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

2011-08-15 00:49董丽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胜任特征院校

董丽华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

董丽华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从胜任力的内涵入手,对胜任力的定义、分类、胜任力模型、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当代国内外关于管理领域和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胜任力特征、高职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必然性。

高职教师;专业;胜任力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我国高职教育有了迅猛发展。与高职教育规模扩张同步的是高职教师数量的急剧增长,高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的选拔、培训、考核评价基本上是照搬本科院校或中专学校的模式,没有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严重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如果能以科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来衡量高职教师,对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化和特色化,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管理水平将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将胜任力的研究引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探索分析高职专业教师胜任力特征,已然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胜任力的内涵

1.胜任力的定义

自1973年David McClelland提出用“胜任力”之后,胜任力在当代心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中一度成为热点课题。综观中外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可将其分为三种不同观点:特征观、行为观和综合观。

特征观的持有者倾向于把胜任力定义为个体的潜在特征,只要是能将绩效优异者与绩效普通者区分开来,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无论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个体特征,均可界定为胜任力。如Spencer认为,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征和动机五个层面的个人潜在特征,其与出色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特征观定义在学术界遭到争议。有学者认为,特征观定义的胜任力涵盖了与绩效优异者相关的全部个体特征、技能、知识和动机等,内容过于复杂,并由此产生操作上和实际应用上的困难。

行为观持有者认为,胜任力特征是“保证一个人胜任工作的、外显的行为的维度(dimension)”。行为观将胜任力看作为履行工作职责时的一系列行为表现,而这些行为表现是与优异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的。如Woodruffe认为,“个体的相关行为是一种明显的、能使个体胜任某项工作的行为”。这种观点认为,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可以评测人的胜任力,因而胜任力可以度量,有利于对胜任力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综合观持有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应该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胜任力内涵应是特征观和行为观二者的结合。如Ledford认为,胜任力既包括个人特质,即个人独具的特质,又包括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可以确认的行为以及未来产生绩效的可能性。

尽管学术界对胜任力的定义缺乏统一见解。但上述三种观点均揭示了胜任力具有如下几个特性:(1)具有识别性。胜任力所包含的个人特质,如知识、技能、动机、价值观等均能够测量,可以识别。(2)显现差异性。胜任力特征能够区别出优秀者和普通者表现出的显著差异。(3)具有动态性。胜任力会随着外界对工作要求的改变而不断变化。(4)具有针对性。胜任力与情景相关联,在特定的情景里发挥作用,并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2.胜任力的分类

目前,学者依据自己的标准对胜任力进行了不同的分类。通常的分类有:Woodruff从胜任力的变化角度将胜任力分为硬性胜任力和软性胜任力。前者指人们完成预期达到的工作的标准,后者指个人的行为和属性。

Spencer&Spenser按构成要素划分,把胜任力分为基础胜任力与特殊胜任力两种,又称为基准性胜任力与鉴别性胜任力。

Nordhaug从环境对工作的影响程度出发,将胜任力分为元胜任力、通用行业胜任力、内部组织胜任力、标准技术胜任力等。

Joseph M.Puddy Metal依据个体在工作中不同的职位,把胜任力区分为工作胜任力、岗位胜任力与职务胜任力。

3.胜任力的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工作任务(岗位或职位)需要具备的主要胜任特征,是针对特定职位要求组合起来的特征维度。最著名的胜任力理论模型是McClelland提出的冰山模型和彭剑峰提出的洋葱模型。这两种模型在本质内容上是一样的,认为胜任力特征最核心、最深层次的部分是动机和特质,也是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的。但是洋葱模型对胜任素质的表述更突出了胜任力特征的层次性。

4.胜任力的研究方法

胜任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法和测评中心法等。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例如:“行为事件法”可以全面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取更多细节性的内容,但耗费时间长,花费人力物力较大,故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样本。“测评中心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在收集数据时,目的性强,操作便捷,但难以了解到被试的个人动机、态度等因素。

