无所有空”。前者是三藏教“破性说空”的观点。后者是《大品般若经》所说的“如是有”的观点。

[1]《大正藏》卷三三。

[2]《大正藏》卷三三。

[3]《大正藏》卷三三。

[4]《大正藏》卷四五。

[5]《大正藏》卷三三。

[6]《大正藏》卷三三。

[7]《大正藏》卷三三。

[8]《大正藏》卷三三。

[9]《大正藏》卷三四。

[10]《大正藏》卷八。

[11]《大正藏》卷三三。

[12]《大正藏》卷三三。

[13]《大正藏》卷三三。

[14]《大正藏》卷三三。

On Features of Introduction of Zhi Yi’sDiamond Cutter Sutra

Zeng Qiha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ThoughPrajna Sutrahas the deepest influences on Chinese Buddhism,Diamond Cutter Sutrawhich was commented by Zhi Zang and Ji Zang is the outline ofPrajna Sutra. Zhi Yi of Tiantai Buddhism has writtenvajr acchedikprjparam-itsutrawith the general program of Wu-You theory, in which it discusses the dialogue on enlightening the world among Prajna,Paramita and Bodhi.

Diamond Cutter Sutra;Tiantai Zhi Yi;Prajna;Paramita; “Wu”is existed; “Non-Wu”is existed

B946

A

1672-3708(2011)02-0005-03

2011-03-22

曾其海(1948- ),男,浙江临海人,教授。

book=131,ebook=96

猜你喜欢
大正藏波罗蜜金刚经
以北齐响堂山石刻佛经看《大正藏》文本变化
北齐响堂山石窟刻经与《大正藏》用字比较研究
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从敦煌写经看唐代《金刚经》的版本与流传
敦煌《大般涅槃經》摘抄本研究*
宿悦书法作品欣赏
《金刚经》六种译本差比句式研究
“金刚经”炼成记
郑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