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一流大学理想与实践

2011-08-15 00:45黄海平
关键词:胡适学术大学

郭 勇,黄海平

(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胡适的一流大学理想与实践

郭 勇,黄海平

(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胡适对建设我国一流大学有着迫切的希望,并在早年就形成了这一思想。胡适的一流大学理想与实践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宏观层面,集中当时的力量重点建设几所国立大学、保持大学的独立性 (独立的经费、独立于政治);二是微观层面,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大学治理结构四个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构想。

胡适;大学;一流大学;大学理想

胡适一生致力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并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主张,描绘了中国大学发展的美好蓝图:早年留美 (1912)著就的《非留学篇》强调办国内大学的重要性;中年在北京大学期间(1947)提出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突出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晚年执掌台湾中央研究院期间(1958)制定的《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简称《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强调人才在高等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它们虽作于不同时期,但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即弘扬学术,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终达到再造中华文明的目标。本文就胡适所追求的一流大学理想作一初步探讨,旨在为我国当代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借鉴。

一、胡适对于一流大学的重视

1910年胡适考取了第二批庚款留美名额。然而,胡适并未因为留学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满足于留学的现状,相反,胡适通过自己留学的亲身体会,针对当时政府及民众迷恋留学的风气,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心写下了著名的《非留学篇》。开篇即指出:“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费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1]3指出留学并非发展一国教育的根本之策,依靠留学也并不能救中国,相反,当时的政府却大力鼓励出国留学而不重视国内大学的发展,“政府不知振兴国内教育,而惟知派遣留学生,其误也,在于不务本而逐末”[1]7。学校及学生也以留学作为最高教育目标,然而“留学生志不在为祖国造新文明,而在一己之利禄衣食;志不在久远,而在速成”[1]9。长此以往,“国内高等教育不兴,大学不发达,则一国之学问无所归聚,留学生所学,但成外国入口货耳……则虽岁遣学生千人,之于千年万祀之久,于吾国文明无所裨益也。”[1]12于是胡适主张“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1]6,“盖国内大学,乃一国教育学问之中心;无大学,则一国之学问无所折衷,无所归宿,无所附丽,无所继长增高”[1]8。由此可见,胡适针对当时盲目崇拜留学而忽视国内大学建设的弊病,指出留学只是末而不是本,发展国内大学才是根本,造一新文明才是目的。这可以说是胡适对于发展国内大学最早的主张,也是他雄心勃勃要在中国建设国际水平的第一流大学最初的表现,胡适一生都在践行这一理想。

然而当时的国内大学是什么现状呢?中国政府把主要精力置于派遣留学上,致使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直到 1913年才仅有北京大学、北洋大学等寥寥几所。而唯一的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俨然一个官僚训练所,与美国相比,犹如天壤之别。[2]200而且“此等大学(指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南洋大学三大学——笔者注),宜设法为之推广学科 (今此三大学之学科不完极矣,几不能名为大学)”[1]19,当时这几所国内较好的大学学科还尚不齐全,结构也不合理,更不用说其他大学了。胡适对于一流大学的概念,主要来自于留学期间对外国大学的了解,尤其是美国,当时美国建国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但美国很多大学却有超过两三百年的历史,多所大学位居世界前列,他曾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发达得很早,但是不能延续,没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校,比起欧美来,就显得落后了……美国的历史只有一百六十余年,而美国的大学如哈佛、哥伦比亚等,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至于欧洲,尤其古老……”[3]316这里,胡适又指出中国大学发展的另一毛病,那就是不能延续,中国空有几千年的历史却不能有一历史悠久之大学,这与胡适一直强调大学的独立发展不无关系。

胡适认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的大学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他认为,高等教育是现代科学文化的重要基地,它不仅仅是传授现代科学和知识的地方,而且还是输出现代文化精神,训练现代社会思维方式,培养具有现代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园。[4]227胡适在一次演讲中说:“在近代的欧洲则差不多全靠那些训练领袖人才的大学。欧洲之有今日的灿烂文化,差不多全是中古时代留下的几十个大学的功劳。近代文明有四个源头:一是文艺复兴,二是十六七世纪的新科学,三是宗教革新,四是工业革命。这四个大运动的领袖人物没有一个不是大学的产儿。……至于今日,西方国家的领袖人物,哪一个不是从大学出来的?即使偶有三五个例外,也没有一个不是直接间接接受大学教育的深刻影响。”[1]122

正是在这种强烈的中外对比反差中,胡适深感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之必要,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惊呼“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5]40他在日记中痛切地表示: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剑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5]39胡适对于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殷切之情可见一斑。

二、胡适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宏观构想

西方文化的理念和美国大学较为先进的模式为胡适改造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尤其是北京大学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和具体的依傍模式。[6]83从胡适留下的一些文稿可以发现,对于建设我国的一流大学,在宏观上胡适认为首先应该集中力量建设好几所大学,同时应当保持大学的独立和自由,这是两个大的方向,也是两个基本保障。