二、国内外胜任力研究现状及趋势

1.管理胜任力研究

胜任力理论及其模型研究与实践应用最早集中于管理领域。综合研究成果可发现,管理胜任力可分为两大类研究:一类是通用胜任力研究。如Spencer建立了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经理人员和企业家五大类行业的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美国研究专家应用工作分析方法建立了能够提供各行各业的基本胜任力模型和网站与数据库,用以引导社会大众选择职业。我国学者王重鸣提出了跨文化背景下基于胜任力的管理发展模型的四个纬度:文化胜任力、成就胜任力、决策胜任力和团队胜任力。另一类是特定职位的胜任力研究。如Lewis提出了酒店经理胜任力模型十八项胜任力要素。美国和英国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开发不同的胜任力模型,之后相继出现关于财务工作人员胜任力模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胜任力模型、汽车销售顾问胜任力模型等相关研究。我国学者陆武波探讨了网络经济背景下的管理胜任力特征;仲理峰提出了家族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时堪、李超平探讨了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用胜任力研究倾向于个人本身拥有的能力和特质,而特定职位的胜任力研究则关注的是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绩效及实际行为表现。同时也不难发现,国内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国外理论本土化”,将胜任力理论与中国文化与中国体制相结合,强调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

2.教育胜任力研究

教育领域的胜任力研究几乎与企业管理领域胜任力的研究同步展开。围绕如何在教师的技能素质、个人效能、知识和理解之间取得平衡,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认为胜任力模型应该以“技能”为本,另一种则推崇“素质”为本的胜任力模型。这两种模型的核心理论基础分别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也有学者把这两种倾向的胜任力模型称为以知识为本的胜任力模型和以人为本的胜任力模型。

(1)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国外对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沿着“素质——技能——素质与技能并重”展开。早在1976年盖洛普公司研究认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高尚的品德、爱护儿童、献身与热诚、启发和理解、端正的仪表等方面。Bisschoff and Grobler提出了教育胜任力和协作胜力的二因素模型。2000年以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教学协会先后提出教师用胜任力模型既包含素质特征,又涵盖了相关的教学技能。Hay McBer认为高校教师应具备专业化、领导、思维、计划、与他人关系五种胜任特征群16个要素的标准。国内关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围绕教师共有特征(门槛胜任力)和优秀教师胜任特征(鉴别胜任力)展开。1980年刘兆吉研究了120名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的心理品质。2004年徐建平通过对中小学优秀教师及一般教师关键行为特征的分析,建构了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了优秀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和教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两个部分。此外,有不同学者针对不同课程教师如体育、化学、计算机等方面进行了胜任力的研究。

(2)大学教师胜任特征。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大学教师胜任力相关问题中,侧重于分析优秀教师具备的心理素质,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Reily通过对大学生调查,特别提出最好的教师的胜任特征包括对学生很友好、公正诚实、热情、喜欢教学、有幽默感、在学科上知识渊博等。国内学者王显、戴良铁等研究得出,高校教师胜任特征包括创新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关系建立等七个结构维度。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胜任特征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高职教育已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多地倾向实践经验和技术操作能力。如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对于专业课教师要求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有学位证书),而且强调必须具有本专业的操作技能(相关的技能操作证书)和实践经验。国内高职教育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号)规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技术职称,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者近五年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围绕着“双师型”师资建设的要求,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吴泽认为高职专业教师应具备四种职业教育能力:基本教学能力、职业技术教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技术创新教育能力。但多数文献都是高职老师的经验总结,实证性研究方面较少,如张议元、马建辉、涂云海构建的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中均提到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特征要素,但二者的研究均未将高职的专业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加以区分。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国内高职专业教师胜任力问题相关研究比较薄弱,而师资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全面科学地构建职业类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为教师的甄选、培训、绩效评价、薪酬等一系列管理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更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1]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

[2]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时勘,王继承.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

[4]徐建平,张厚聚.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教育研究,2006,(1).

[5]张议元,马建辉.高职院校教师胜任特征研究[J].文化建设,2006,(9).

[6]涂云海.基于管理学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

G718.5

A

1673-0046(2011)10-0025-02

猜你喜欢
胜任特征院校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抓住特征巧观察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