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芳
(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系, 吉林 长春 130000)
中西声乐比较研究综述
钱 芳
(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系, 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年来,中西声乐比较研究已经超越了技巧层面,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扩展。研究现状从以下几方面得以展现:一是中西声乐审美比较;二是中西歌剧及艺术歌曲审美比较;三是中西声乐练声曲比较;四是中西声乐演唱技巧比较与融合。通过比较研究使人们了解西方和我国声乐发展情况,从而可以借鉴西方声乐艺术来丰富我国声乐事业发展,进一步肯定中国民族声乐珍贵的科学价值,得到一些对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未来发展的有益启示,促进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
中西声乐;审美;歌剧;声乐练声曲;演唱技巧
自古以来,中西音乐文化不断交流发展,相互影响。学者们对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教育学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中西方的比较研究。近年来,中西声乐比较研究更是超越了技巧层面,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扩展。
施咏在题为《民族审美心理对中西音乐结构思维差异的影响》一文中,从哲学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崇尚中和之美的中国人在审美心理中多习惯于平和、渐进、渐变的心理趋向,不喜欢新异、突变的普遍心态,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音乐结构思维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对比前提下求统一的特征”。该文从中国音乐曲调的重复,中西音乐曲式结构的对比及多首器乐曲、声乐曲来论述不同的审美差异。《行走于中西之间》一文的作者柯扬记叙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方琼北京独唱乐会的情况。在此场音乐会中,方琼演唱了中国民族风情的创编歌曲,美声风格的歌曲、音乐剧,中国通俗歌曲,以及美国黑人灵歌。十分可贵的是方教授没有把自己局限定位为一个民族唱法歌手,而是从演唱技术和乐曲风格的需要出发,摸索出更具融合性的演唱方法,例如美声与民族唱法的融合,美声与通俗唱法的结合。这场音乐会打开了人们新的声乐审美取向,让广大的声乐学习者了解到,适应音乐风格和时代环境需要的演唱方法才是声乐表演者的第一要务。张晓农在《现实情怀与悲剧情结——论中西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精神》一文中从中西传统声乐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角度,提出了儒家音乐审美观追求尽善尽美和美善相乐等观点,儒家、道家那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那种驰骋情感得其中庸的模式影响到整个中国声乐艺术的风范,成为区别于西方的那种大喜大悲的艺术风格的鲜明特征。《“善美”和“真美”——看中西方声乐艺术审美观》中,作者刘莎莎对中西方文化艺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详尽地阐述了中西方声乐艺术——“善美”、“真美”审美观的差异和由来。孙佩珊、李猛的《中西声乐技术风格和审美特征之比较》从声音概念决定的美感差异、气息运用决定的美感差异、吐字共鸣中的美感差异、整体协调与技术训练决定的美感差异几个方面阐述了中西声乐艺术的审美及技术方面的差异性。张晓农的《传统文化审美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兼及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中也认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与欧洲古典声乐艺术有着相似的审美思想,但从声乐艺术体裁和表现形式上来看,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从审美角度论及中西声乐艺术的观点是较为新颖的切入点。
“音乐的社会功能和音乐的社会属性问题《音乐美学导论》中认为音乐社会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是对社会听众在身心愉悦、性情陶冶、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提高方面的社会审美作用”。[1]83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审美作用会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社会中的人,使人们感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由于中西方音乐文化内涵不同,随着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声乐的审美形式会趋于多样化、复杂化。方琼的音乐会,打开了一个国人声乐学习的新的思路,那就是利用美声唱法的学习基础,向各种风格歌曲学习领域扩展,高校声乐教育或许不应局限一个学生只学一种唱法,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向其他唱法扩展,例如通俗歌曲、戏曲、曲艺、音乐剧甚至原生态歌曲等各种音乐形式。这样既适应了大众的不断提高的审美观,同时也利于学生声乐学习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刘健在一篇题为《中西歌剧文化艺术差异之探究》文章里提出,文化形成了不同艺术之间根本意义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中西方依托的古典哲学思想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促成了中西歌剧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不同。这是一种从文化角度论述中西歌剧产生原因的提法。《从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看中西艺术美学差异》中,作者张娣认为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在音乐、舞美和商业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揭示了中西方艺术美学基本理论不同,文中提出的中国戏曲艺术的革新问题可以给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带来有益的借鉴。郭建民、赵世兰的《中西歌剧演唱艺术迥然相异的美学品格》中认为中国歌剧受“戏歌唱法”的影响,美学价值是达意之情,其美学理想是韵味。而西方歌剧演唱艺术美学价值是华声之情,其美学理想是唯美。文中有对“戏歌唱法”的生成与发展的梳理,也有两种唱法两种美学品格的论述。