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吧”和“呢”用于假设句的比较研究

2011-08-15 00:44孟晓慧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语意句末复句

孟晓慧

(泰山学院 汉语言文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一、引言

“吧”和“呢”这两个语气词在用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依据黄伯荣和廖旭东 (2007)的观点,“吧”主要表示猜度或商量口气,用于疑问语气或者祈使语气的句子,而“呢”从语法意义上来说主要指明事实不容置疑,略带夸张或者表示疑问,主要用于陈述语气或者疑问语气的句子。但是二者在用法上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可以用于句中停顿处,而且都可以用于假设句中。本文主要对“吧”和“吗”这两个语气词在假设句中所体现出的意义的异同点进行对比研究,并归纳出二者各自的出现条件,以便对两个语气词的意义进行梳理,明确其意义和用法的区别,解决前人对这两个语气词在语用方面进行研究时所提出的疑问,完善语气词研究系统。

二、“吧”和“呢”进入假设复句的条件研究

在对“吧”和“吗”进行对比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是否所有的假设句中都能使用这两个语气词,如果不是,那么,它们在什么样的假设句中能够使用。

我们从《现代汉语》教材中抽取一些假设复句的例子,依次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的分句后分别加上“吧”和“呢”,看是否能够成立 (不能成立的我们用*表示,在能否加语气词时,我们暂时不考虑语气意义的变化)。

首先我们看能否加“吧”的情况。

(1)如果不互相尊重吧,爱也难以持久。

(2)要是你不去吧,那么谁去?

(3)假如你认为有必要的话吧,我就设法去办。

(4)你临时有事的话吧,可以打个电话来。

(5)要想皮肤好吧,早晚用大宝。

(6)我们如果有缺点吧,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7)宝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吧,也仍然晶莹夺目。(以上出自《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2007)

(8)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吧,那么我们就什么都做不成。

(9)假如你同意吧,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10)倘若说,作品越多,知音愈少吧,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11)如果明天不下雨吧,我们就去参观工业展览会。(以上出自《现代汉语》胡裕树 2004)

(12)如果你不让他去吧,他就不去。

(13)要是姥姥能和我一起来送你吧,你就该高兴了。(徐怀中《西线轶事》)

(14)倘若是从外地来吧,那就大不相同了。(姜滇《清水湾,浅水湾》)

(15)我死了吧,就埋在八斗立,行啵?(熊尚志《古老的紫藤萝》)

(16)你不答应吧,我会难过一辈子的。(罗继长《天,还是蓝蓝的》)

(17)辛姨,你不讨厌我的话吧,我会常来的。(阿耀《序奏》)

(18)她原是可以救活的,如果及时送到医院的话吧。(向明《一曲遥寄》)

(以上出自《现代汉语》邢福义 1993)

如果假设分句表示的是非常肯定的假设,不表示猜度或者商量的口气,那么一般不能用“吧”;如果假设分句后已经有了助词“的话”,一般也不能加“吧”,因为“的话”本身有使语意确定的意思,而且也起到语义停顿的作用;如果假设句位于结果句后面,也不能加“吧”,原因也在于位于结果句后面的假设句一般语意也较为肯定。从逻辑学角度来讲,“吧”的语意表达的是猜度或商量,和表达肯定陈述的语气之间不一致,形成矛盾,所以无法共现在一个句子里。

那么“吧”能够出现在假设句中的条件是 (1)假设句本身表示不肯定的意义时;(2)没有其他助词或者语气词标志语意停顿。

下面我们来看加“呢”的情况。

(19)如果不互相尊重呢,爱也难以持久。

(20)要是你不去呢,那么谁去?

