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廷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立足自己”是成才的基本要件
姚俊廷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成才”的要义不只在于努力,也在于对于“材质”的准确、客观的把握与认识。不存在“我是不是材料”的疑问,只有“我是哪类或哪块材料”的问题。“材质”多样性决定了人才模式的多样性。因材施教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是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更应是一种人才理念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功夫应建基于“材质”甄别的基础之上。也许,更应倡导的是“认识你自己”,“就做你自己”,并“做好你自己”。
材质;前提;个体差异;成才;立足自己;定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它内蕴着精神的激励,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信念与追求。只是这种“强光”所致的“眩晕”使人们很难看到铁杵磨针的材质前提,以及对成其为“针”的材质的审视。人们的视野常常会为这种习以为常的“不言而喻”所遮蔽。事实上,没有谁想否认或者能够否认成才问题上“磨”的功夫或努力的重要,但亦应看到,与“磨”的功夫相比,对于“材质”的认识、甄别、定位,同样具有意义,或者更具有意义。因为,这既是个体兴趣、天赋的多样性的需要,也是社会人才需求多样性的结果。而且,无论对社会抑或对个人都是有效率并有效益的,是经济的。当然,从终极意义上讲,也是个人幸福感的多样性或主观性的必然要求。反思、深思并进而凸显铁杵磨针的前提定位,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视角给我们以更多或更重要的启示。
要做成一件事情,努力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并明确努力所需要的基础及其可能的方向。铁杵磨针,所需要的不只是功夫、耐力、毅力,或者锲而不舍的前行,更重要的乃是对“材质”的客观、科学的认识和前提定位。“材质”认识是前提,是主体可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部努力所不可或缺的核心与灵魂。如果定位错误,不顾及个体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特点或天性,唯倾心于千人一面的模式,亦步亦趋于固定或先定的标准或程式,极易使个人的努力南辕北辙,以至事倍功半。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八种智能:(1)身体—动觉智能;(2)自知—自省智能;(3)交往—交流智能; (4)言语—语言智能;(5)数理—逻辑智能;(6)音乐—节奏智能;(7)视觉—空间智能;(8)自然智能。这些智能以多维度的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体现出智能的多元性特点,而每个个体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亦呈现出个殊化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人是一个完全的自足的个体,是一个独立的“宇宙”。个体间虽有普遍性,但呈现出差异性。个别性是人的特点。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不要企图以一成不变的模式塑造无限多样的世界。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教育活动的“客体”或“对象”,不是知识或技能的被动“接受器”。他们是人,是活生生的有着个性的主体。教育者要充分审视他们的生理发育、心理特征、气质特点、个性品质、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行为习惯、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或个殊化的特点。感受他们,体味并理解他们,尤其是对具体而个别的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要耐心倾听他们的不同要求,分享他们的生活体验。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即在于我们所有的理念与工作安排应该首先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实际。从人出发,并为了人而进行理念思考或制度设计。营造与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相契合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学生能愉悦地学习和成长。
满足个体兴趣与爱好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率和效益的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好”之,“乐”之,才可能调动个体的所有积极性和潜能,才有全身心的投入。个体会因为这种兴趣或热爱而爆发出巨大的学习或工作热情。而来自外部的督促和鼓励将可能成为不必要或一种多余。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他们在做着自己愿意做、适合做的事情(业)。“学而不厌”即不再具有对他人的主观精神的激励或要求的意味,相反,它成为一种对事实的客观的陈述。个人努力将呈现为自发而积极的特征,是一种主体内在活力的自然展现。
经验的观察可以看到,勤勉与成功并不总是呈现为正相关。勤勉的努力只是成功的一个变量,一个必要的方面。许多辛苦却未能达到预期的回报,劳而少功,甚至劳而无功。成功与收获,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同样离不开的是对自己准确而客观的定位。固然,我们可以反求诸己:是不是努力的不够?是否没有尽力?而在我看来,更应该反思或者有一份警醒的是:我们是否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是否找到了自己在坐标中的位置?我是谁,我欲求什么,适宜做什么,环境的要求是什么,我在做什么?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在哪一领域,哪种层面,哪一方向,自己更能游刃有余,发挥特长?