郭建民的《声乐文化学》第八章声乐文化比较论中谈到了中西歌剧迥然相异的审美品格,该文从微观的视角深入到中西歌剧表演艺术的内核,包括对演唱、表演风格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进行具体、细致的比较,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夏美君的《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与德奥艺术歌曲》中论证了早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和德奥艺术歌曲之间的关系,二者的艺术风格、文学性特征异同、中国早期艺术实践者与西方音乐的关系。从文中可了解到中国从早期模仿西方到后来本民族音乐特征鲜明的过程。方露娜的《现代中西艺术歌曲浅析》从时代背景、历史背景等几个方面上的差异探讨中西艺术歌曲。《早期中西古典艺术歌曲相似之比较》作者欧阳蓓蓓论述了两种时代的艺术歌曲的诞生经历、连贯的旋律线条、音质、浓烈而又含蓄内敛的情绪等演唱风格的异同。在近几年的文献里不乏只论述一首中国艺术歌曲的,像全丽在《中西方音乐的完美融合》中详细分析了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从曲调特点、创作风格、演唱方法上对这首歌曲进行诠释。
中西歌剧艺术和艺术歌曲在某些方面不乏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而中国的传统音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吸收西方音乐精华的同时,注重我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内容,再加上音乐家的独特的创作直觉,在不断的努力中达到中西方音乐的完美融合,才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于中西练声曲的研究方面,国内专门论述练声曲的书籍较少,现今声乐训练使用的大都是国外声乐练声曲集,例如《孔空声乐练习 50首》等,国内的练声曲教材较少,但也出现了《石惟正晨声 69》、《歌唱咬字练声曲三十首》等优秀的练声曲集。而国外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练声曲的运用,例如李琼在《俄罗斯声乐教学的特色探究》中谈到她在俄国交流学习声乐的经历,其中提到“声乐练声曲是声乐教学的基石”,俄罗斯音乐学院老师常用《柴可夫斯基练声曲集》、《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集》、《格林卡练声曲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练声曲集》等书籍,并且每个声乐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训练学生的练声曲曲目。李立宾在《Vaccaj》中详细介绍了这本练声曲集,论述了从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声音训练。《浅谈音乐会练声曲的演唱技术难度及解决方法》一文的作者牛姜详细论述了音乐会练声曲的定义,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声乐技巧、演唱技术难度的解决方法及其目的性技术。这篇文章对填补现今我国对于音乐会练声曲的技术难度及解决方法的空白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并在声乐学习与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夏美君的《重新认识声乐练声曲的教学训练功能》是国内关于声乐练声曲为数不多的文献中较为详尽深入论述练声曲的定义、体裁特点及分类、教学功能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文章。她在文中特别指出,练声曲作为西洋声乐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却在今天的声乐教学训练中日渐被人们所忽视。马静娴在《浅析练声曲在日常声乐训练运用中的常见问题》中总结了练声曲在声乐训练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例如对练声曲素材使用不当、缺乏认识、重视练声曲的发声技能而脱离艺术表现本质等。以上这些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很好地概括了练声曲在日常训练中的困难和问题,这也对声乐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练声曲教材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一文则详细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在声乐课堂上练声曲教材的使用状况。作者李首明简略地介绍了中国《石惟正晨声 69》、《歌唱咬字练声曲三十首》,国外的《孔空声乐练习 50首》、《瓦卡伊实用声乐练习曲》、《派诺夫卡二十四首声乐练习曲》、《斯皮格高级声乐练习曲》、《音乐会练声曲集》等教材的特点及性能。文中对高校在声乐课堂练声曲的使用方面提出的中肯建议以及富有前瞻性的设想希望能激发一些声乐教学者的尝试。龚叶在《旋律“绵延性”与演唱“抒情性”的高度结合》中详细论述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练声曲》的创作和演唱。龚叶的另一篇文章《旋律结构的“微变奏”与演唱处理的“微变化”》则对拉威尔练声曲的创作和演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该文在仔细的旋律形态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作品总体演唱风格的把握,并就各种演唱技巧及在不同演唱段落发生的“微变化”做出了相应的安排,为完美地诠释作品做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准备。《声乐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的作者吴红歌解读了声乐教学中练声曲对培养声音连贯性、稳定性,培养学生正确表达作品的能力方面的作用。庞宇在《阿勃特声乐练习曲研究》中介绍了练声曲的基本概念,作曲家弗朗茨·阿勃特及阿勃特声乐练习曲作品 474的系统性特点研究。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练声曲是提高声乐的全面技巧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声乐研究对于练声曲的意义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只有对练声曲加以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声乐练声曲,才能更好地为歌唱教学和歌唱艺术表现服务。