(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几所大学

在《非留学篇》中,胡适主张建设四种类型的大学模式:国家大学、省立大学、私立大学和专科学校,这四种类型的大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统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其中胡适最重视的是一流大学的建设,他认为国家大学“代表全国最高教育,为一国之观瞻所在”,所以要“直接隶属中央教育部,择最大都会建设之”[1]19,所以一定要建立设备齐全且先进的实验室,要积极聘请海内外的知名教授来充实教师队伍。这种层次的大学的数量不一定要多,只要水平高就行。因此,他主张政府应该集中力量办好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南洋大学三所大学,使之学科门类齐全,争取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与于世界有名大学之列”。

此外,胡适主张在大学里设“毕业院”,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研究生院”。他认为“毕业院为高等学问之中心……各国于学问,其有所成就者,多由毕业院出者也。”[1]21并指出毕业院并不是要在所有大学开设,而只是在几所具有实力的国立大学里先开设,再逐渐推广。具有研究生院这也是一流大学所应具备的条件,实践证明胡适当时的主张是具有前瞻性的。

抗战胜利后,胡适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亦是雄心勃勃。1946年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47年 9月,他又提出“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此处的“独立”是指相对于依靠外国,中国要建立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自主、独立的方式从事学术研究。“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的主要意思是说,“在十年之内,集中国家的最大力量,培植五个到十个成绩最好的大学,使他们尽力发展他们的研究工作,使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学术中心,使他们成为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3]235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考虑到一时间国家人力财力的不足,他提出这个“十年计划”可以分做两步走:“第一个五年,先培植起五个大学,五年之后,再加上五个大学。”二是“大学”观念必须根本变革,胡适强调“今后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去发展。凡能训练研究工作的人才的,凡有教授及研究生做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7]236

胡适很自信这种分阶段重点扶持几所大学向一流大学的方向迈进,是“最重要又最简单易行而收效最大最速的”。[7]237在计划中他还以美国芝加哥大学、霍铿斯大学(即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笔者注)为例,来证明只要有足够的钱,有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世界第一流大学。[7]149在今天看来,集中国力重点建设几所基础好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使之迅速达到世界一流水准,这是在中国这样后起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可行的战略。

(二)保持大学的独立

胡适主张大学独立的思想来源于他对中外大学历史的考察,他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保持大学的独立,这样才能使其历史延续。他说“为什么历史不及我们的国家,会有那么长远历史的大学,而我国反而没有呢?因为人家的大学有独立的财团,独立的学风,有坚强的组织,有优良的图书保管,再加上教授可以独立自由继续的研究,和坚强的校友会组织,所以就能历代相传,悠久勿替。”“只有在自由独立的原则下,才能有高价值的创造”。[3]316-317而反观中国自汉代以来的官学太学,由于受政府控制,受行政管理的影响,随着朝代的变更而变更,最终不能延续下来,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大学很难成为一流大学,基于此,胡适认为大学应当独立于政治,以保障其发展不受干扰。当然,这种独立也不是完全的独立,只能是相对的独立,胡适是反对政治、宗教的不当干预,但政府应当为教育提供经费。

胡适所说大学独立,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独立:

一是大学要有独立的经费来源。胡适对教育经费的重视,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的比较论析中得出来的结论,他指出,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学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钱的人捐款与兴学”,美国很多大学的兴办是以财团和一些慈善家的捐助为支撑。正是由于他注重独立的经费来源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才强烈呼吁有钱人多投资兴办教育事业。胡适为北大中兴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措经费。从 1931年到 1937年间,通过他的努力,中基会和北大共提出合作款项 195万元。[8]14中国的大学没有“独立的财团”的支持,胡适就强调政府应有专项的大学教育经费。《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的第二点建议指出“本年宪法生效之后,政府必须严格实行宪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教育文化科学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经费总额百分之十五……’全国人民与人民团体应该随时监督各级政府严格执行。”[7]235在《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中也强调“成立‘国家发展科学专款’(此处“国家”指国民党台湾当局——笔者注),专为第一个五年内发展学术,培养人才之用”。[3]3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的条件并未满足胡适的要求,他的大学振兴计划只能落空,但这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一流大学的启发意义犹在:要有充足的大学经费。

二是大学不受政治的不当干预,独立地进行学术研究。胡适认为大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学术文化的场所,大学教育、学术研究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因而必须在教育独立的原则下才有利于其长期积累,长期发展。胡适在 1937年 7月应邀参加国民党召开的第一期庐山谈话会,他教育独立的主张,禁止政治势力进入教育。在他拟订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中他呼吁修正现行大学制度,“多多减除行政衙门的干涉,多多增加学术机关的自由和责任”。[7]236胡适所主张的大学独立,保持其纯洁性和独立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在于反对国民党对学校学术自由的压制,另一方面是教育独立于政治的关注点在于主张教育家办学,就这一点来说,胡适的主张基本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管教育的人必须懂教育,各级各类校长不能随意地让一些官员来担任,教育家办学是一个永恒的真理。[9]15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一流大学,去除大学中不利于学术发展的行政化倾向也具有积极启发意义。