有必要指出的是,强调前提性的假设不是为了让人失望、沮丧,甚至气馁,以至无所作为,觉得自己不是所谓的“材料”。恰恰相反,前提性澄明的意义在于,“认识自己”,“做好自己”。“铁”作为铁杵磨针材质前提具有隐喻的意义。它意指,材料,各种材料,多样化的“适宜之材”。在人才模式多样化的意义上,不存在“我是不是材料”的问题,而是“我是哪类或哪块材料”?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是“铁”之类的“可造之材”,关键在于认识与发现自己。
承认“材质”的多样性,即是承认人才模式和努力目标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要求,不只是个体差异所使然,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所决定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无论在类型上还是在层次上日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动态性趋势,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单一模式的拷贝。千人一面,不可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提升国力的需要。社会向任何一个愿意学习并努力工作的人开放着。一个人可以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但他可以是一个优秀的中小学老师;不一定能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企业家,但他可以是一个优秀的工人或者农民,一个健康快乐生活着的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职业的种类并不构成人才评价的判准,职业的选择亦非成败与否的标志,更无从关涉人生的意义。只要找对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的潜质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即为已足。人才没有单一的、类型化的模式。不要总是想利用一个共同的范式克隆出点什么。
现代社会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则在于创造性或创新的能力。没有个性即无创造,而没有创造则不会有进步。知识的简单的重复、机械的轮回不会有任何意义。科学的发明、发现,制度的创新、完善,却能从真正意义上把社会推向前进。创造性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具有个性的人才。对于差异性与多元化这一事实的强调,无论如何,不是什么坏的事情,相反它意味着机会和创新的可能。
强调个性化,必然导致多样性;反之亦然。个性化、多样性与创造性是一个问题的不同的角度或层面。个性化或多样性,不会要求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上千人一面,而是百花齐放,多有创造。只有个性化教育,才有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的方面就是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空间。在现阶段教育模式的转型时期,更应强调个性教育的重要性。多样化的世界,多样化的梦想;多样化的努力,多样化的贡献。任何个体都有着其绚丽的一面。因材而为,这个世界会更加多姿多彩。
而从生命的终极意义上讲,个性化与多样性也是个体获得幸福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幸福虽然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幸福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评价。作为伦理学的第一个问题,幸福并没有统一而绝对的概念。幸福和成就没有必然的关联。只要一个人生活得有品位、有素质、有幸福感,即为已足。从而,不能以一个强制的“人才”判准,去要求或裁剪他人的生活与未来。这种满足可能仅仅缘于因生活中以自己的“才能”对他人做的琐细的帮助,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也意味着生活乃至人生的意义。
从而,我们应当强调并强化“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从本质上讲,是让每个人都得到成功的教育。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努力创造条件,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促使个体的智力、才干、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1]
基于对个性化教育的基本体认,较为理想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操作当为“因材施教”。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我们对之并不陌生。古代教育家孔子即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性特点和个性化教育。子曰,“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从受教育者的多样化要求出发,分类教育,启发诱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教学原则的一个基本方面。
必须指出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的局限性。它更多地体现为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多样性,而没有特别关照人才或个体发展需求的多样性。这种因材施教更多地囿于一种教学方式,或者一种技术性的过程操作。传统教育“以培养‘君子’为办学的宗旨”[2]183,把“做圣贤立为所有弟子追求的目标”[2]215。因而,这种因材施教更多的是一种单一模式下的“精英”教育,它不提倡人才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如,孔子即不引导而是反对学生去做生产者或专门家。如,“樊迟请学稼”,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篇》)基于时代的局限,这种因材施教无从凸显和达致现代教育理念下对人才多样化的欲求。
我们无意于苛求古人,但当反观当今教育现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事实上些许的相似,但却值得我们警醒的问题。对于因材施教的体认,仍然囿于操作的层面,不具有目标性或方向性的意义,没能成为一种更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之为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人才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还停留在“应然”的层面,并没有为社会广泛地接纳。因材施教并没有完全脱离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理念与思维。“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考核方式,力图将不同个体特点的学生加工成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其间‘因材施教’虽未被视为过时,但沦为了教师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在更多情况下它不是让学生个体特点得以发挥,而是一种促使不同个体特点学生达到标准化要求的教学方式。”[3]
目标是实践的指导、方向和判准。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一种人才理念。要使因材施教真正地从根本上成为一种教育教学的理念与原则,并以之全程地指导育人与教学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目标或模式的多样性更具有根本的意义。必须以多元化目标的设定为本,从主体发展的个别化、社会要求的多样性出发。既在分层递进 (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个性考试、柔性培养机制等微观层面,亦在评价机制、管理体制之宏观角度做出卓有成效的实践性努力和积极探索,使得人才培着目标或模式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操作过程中的手段或工具。因材施教不宜只停留在具体操作的教学实践之较低的层面,要使“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普遍的教育实践。
最后,有必要指出人才目标的多样化必须回答人才的标准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人才不等于学历。“人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新的人才标准,应越来越逼近实际意义上的人才概念”,“要以市场对人才的认可程度为依据,以能力和业绩的大小为重点”,“要把人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考察,衡量其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的大小”。[4]学历虽然意味着知识,但未必意味着经验与能力。退一步讲,即便学历意味着能力与经验,也未必每一个层次的岗位都需要硕士或博士。因为,不符合机会成本,是资源的浪费。而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讲,有意义的人生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没有统一的模式。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或某一所谓的标准强加于他人。
总之,“受教育者”是个别的,独特的。教育者的职责即在于,从实际出发,对个体的“材质”作较为客观的甄别、分析与定位,寻求兴趣、能力、资质和社会需求的最佳契合点。就为教而论,不“强人所难”;就为学而言,亦不“强己所难”。这既是教育教学规律使然,也是社会对人才多元化要求的需要。否则,会很难甚至无从激发个体潜在的动力,于己无补,于社会无益。一句话,用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好用功的基础或努力的方向。“认识你自己”,“就做你自己”,并“做好你自己”。
[1] 杜建耀.“规范化”管理和“个性化”培养[J].北京教育,2006 (11).
[2]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 周帆.把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贯穿育人始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
[4] 比尔·盖茨是不是人才?我国人才标准待重建[EB/OL].http://www.hqu.edu.cn/news/education/2005-10-20/3255. shtml.
【责任编辑 冯自变】
“Relying on Oneself”is the Basic Element for Being Cultivated into a Talent
YAO Jun-t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ShanxiNor mal University,Linfen041004,China)
The crucial point of“being cultivated into a talent”lies not only in making efforts,but also in accurate and objective cognition and grasp of“aptitude”.There should be no such doubt of“I have not got the aptitude”. The only question is“What aptitude am I of?”The diversity of the“aptitude”determines the diversity of talent modes.To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is not only a teaching method or operational technique in teaching process,but it should be even more an embodiment of concept for talent making.“To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should be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of“aptitude”in each student.It isprobably correct to advocate the ways to“recognize yourself”,“be yourself”,and“be yourselfwell”.
aptitude;premise;individual difference;becoming talent;relying on oneself;orientation
2011-04-08
姚俊廷 (1965-),男,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1672-2035(2011)03-0122-03
G4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