(21)假如你认为有必要的话呢,我就设法去办。

(22)你临时有事的话呢,可以打个电话来。

(23)要想皮肤好呢,早晚用大宝。

(24)我们如果有缺点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5)宝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呢,也仍然晶莹夺目。(以上出自《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2007)

(26)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呢,那么我们就什么都做不成。

(27)假如你同意呢,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28)倘若说,作品越多,知音愈少呢,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29)如果明天不下雨呢,我们就去参观工业展览会。(以上出自《现代汉语》胡裕树 2004)

(30)如果你不让他去呢,他就不去。

(31)要是姥姥能和我一起来送你呢,你就该高兴了。(徐怀中《西线轶事》)

(32)倘若是从外地来呢,那就大不相同了。(姜滇《清水湾,浅水湾》)

(33)我死了呢,就埋在八斗立,行啵?(熊尚志《古老的紫藤萝》)

(34)你不答应呢,我会难过一辈子的。(罗继长《天,还是蓝蓝的》)

(35)辛姨,你不讨厌我的话呢,我会常来的。(阿耀《序奏》)

(36)她原是可以救活的,如果及时送到医院的话呢。(向明《一曲遥寄》)(以上出自《现代汉语》邢福义 1993)

“呢”相比较“吧”而言,所能进入的假设句较多。这主要受到“呢”所表示语气的影响。“呢”可以表示肯定语气,也可以表示疑问语气,所以假设分句表示疑问语气时能够使用“呢”,如例(20),表示肯定语气时也可以使用“呢”,如例(25)。而例(36)不能加“呢”的原因在于语意的矛盾,因为“呢”用在句尾时表示的是疑问,而假设分句在这里表示的是肯定,二者不能同现。例(10)由于假设分句过长,假设分句本身也是由复句形式构成的,所以语意自足,不需要停顿,“呢”就没有办法加上。

“呢”能够出现在假设句中的条件(1)假设句表示肯定或疑问语气;(2)假设句在前,结果句在后。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吧”和“呢”能否进入假设句,并不是由假设本身这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假设句的语气。这两个语气词表示停顿时经常并不是单纯地表示停顿,在表示停顿的同时,也会同时表示一定的语气意义。如果和语气词本身的语气意义相冲突的话,那么就不能使用相应的语气词。

根据假设复句前后项之间的关系,假设句可分条件假设句和类比假设句两类。条件假设句如:“如果他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捅出去,这几个人就会遭受一连串的批斗”。这类假设句,前后项之间有因果或条件关系。另一类是类比假设句,例如:“如果说我在泰山路上是翻着什么历史稿本,那么现在我才算翻到我们民族的真正宏伟的创业史”,这类假设句前后项之间是一种等比关系。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能否在假设句中加上语气词和假设句的类型也没有必然关系,影响语气词能否加上的主要因素是句子的语气是否和语气词所能够表示的意义一致,如果一致,就能加,如果不一致,就不能加。

三、“吧”和“呢”能否互换的比较研究

马真(2004)曾经提出,为什么有一些假设复句既可以加“吧”,也可以加“呢”,而有一些假设复句就只能加“呢”,不能加“吧”,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吧”和“呢”能互相替换的:

办吧,没有那么多钱;不办吧,上头有意见。

办呢,没有那么多钱;不办呢,上头有意见。

大伙儿选我当队长。当吧,能力有限;不当吧,又不好推托。

大伙儿选我当队长。当呢,能力有限;不当呢,又不好推托。

去吧,路太远,不去吧,人家又来请了几次了,实在不好意思。

去呢,路太远,不去呢,人家又来请了几次了,实在不好意思。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吧”用于由交替的假设复句时,有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这一点吕叔湘 (1976)也曾经提过,认为“吧”用于假设,表示左右为难。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意思并不是由“吧”本身带来的,而是复句本身所具有的。因为去掉语气词,仍然会有这种意思:

“办吧,没有那么多钱;不办吧,上头有意见。”→“办,没有那么多钱;不办,上头有意见。”

所以,我们只能说“吧”可以用于交替假设的复句,而“吧”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不能用“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来概括。“吧”作为语气词,在这里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使语意停顿更为明朗化,所具有的意义仍然是表示猜度的语气,介于信疑之间。我们可以说“吧”一般用于“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假设复句中。所以,下面这两个句子就不能换成“吧”。原因就在于这些句子没有“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

房间大呢,我要;不大呢,我不要。

这件事,办呢,就得办好,不办呢,索性搁下来。

*房间大吧,我要;不大吧,我不要。

*这件事,办吧,就得办好,不办吧,索性搁下来。

通过观察上面的句子,我们也可以发现,“呢”在假设复句中也是一样,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使语意停顿更为明朗化,而所具有的意义就是表示疑问或者陈述,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话就不能加“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一些表示假设的句子,同时又表示疑问的时候,就只能用“呢”,而不能用“吧”,如:

①——“明天上课你把这封信带给王平。”

——“他要不来上课呢?”

