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星
(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 200433;2.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重大的命题 系统的探究
——读郭宝宏教授《论人的需要》一书
沈卫星1,2
(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 200433;2.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郭宝宏教授所著《论人的需要》具有两大重要特点,一是抓住需要这个问题来研究,正是抓住了人类生活中根本性问题,因而是个重大的理论命题;二是对需要这个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七个方面展开较为全面论证,而具有系统性特征。
郭宝宏;需要;幸福;系统性
形成对世界系统的看法是学者的梦想,而能形成对世界系统的看法则是学者的幸福。在连续出版了《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跨国垄断资本主义简论》三本书后,郭宝宏教授又出版了《论人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对世界系统的看法。在这一意义上或许可以说,郭宝宏教授是幸福的。《论人的需要》①郭宝宏:《论人的需要》,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共从七方面进行了讨论:特殊的社会意识,人的需要的划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改变,人的需要与有效需求,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需要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对自身需要调控等问题。应当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人的需要问题作出如此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样的论著还是不多见的。读过之后,有两点感受颇为深刻。
一是作者把握到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几乎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和意识活动都围绕着满足人的需要这一主题展开,因此,理解人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课题。古往今来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有过探讨,最有影响的如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分层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也在不同著作中论述过人的需要问题,但远不够集中、系统、深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讨论虽然较多,但各种观点几近零乱,如不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予以正确的阐发,将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席卷全球,人的需要问题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如不能加以正确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自觉创造历史等重要原理就不够彻底,马克思理论大厦就欠缺稳固的基石。因此,探讨人的需要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除了上述所述意义外,如果我们从生活本身这一维度进行思考,那么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需求这个命题的重要性。
人类行为归根结底是为了求得幸福,幸福因此成为盘踞人类诸价值之首的宙斯。问题是,何谓幸福?这是艰于回答的,康德就说“幸福概念是如此不确定,以致尽管每一个人都希望达到幸福,但他从来都无法明确地、前后一贯地说出他真正希望和意愿的是什么。”[1]那如何去把握幸福呢?根子上恐怕还得从人性去理解,有见于此,休谟说“一旦被掌握了人性以后,我们在其他各方面就有希望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了。”[2]那么,作为幸福的人性根基是什么?是需求。尽管幸福涵义斑驳,但有一点是可以认同的:幸福乃是需求的满足。如果说幸福是塔顶,那么,需求就是塔基,一切须从需求得到说明。可以这么说,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需求史。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也就是人类对需求理解发展到何种程度。认识到这一层,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言: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前言,页9)。质言之,人类生活的鹄的是为了求得幸福,理解幸福就得从需求加以认知。人类对需求认识到何种程度,其对幸福的感受也达到何种程度。在这一意义上,研究需求论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郭宝宏教授抓住需求这个问题来研究,正是抓住了人类生活中根本性问题。
二是研究的系统性。人的需要问题如此重要,但对其研究却并不充分。就研究现状而言,国内外提出的各种观点杂多零乱。尽管西方学者关于需求与供给的理论学说长篇累牍,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供求关系的一种理想化的描述,其理论说教并不能对人的需要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解释。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就人的需要问题做过系统的研究,写过专门的著作。国内学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人的需要问题的成果目前还不多见(前言,页 7、9)。
《论人的需要》的价值在于,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认真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人的需要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这使得该书的研究显得系统厚实。现在来分析这些内容的内在逻辑。
我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对该书作了这样解读:以人类社会如何获得幸福为鹄的,针对现实问题,全书分7章19节探讨了关于人的需要的重大问题。其关系如下:
第一章探讨了人的需要的概念和本质,第二章探讨了需要的划分,这两章起到了理论铺垫作用。第三章就要展开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需要的指向乃是为了幸福的满足,由此必须讨论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人的需要能否满足?书中认为:既能满足又不能满足。在具体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上,是能够满足的,在抽象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上,是难以满足的;根据人的躯体、寿命、数量和时间期限的有限性提出的需要是能够满足的,而按照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要求提出的持续不断的、接力赛式的需要是不能满足的。更重要的是,人的需要是会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由此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需要的改变。这种改变自然会引起人新的追求,也就是对幸福产生新的评价。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就构成第三章 “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改变”的内容。