三、胡适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微观举措

胡适大半生都在与大学打交道,他借鉴了很多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同时根据自身东西学的求学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过一些好的思想和做法,有些已经实践并取得过好的成绩,有的措施限于当时的条件而未能付诸实施,只能是作为理想而抱憾终身。在教师管理中,胡适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认为要办好一所一流大学,非得有一流的师资不可。他指出:“学术的发达,人才是第一要件,我们必须集中第一流的人才,替他们造成最适宜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可以自己做研究,使他们可以替全国训练将来的师资与工作人员。”[7]237对此,胡适曾以芝加哥大学为例来说明一流师资对于办好一所一流大学的重要性,芝加哥大学在办校之初就以高薪聘请世界一流人物,美国没有的就到欧洲去选,“一年之后,人才齐备了,设备够用了,开学之日,芝加哥大学就被公认为第一流大学”[7]238。胡适在组建教师队伍中,唯才是举,不看学历、资历,聘请只有高小学历的沈从文、中学学历的钱穆到北京大学任教,一时传为佳话。同时继承和发扬了蔡元培的民主办学精神,提倡学术自由,不分派别。对于师资质量,胡适也有很高的要求,在一次讲演中,胡适说:“师范就是教师的模范,他们至少要有两方面的理想:人格方面,是要爱自由爱独立,比生命还重要,做大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把自由独立看做最重要的,这样人格才算完满;另一方面是知识,就是要爱真理,寻真理,为真理牺牲一切,为真理受苦,爱真理甚于爱自己的生命”[3]356。

在学生管理中,胡适始终把学生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中心环节,一流的大学只有培养出一流的毕业生才是真正的一流大学。胡适的主张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在学生的培养中,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9]247及各种社会所需要的能力的人。二是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强调“兴趣第一”的原则,他说“做学问不要去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要着眼到将来的职业,不要趋时髦,要看清楚自己宜于做什么,才去学什么”[10]208。他认为,只有努力发现并学习与自己的兴趣、才能相近的学科,才能尽力发挥自己的天才潜力,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三是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他提出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学习方法,这是科学的治学方法的很好概括。胡适把良好习惯的培养,尤其是把治学习惯的培养作为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应该肯定的。

在教学管理方面,胡适主张弹性学制,认为弹性学制能“发展青年个性,使得选择自由”,在修业年限上,“大学也有四年、五年、六年的不同”[3]78。1919年在胡适等人的主张下,北京大学改用选科制和分系法。这种灵活的修业年限,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表现,选课制能迎合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不同的修业年限则依不同的专业和个人的学习情况而定,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育资源,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也有启发意义。胡适还强调文理渗透,强调学生要掌握全面知识,胡适批判当时文科生不问实科,理工科不懂文科的现状,教育他的学生文理并进,才能有所大成。“沟通文理”的“目的是要使文科学生多懂得一些科学,不致流为空虚,使理科学生多研究一点人生基础观念,不致流为陋隘。”[3]60在实践中,1929年为解决北京大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将院系设置为三院六系,其中文史学系与数理学系合为文理学院,这样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在学校的治理结构方面,胡适效法欧美一流大学的做法,试图将西方的大学治理模式移植到中国的大学中来。1931年胡适与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共同拟定了北京大学发展计划,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并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公开提出“教授治学”的方针。胡适在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 25周年而写的《回顾与反思》中写道:“从校长学长独裁制变为‘教授治校’制,这个变迁的功效在于:(一)增加教员对于学校的兴趣与情谊;(二)利用多方面的才智;(三)使学校的基础稳固,不致因校长或学长的动摇而动摇全体。”[3]104教授会打破了受政府官僚体制制约和影响的旧有学校管理制度,确立了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新体制,对于维持大学稳定与进步有重大意义。胡适的“教授治学”的思想来源于欧美大学的教授会,胡适在多次演讲中称羡欧美大学的“三会制”,即董事会、教授会、校友会。然而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胡适的构想未能获得进一步的实践应用。

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非常丰富,其关于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尝试值得我们思考。不论是他对于建设祖国一流大学的殷切期望,还是在当时艰难条件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这种信仰值得我们钦佩。

[1]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G].北京:中华书局,1998.

[2] 李运昌,刘冬梅.胡适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初探[J].河北学刊, 2009(5).

[3] 胡适(著),季羡林(编).胡适全集(第 20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4] 卢莉,徐传东.胡适教育思想及其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

[5] 胡适.国立大学之重要[G]//白云庵,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 苏平.胡适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7] 任羽中.重读《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 韩清林,李运昌.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论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9] 胡适.实验主义[G]//欧阳哲.胡适文集(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耿云志.胡适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C]//胡适研究论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冯自变】

2011-03-16

郭 勇 (1986-),男,江西吉安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黄海平(1988-),男,江西抚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1672-2035(2011)03-0125-04

G40-09

B

猜你喜欢
胡适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