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的国学——论国学的时代定位与弘扬策略

2011-08-15 00:44叶娇徐凯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国学文化教育

叶娇徐凯

(台州学院 中文系,浙江 临海 317000)

行进中的国学
——论国学的时代定位与弘扬策略

叶娇徐凯

(台州学院 中文系,浙江 临海 317000)

近年来,国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热持续升温。反思国学热潮的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新时代的国学应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国学;是平民化的、全民性的国学;是兼容并蓄、开放的国学,这正是国学的时代定位。为推动国学的真正繁荣,每个人必须要做到思想上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国学;信念上要破除狭隘的国学观,树立“大国学”观;方式方法上要不拘一格,提倡百花齐放的多元局面。

国学;国学热;时代;经典;传统文化

近几年来,“国学”已成为一个流行词,频见于各种场合,电视上“国学”节目屡掀收视热潮,报刊杂志上“国学”文章连篇累牍,书架上“国学”论著满目皆是,高校设院办班,官方倾向支持,社会上的“国学”讲座更是五花八门。专家讲国学,全民学国学,国学正成为一股席卷全国的文化浪潮,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国学”正在行进之中,“国学热”持续升温。

然而对于近几年高涨的国学热潮,其背后却是越来越多的争议,不少学者担忧国学“热”得有点虚,是一种文化的“虚热”[1]。更有不少专家学者发现了“国学热”背后的一系列奇特现象,比如当下的“国学”看起来“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可疑篮子,仿佛可以装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任何部分,展示出无所不包的气势,但却在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朝向儒学程朱理学一系的窄化倾向。”[2]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多数就是孔孟学说教育,只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把儒学单一理解为了国学。还如“一方面全社会似乎都在高喊国学、推行国学教育,但同时表现出的却是人们在身心两方面都无法拉近和它的距离;更令人担心和不安的是,我们似乎还不能抗拒和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大趋势。”[2]国学似乎仅是流于形式,国学在作秀!

“国学热”本是好事,但如何使国学由表面的“虚热”变为内在的“实热”,如何剥开上述这些奇特现象的面纱,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亟待弄清:一是了解国学的历史渊源,二是明晰国学热产生的背景,把握国学的时代定位,三是正视目前的国学教育现状,探寻弘扬国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从而推进国学的真正繁荣。

一、“国学”的历史渊源

“国学热”是近几年的事,但“国学”并不是一个新兴词语,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指的是国家设立的学校,与现在所说的“国学”意义迥然有别。如《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一意义虽历经朝代更替,但直至清代,其基本含义都未改变。

现在所说的“国学”通常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3]但严格来说,国学的这一定义至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而且关于这一词义的来源名家也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无意于探讨这中间的纷争歧解,但为了说明问题,略做一些阐述。

关于“国学”的意义转型,传统的观点是认为它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在清末民初时。当时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争论中,在清代末年的革命高潮中,“国学”作为一面新的旗帜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它作为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总称,是与“夷学”、“洋学”、“西学”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与从西方传来的文、理、法、商、工、农、医“七科之学”对立的学科名词。[4]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人民主革命的一种需求,“不媚时君”、“不媚外族”,要求有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国学”,复兴古学、保存国粹。正如1906年9月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发起书中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5]同年,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进一步强调:“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6]两相比较,显然邓实的国学概念更广泛,并尤为注重国学的经世致用性。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又对“国学”作出了新的解释:“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7]他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后,假借“国学”之名的理论观点更是多不胜数。马一浮是其中的代表,他指出“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诗、书、礼、乐、易、春秋)”[8],把儒家的六艺看作国学中的重中之重,把六艺视作统摄一切学术的纲,显示出其对儒学的高度重视。这些学者尽管对国学概念的界定略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把国学归入人文学科的范畴;都将国学理解为本国之学、本国固有的历史文化;都更关注传统文化中适合特定时代需求的优秀文化资源。对“国学”概念的探讨,反映了学者对本国文化命运的思考,“饱含着对本国文化乃至本民族命运的担忧,渗透着自觉的时代担当意识。”[9]

新中国成立后,“国学”长期沉寂,甚至一度被贬低、批判、摧毁。直到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重新树立起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我们才蓦然发现祖国的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蕴含着帮助我们重建精神家园的能量,于是半个多世纪的“国学”冷寂局面被打破,并渐渐发展为一股席卷全国的文化热潮。但新形势下的国学概念,由于受到西方学科分类思想的影响,较之20世纪初,已有了新的变化,它不仅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还包括了自然科学。正如张岱年在《国学丛书》序言中所言:“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其中自然科学又包括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10]进入21世纪后,王富仁进而提出“新国学”概念,“倡导中国学术研究的整体观念,强调国学研究的当代性、独立性和现实性”[11],又为学界提供了新的视野。