《中西合璧的完美诠释》的作者叶地敏通过阿宝、吴雁泽和戴玉强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分析了原生态唱法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之间的联系、区别,最后还论证了“唱法是手段,音乐才是结果”的观点。在《“鱼”和“熊掌”能否兼得》这篇文章中,作者郭波用“鱼”和“熊掌”指代中西方声乐艺术。他认为,“中西方声乐虽然的确具有很大差异,但是一个人的歌唱机能完全具有足够的张力来容纳他”[2]8-9。文中提到蒙古族长调的“诺古拉”与意大利“tr”音的歌唱技巧的共通之处,以及西方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与中国戏曲的“气沉丹田”的相似之处,并且中西方声乐都不同程度上运用了扩大咽腔和口腔容量的技法。这是这篇文章很有价值的部分。徐红、肖平的《声乐演唱的中西合璧之探索》谈到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中西合璧的必然性,两种唱法借鉴通融的可操作性,歌唱家的中西合璧探索。其中提到“民族唱法由于审美和作品的原因,在气息控制和运用上力不从心,与美声相比存在气息浅声音单薄窄细等问题……”“民族唱法在咬字上,口型偏扁……声音单薄,力量不够大,高音尖缺乏弹性……”“而美声唱法则没有这些缺陷……”[3]34-35笔者认为,该文章如果在民族唱法的概念表述上更清晰些,会使论据更有说服力,而从上述所引用的语句来看,该文章或许更加倾向于美声唱法,略微忽略了中国传统民歌及民歌唱法的科学性、独特性,如果一味地追求美声唱法技巧,会丧失掉本民族声乐的特点,而如果加深中西声乐技巧的融合的研究,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会使中国的民族唱法更具有生命力。陶立新在《以语言为突破口实现中西声乐的融会贯通》中论述了周小燕在中西声乐融合方面的卓越贡献,提到了周小燕的中西歌唱语言是中西声乐融合的关键点这一重要论断,介绍了周先生在中西声乐融合方面所走的实践之路。可以说,这篇文章对周小燕先生国际标准、民族气派、独具一格的声乐体系方面的研究,声乐的三个审美层次以及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方面的研究很有价值。《论民族唱法的时代性》中,作者肖潽英列举了郭兰英、彭丽媛、吴碧霞三位歌唱家不同的演唱风格,对中国声乐从自然纯朴的唱法发展到中西方唱法融合得炉火纯青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在《对中国式美声的几点思考》中,作者苏都毕力格提认为中国式唱法经过漫长的实践后,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化(中国化);关于中国式美声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也谈到了自己的见解。文章对于美声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肯定:国内的很多歌唱家不仅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并且将民族声乐的特点演绎得也很好。冯晓玲在《浅谈中西方声乐异同》中谈到了产生中西方声乐差异的原因——声音原理的认识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人的生理构造不同。在《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中,作者施雪钧介绍了我国兼具美声民族唱法于一身的歌唱家吴碧霞的中西方唱法兼修的学习之路。张佩吉在《一位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声乐艺术教育家》一文中介绍了张畴教授如何研究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借鉴运用戏曲中的声乐技巧。文中关于多种戏曲声乐技巧的论述和戏曲声乐技巧与民族、美声结合的研究很有价值。关于中西声乐的差异方面,张骥在《简论中西唱法的异同与融合》中提出了歌唱表达情感,中西都注重气息的重要性,而不同点则涉及到民族语言、风格、欣赏习惯等;文中还提出了中国民族声乐和西洋声乐艺术的结合点。张骥和杨艳在另一篇文章《从“土洋之争”看“土洋融合”——再论中国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中强调了两种唱法相互借鉴和融合的重要性。彭丹雄在《从中西声乐对比看民族声乐的科学价值》中认为民族声乐包括民歌、曲艺、戏曲和带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他驳斥了 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些学者对中国民族唱法的“法”字的否定,肯定了中国民族声乐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珍贵的科学价值,毫不逊色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唱法。文中对某些少数民族民歌唱法和某些戏曲曲种的唱法的论述,是近几年在其他文献中难见到的珍贵的研究资料。在《呼吸、气息中西谈》中,作者霍磊谈到中西呼吸气息不矛盾,但差别在于前者以审美的、艺术的、感性的、精神领域的探索为中心,后者则以理性和生理方面的研究为基础。《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的作者丁杰认为民族唱法美声化和美声唱法民族化是中西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民族声乐事业发展的需求。石惟正在《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当代中国声乐优势的思考》中首先提出了关于声乐的若干的基础性概念的调理,人类用嗓的三种概念:说、唱、喊,提出了中西演唱的最佳契合点。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当代声乐生存发展的深层障碍和必由之路。这是一篇极富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
人类文化从碰撞、争议到相互融合、交流,是一个必然和漫长的过程。同样,中西演唱艺术的融合和借鉴也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要求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融合是为了走向世界,融合也是为了顺应世界的潮流,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平稳发展。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民族声乐有着珍贵的科学价值,理论上像一座丰富的宝藏,实践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美好的前景。它所具备的科学性为中国美声唱法歌唱家向民族声乐汲取营养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是备受瞩目的艺术,但民族声乐艺术理论作为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还需经过实践、总结、提高,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以期达到更高的飞跃,从而使中国声乐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的声乐舞台独树一帜。
[1]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 郭波.“鱼”和“熊掌”能否兼得[J].大众文艺,2008(5).
[3] 徐红,肖平.声乐演唱的中西合璧之探索[J].人民音乐,2008 (6).
【责任编辑 张 琴】
2011-03-10
钱 芳 (1986-),女,吉林公主岭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在读研究生。
1672-2035(2011)03-0102-03
J61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