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改变自然影响着人对幸福的看法,紧接着要追问的是,人如何实现幸福?这就是要满足人的有效需求,于是有了第四章“人的需要与有效需求”。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它不同于以往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或哲学视角展开讨论,而是从经济学视角切入分析,其中核心问题则是需要与有效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指出有效需求仍属于人的需要的范畴之后,作者敏锐地发现两者之间的矛盾,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二者之间处于相互对立状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并不意味着人的需要获得满足。有效需求虽然也属于人的需要,但由于只能以货币支付加以维持,使其与人的需要发生偏离。这种偏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使人的需要和有效需求之间出现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完全以有效需求或者说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不能使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要得到满足。
既然有效需求难以满足,但人又注定追求幸福,那怎么办?第七章“人对自身需要的调控”对此作了分析。书中认为,调控自身的需要是人类自觉创造历史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使人类社会完全自觉地调控自身需要得以实现呢?其一,这个社会应当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其二,这个社会应当是阶级已经消亡的社会。其三,这个社会应当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其四,这个社会应当是社会成员对生命的社会价值的追求欲望胜过对个人物质财富的追求欲望的社会。其五,这个社会应当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而开设的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其六,这个社会应当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都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并运用它来指导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社会。这些思路的提出,显示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竭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寻找疗救良方。①从逻辑考虑第七章应提前,但从劝世角度宜置末。
最后,作为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应是什么样的?迄今为止,人类所能设想到的最美好的社会是共产主义。这样的社会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是第五章“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和第六章“人的需要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是讨论马克思主义需求论所不可避免的两个重大理论命题。“按需分配、各尽所能”能否实现是个重要问题,书中明确回答了学界关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质疑,肯定了在共产主义条件下能够实现,阐述了人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必然发生改变的原因。至于究竟发生怎样的改变,作者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逻辑,做出一些原则性的判断。对于这些判断,给我的感觉是,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求索的勇气和可贵品质:必须求得理论的彻底性,给人以信仰,以精神支柱,以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与其说这是在渡人,倒不如说作者是在求得自渡而后渡人。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良知和责任,让人在阅读之余产生深深的敬意。另一方面,虽说作者在做着顽强的探索,不过要彻底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那都是些挑战人类智慧极限的问题。因此,不得不遗憾地指出,作者的论证并不是十分有力的,有时甚至流于臆测。比如提出任何家庭的子女出生后一脱离哺乳期便由社会专门机构哺养、教育,直到一生的生活、工作、发展、死亡(页165)。只要我们深入思考一下人性,恐怕就会不以为然。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达,现代的亲情在经受一段时期的迷乱后,正日益受到珍惜和重视。再比如提出人的需要中追求个人占有无限物质财富的欲念将逐步降低,以至于彻底丧失(页165)。这样提法恐怕也难以为当前一些人接受。事实上,这些设想在遭受着现代经济学的怀疑和抨击。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在人的需要问题上,作者作了深入系统的探索,书中的许多观点迪人心智,且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使命感、担当感。作者试图把握人类发展方向,对人类的发展充满期待,给人以信心和勇气。这种意识在第五章和第六章的论述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者的这些论述为的是使人们能够清醒地理解人的需要,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并能够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共产主义,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形成追求美好人生、美好社会、美好未来的自觉的持久的动力。
总之,作者围绕人的需要这个重要问题,从人的需要的概念辨析和分类开始,分析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改变,讨论了人如何实现幸福,到提出理想社会,构建了一套寻求人类幸福的系统看法,显示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怀意识。对于这样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由衷地表示敬意。这样的著作,值得我们阅读,并接过薪火,深入追思这些人类根本性的问题——为着人类的幸福着想。
[1]I.Kant: Grounding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p27,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93.
[2]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7.
A Logical Study of a Major Proposition——A Book Review ofThe Needs of Peopleby Professor Guo Baohong
Shen Weixing
(1.School of Philosoph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Two important features are reflected inThe Needs of Peoplewritten by Guo Baohong.One feature is that the writer centers on the subject of needs,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issue of human life.Therefore,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topic.Another is that the writer uses Marxism to explore the subject of needs roundly from seven aspects,which is a systematical research.
Guo Baohong;needs;happiness;systemic
G256.4
A
1672-3708(2011)02-0094-03
2011-03-04
沈卫星(1971- ),男,浙江仙居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主研方向:伦理学、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