综观近现代国学意义的发展演变,无论是近代西学冲击、民族存亡危机下对本国文化命运的思索,还是改革开放、国家富强后对自身传统的重新关注与审视,“国学”的命运都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国学”的内涵由是极为丰富。由此,本文认为不管学界对国学的争论如何,我们都可就最简单的字面来理解“国学”,即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它不仅包括土生土长的本国原有学术文化,也包括那些被本国文化体系所吸纳的外域文化,它是一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国学的时代定位

近百年国学的命运沉浮、意义变迁都向我们昭示着国学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在当今的社会里,只有适应时代需要的国学,才是我们追求的“国学”。

近年来 “国学热”的日渐高涨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学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次国学热的出现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改革开放下的经济繁荣、国力增强,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国人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国人越来越渴望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急切地想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于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漠视到重视,从批判到肯定,从贬斥到尊崇。“月亮是西方的圆”渐成陈词滥调,我们开始满怀热情地重拾、追寻、学习、珍爱、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将之一股脑地装到贴着“国学”这个标签的篮子里,丝毫不顾虑这张标签的模糊与可疑。[2]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时代也悄然而至。这应该是当今国学热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国学热潮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和港台儒学研究圈的形成也有重要关系。

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一些祭祀活动,像祭祀伏羲、祭祀孔子等,都会吸引散居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国共同祭祀。把他们聚拢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归属和认同,对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归属和认同。”[12]这些海外华人的爱国思想和文化认同汇合为一股强大的外力,无疑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升温。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们的著书立说,四处讲学,也对整个华文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他们的著作有不少在大陆出版并广为流传,更引发了大陆学者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关注与研究。上世纪末他们首倡的读经运动同样由港台渐渐波及到中国大陆,且影响深远,掀起各大城市一波又一波的读经高潮。因此随着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与深入,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热也就势在必然。

(三)社会问题的日渐突出,社会道德问题的日益凸显促使国人渴望从“国学”中寻求精神资源。

正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3]。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状,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一方面却是在富裕与提高背后的日益荒芜的精神家园,日渐泛滥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等国际形势的突变,使马克思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危机,一时间人们无所适从,思想领域一片空白。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如对个人道德修养、理想人格的要求,对群体、对社会强调的“仁爱”、“和为贵”等思想恰恰是我们当前这个社会最需要了解最需要获得的东西。于是,“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一个精神的支柱,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或全社会的道德信仰体系。”[12]这或许是当前“国学热”产生的又一原因。

明晰了国学热产生的时代背景,国学的时代定位也就水到渠成。尽管时至今日,质疑国学概念的声音仍有出现,但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这个时代确实需要国学,而且我们这个时代的国学应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国学;是平民化的、全民性的国学;是兼容并蓄、开放的国学。

所谓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国学,是指国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华民族的旧学问、旧文化,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中华优秀文化。前文对国学历史的梳理,已清晰地展示出国学因时、因地而变的特性,“此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是活泼泼的,不可目为骨董”[8]。

所谓平民化的、全民性的国学,是指国学不应再处于高高的庙堂之上,不应再是少数人研读的对象,而应走进大众,走向平民;我们这个时代也应是平民的国学时代。通常我们会认为国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像季羡林、任继愈等国学大师研究的学术著作对普通民众来说晦涩难懂,读过的人并不多。但国学的概念比较大,季羡林在去世前提出的“大国学”概念,就指出“国学可以分很多层次,说简单也很简单”,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国学都高深晦涩,其中也有一些是浅显易懂的。而且先生坦言“国学不用搞得那么神秘”,而是应“在更广泛群体中普及国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核心精神的传递最为重要。”[14]现在电视、网络的普及都给国学的普及提供了种种方便,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国学呢?国学当然可以很高深,但也可以娱乐休闲,只要无伤大雅,关键是能激发普通大众对于国学的兴趣。

所谓兼容并蓄、开放的国学,是指国学应“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心态和国际视野,积极借鉴和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创造力、竞争力,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品位。”[15]所以弘扬国学,我们一定要拥有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万不可囿于保守的藩篱。

三、国学的弘扬策略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国学教育,可谓是轰轰烈烈,正是国学进行时,但要真正地弘扬国学,让国学能成为时代道德弊病的一剂重要良方,成为培养国人高尚道德品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最佳养料,我们认为有必要制定如下策略。

(一)思想上要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国学。

中华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历经时代的变迁,难免有些东西会不完全适应我们这个社会,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学会用分析的眼光、批判的眼光,分清国学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这样才能创建适应社会主义时代需要的新国学,方能推陈出新,形成真正科学的、传统与现实贯通的“新国学”。