②——“你去买副大号的塑胶手套吧。”

——“没有大号的呢?”

“呢”附在动词性词语的末尾表示疑问,实际是提出一种假设,询问在此条件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句是一个省略式,补足①,应该是“他要不来上课,我应该怎么办呢?”因为结果句省略掉,所以表示询问的“呢”附在假设分句后。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假设句中的“呢”主要表示的是疑问,而结果句在上下文语境中是明了的,也不需要补出来,可以认为“呢”能够用于这种表示疑问的假设句中,这与“呢”表示的语气意义也是一致的。

四、“吧”和“呢”的意义及用法综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吧”和“呢”的用法主要受到其意义的影响,我们要区别其意义和用法,因为用法可以千变万化,二者可以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出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要受到意义的影响。认识这一点,才是我们正确和熟练掌握语气词的关键。

从意义角度来说,“吧”就是一个语气词,从现代汉语出现的实际用例来看,“吧”主要表示四种语气,一种是祈使语气,一种是揣测语气,一种是陈述语气,一种是停顿语气,停顿也是语气表示的一种需要。“吧”的种种用法都是从语气意义这个角度的进一步体现和发展。现在“吧”的用法越来越多,《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就罗列了五个义项:①在句末表示商量、提议、请求、命令;②在句末表示同意或认可;③在句末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④在句末表示不敢肯定;⑤在句中表示停顿,带假设的语气。如果在对“吧”的用法进行罗列,还会有更多的义项加入进来,比如:⑥用在句中,举出事例,引起听话人注意。“比如我们学校周围吧,就有很多好玩的地方。”⑦用在句中,表示不介意或不满意。“吃了就吃了吧,爱吃再买。”“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反正不管了。”这样列举下去,大概“吧”的用法有十多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哪一种用法都植根于“吧”作为语气词的四个意义,都可以用这四个意义进行概括。

①在句末表示商量、提议、请求、命令;——祈使或揣测语气

②在句末表示同意或认可;——陈述语气

③在句末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揣测语气

④在句末表示不敢肯定;——揣测语气

⑤在句中表示停顿,带假设的语气。——停顿语气

⑥用在句中,举出事例,引起听话人注意。——停顿语气

⑦用在句中,表示不介意或不满意。——停顿语气

种种用法都是语气意义在具体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就像音位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变体一样,音位只有一个,而变体可能有很多个。

同样,“呢”主要有四种语气:一种是陈述语气,“收获不小呢。”一种是疑问语气,“你干什么呢?”一种是感叹语气,“我才不在乎呢!”一种是停顿语气,“他呢,总是没大没小的”。

我们认为,表示反诘的“你们何必大惊小怪呢?”中的“呢”,也可以归入疑问语气。表示夸张的“这池塘里的鱼可大呢”中的“呢”,其实也是一种感叹语气,直接归入感叹语气就可以。而“呢”表示状态持续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不是“呢”的基本意义,因为状态持续与否和语气无关,而是和时间有关,所以“呢”不应该具有这个义项,我们只能从语气这个角度对它进行分析,状态的问题和“呢”出现的语言环境有关系,应该从语境、动词等角度来分析。

在字典、词典中可以主要解释其语气意义,而对于用法,可以举一些主要的用法来介绍,但是不必要全部都列出来,另外也不能误导人们语气词只有这几种主要用法,要对语气词意义有限、用法会有多种情况这个事实进行说明。另外在语气词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从意义出发,首先体会和领悟语气词的意义,然后再看这个语气词具体出现的语言环境等,这样比起让学生记一个语气词的诸多用法效果应该要好得多。

[1]姚晓红.“啊”、”吧”等常用语气词所表示感情色彩及意义[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2).

[2]周一民.北京口语语法 (词法卷)[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3]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邢福义.现代汉语 (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7]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 (修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语意句末复句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