有些地方或教育机构用删节或禁止的做法来“帮助”中小学生选择国学读物,实际上这不是真正的帮助,而恰恰剥夺了下一代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是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的。比如最近的关于《三字经》、《弟子规》的删节阅读,在我看来,删节不仅阉割了经典,更让学生们失去了评判是非、自我判断的能力。正如一个学者所言“除了《三字经》之外,儒家传统经典《十三经》哪个没有‘仁义礼智信’的教化内容,哪个没有糟粕?教育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知道这些客观存在,除此之外,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进行评判。”[16]我们现行的教育很纯洁,教材经过了精挑细选,保留的都是真、善、美,但教育完全没必要大玩洁癖,实际上糟粕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让学生们了解到其中的所谓糟粕,培养他们对于历史社会的价值判断能力,岂不是远远要比不让他们看见糟粕强得多?而且被删节或禁止掉的那部分说不定更会激起中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偷偷地阅读”,后果反而更糟。所以,我们要做的绝不是禁止、删节,而是引导孩子怎么去理解这些东西,培养孩子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这也就是批判地继承,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地弘扬国学。

(二)信念上要破除狭隘的国学观,树立“大国学”观。既不可认为国学就是儒学,也不可把国学教育简单地视作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或经典教育。

全国有不少中小学都在推行国学教育,但总的来说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大多只局限于 《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本或是《论语》、《孟子》等儒家作品;很多人一谈起国学,也会认为国学教育就是学习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国学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因此国学教育就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是经典教育。这些理解是十分片面和有害的。国学当然包括上述内容,但绝不限于此,如前所说,国学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是多元一体的,它“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17]。所以我们对目前的国学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国学教育确实应有所反思,绝不可再继续单一地宣扬儒学、一味把学生阅读引向孔孟作品,也要充分地挖掘我们身边的国学、学习并传承蕴含于民间的国学。我们一定要树立“大国学”的教育观。

(三)方式方法上要不拘一格,提倡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开放局面。

1.坚持读经诵典,潜移默化学国学。国学的最高层次是智能,智能的代表是经典。所以讲国学教育的方式,一定要讲到经典教育。“有了经典教育,就能让国学有了源头活水,有了经典教育,就可以让我们担当时代的使命。”①王财贵:“国学之涵育与时代使命”,北大国学社讲座录音整理。因此读经教育是目前国学教育中的主流形式,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它是让国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积极有效传播国学的最佳途径。经典作品的魅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往往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但可能有很多人会质疑那些中小学生、特别是那些幼儿园里的孩子对经典的理解力。实际上,读国学经典,讲国学教育,我们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不求甚解。读经诵典强调的是读,不是背,不是理解,更不是照着行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无论谁都不可能一下子就明白了,可能需要一个人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消化,所以读经,你读就好了,坚持去读,一天两天,没有什么效果,没关系,一周两周,没有什么效果,也不要紧;关键就是读,读熟,读透。突然有一天你明白了,懂了,这就是国学教育的意义。那些久被国学熏染的孩子最终成为了谦谦君子,这就是我们国学教育的理想。

2.留心生活百态,静心体悟学国学。但国学传播、国学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多层次的,万不可认为国学只存在于经典之中,国学实际上无处不在,除经典的学习阅读外,我们还应该关注身边的国学。我们生活在这个有着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度里,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国学,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皆有国学,所有这些都是国学教育的良好素材。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同事、同学,乃至陌生人间使用大哥、老弟、姐、妹、叔叔、阿姨、大爷、大娘之类的亲属称谓,而其实这些人却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细一琢磨,这里面就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正体现了中华民族推重血缘宗亲关系的传统观念。同样的,称人为“老×”或“×老”,并不是说明这个人真得年纪大,而恰恰表示的是对此人的尊重或亲昵,因为这里面蕴藏的又是中华民族的尊老传统。称人不以姓名,而喜以职事、官位相称,体现的正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等级观念或是官本位思想。

再比如我们一向自诩为华夏礼仪之邦,孔老夫子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强调礼对自身、对社会的重要影响。“礼”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如果单纯求之于经典阅读,会觉得“礼”离我们很远,似乎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了。实际上只要我们稍稍留心、切身体会下日常生活中对衣食住行的种种礼仪要求,就发现这些古代的礼仪并没有从我们生活中消失,只是较为隐晦罢了。像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往往会有不同的穿衣习惯,家居有家居服,工作有工作服,休闲娱乐有休闲服,正式场合还有礼服等,如若不慎,穿错了场合,就会贻笑大方。再如宴客,在现代生活中看起来最是平常不过,但如若上菜不当、席中座次安排不合理,非但达不到情感沟通的目的,有时反会影响进一步的人际交往。选择居室更是现代人的人生大事,除实用目的外,更要考虑到居室的环境、居室的审美,甚至还要考虑到风水,这些同样涉及老祖宗的文化。出门办事,舟车远行,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规格,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排场,这中间同样包含着传统的出行与外交礼俗。

确实,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国学,关注我们身边的国学,挖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绝对是拉近我们与国学距离的最佳途径。

3.激发学习兴趣,置身处境学国学。国学是祖先留下来的,与我们有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一下子融入其中毕竟不太现实,因此国学的先行者们一直不遗余力地尝试着营造种种国学氛围,像北京地铁站的文化墙、全国各地孔子学院的设立、各高校开设的“国学讲堂”、中小学校营造的书香校园等等,切切实实让我们感到身边国学的气息。但若仅限于此,国学未免显得过于庄重和做作,并不利于推广普及。尤其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对象还是中小学生,他们正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教育的过份死板,只会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认为国学教育的关键是要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只有以开心愉悦的方式接受国学,方能事半功倍。

要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一定要用学生更乐于参与、乐于学习的方式进行国学教育。比如在课余生活中可紧扣中国元素,组建各种“中国风艺术团”,像民族舞蹈团、民乐团、国画社、书法社、武术社、传统手工(如剪纸、风筝)制作组、各种棋类学习社等,通过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多方位多形式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学习并传承国粹精神。再比如国学中有些难以理解的生涩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或Flash短片,甚至是网络游戏,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国学学习中,借此培养兴趣,提高国学学习效果。还如有不少经典巨著已被成功改编拍摄成了影视作品,那么也就完全可以将书中文字与网络影像结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开心愉悦的心情,必会使孩子们更加亲近国学、走入国学。

其实“百家讲坛”栏目中易中天、于丹等人对国学的娱乐化解读也是激发大众国学兴趣的不错选择。这些学者将悠远的传统文化带向大众,将高深的《论语》、《庄子》以现实的、朴素的方式介绍给老百姓。他们的解读虽因不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而受到过异议,但他们联系古今、通俗易懂的国学吸收方式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方式才能引发人们对国学的兴趣,从而真正吸收其精华,而不是对国学的望而却步。

潜心阅读国学经典、静心体悟身边的国学、愉快地置身处境学国学,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国学终将与我们越来越近,国学热也会成为真正的实热;一个个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一个散发着独特文化魅力的和谐社会也迟早会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1]张以瑾.“国学”虚热似乎越来越与国学无关[N].中国教育报,2007-11-1.

[2]钱文忠.“国学热”的呼吸与叹息[N].解放日报,2009-11-2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刘桂生.“国学”的外相和内涵[N].人民日报,2007-8-10.

[5]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N].民报,1908(9).

[6]邓实.国学讲习记[N].国粹学报,1906(19).

[7]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一卷一号,1923(1).

[8]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M].马一浮集:第一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林蔺.“国学”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2009(6).

[10]张岱年.国学丛书·序[M].国学今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1]王富仁.“新国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005(3).

[12]王杰.当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N].北京日报,2007-6-18.

[13]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EB/OL].2004-03-23.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1613/1047834.html.

[14]季羡林畅谈“开心学国学”[EB/OL].沈阳晚报数字报纸,2009-6-17.http://epaper.syd.com.cn/sywb/html/2009-06/17/content_462179.htm.

[15]胡苏平.大力提升国学教育的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0-10-06.

[16] 我们需要删节版 《三字经》 吗?[EB/OL].2010-12-31.http://enews.xwhb.com/html/2010-12/31/content_228124.htm.

[17]郭齐勇.国学就是儒学汉学吗[N].解放日报,2010-2-15.

The National Classic Culture is Marching Forward——Study on the Tim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National Classic Culture

Ye Jiao,Xu Ka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In recent years,the national studies have

people’s attention hotly day by day,the vogu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elevated continually.Reviewing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im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studies upsurg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studies should be dynamic,keep pace with the times,should be civilian and universal, inclusive and open.To promote the national studies’true prosperity,we must always 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in the thought, have the belief to get rid of the narrow view of national classic culture, and establish the“large national studies” concept.In the ways we should also be unrestricted.

national classic culture;vogu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ime;classics;traditional culture

G129

A

1672-3708(2011)02-0053-05

2011-03-16

叶 娇(1974- ),女,浙江临海人,博士,副教授。徐 凯(1972- ),男,浙江桐庐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国学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