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荣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建构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
李桂荣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为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通过率,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教学模式必须应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设定。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与过程考核是达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有效教学;分层教学;课堂互动;过程考核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人性化,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是由初中毕业直接进入高校的续读生,一方面,我们不能延续中学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大学生对待,他们年龄尚小,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都相对较差,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五年制高职学生最终很难通过期末卷面考试,而导致数学课程不能过关。这样既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信心,又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为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该课程的通过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经过反复实践与研讨,认为注重“互动教学”与“过程考核”是达到“有效教学”,即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作了调研分析,发现有两大突出矛盾:第一,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差;第二,学生之间的差异大。为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我们必须针对学情,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两大矛盾,即让数学教学“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由此可见,坚持因人施教,推进分层教学,势在必行。为了不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同时不让学困生受到歧视或心理上的打击,我们采取“分层不分流”的教学模式(即同班分层教学)。教学的全过程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根据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因材施教。例如,对优等生(A层学生)可以放手,激发其创新思维,一题多解;对中等生(B层学生)要恰如其分地点拨和引导;而对学困生(C层学生)则应鼓励其自信心,对思路和方法作具体指导,这样才能确保全体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总是积极主动,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依赖教师牵着走,形成“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最终“勤”教师下的“懒”学生考核过不了关。然而,教学是双向活动,不是教师片面灌输、被动的活动。教师的责任不仅要做到讲好每节课,还有义务引导学生怎么学。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予智慧型指导和帮助,尝试建构“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情和目标编制学案。
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简言之,“学案”即教师为学生学习准备的方案,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编制学案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的情况而定,没有千篇一律,没有固定的格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过程考核打下基础。教师可将编制好的学案通过QQ群传输到学生手中。学案不仅是指导方案,同时还是师生课前沟通的重要媒介。这样,每次新课教学,学生都是有备而来,达到了化被动为主动的效果。
美好的建筑首先要有一幅好蓝图,一台好戏至少有一个好剧本。同样,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陈旧的备课方式不适合“分层不分流”的课堂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如何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必须优化教案,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利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注重过程考核。
例如,教学“导数的概念”时,我们分层明确三个教学目标:(1)会定义求导(A、B、C层学生);(2)会判断导数与连续的关系(A、B层学生);(3)会讨论函数在某点处是否可导(A层学生)。
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情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导数概念的来龙去脉,创设以下情境: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校园的路道上增设了许多缓冲带。现从北校区的科技馆开车到南校区的图书馆,两者相距20km,开车需30min,汽车的运动规律是s=s(t),请分析汽车的运动状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该平均速度是否为任一时刻的速度?(C层学生回答)
(2)已知汽车在作变速运动,那么这种变化速度的状态是间断的还是连续的?(B层学生回答)
(3)在时间间隔很短时,速度的变化相应很小。则在极短时间间隔内,每一时刻的速度与该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关系如何?(A、B层学生回答)
(4)如何近似表示汽车通过南校区(假定时刻为t0)的第一道缓冲带的速度?汽车通过第三道缓冲带的速度又如何求得?(A层学生回答)
基于上述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分析,很自然地给出求瞬时速度的几个步骤,从而引出导数的概念。
对应的过程考核目标题为:
(1)按定义求函数y=x2在x=2处的导数(C层学生课堂板演);
(2)判断函数f(x)=│x│在x=0处的连续与可导关系(B层学生通过提问实现);
(3)讨论函数f(x)=x│x│在点x=0处是否可导(A层学生根据板书做课堂练习)。
实施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有效教学,其效果完全取决于优质课程资源,即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整合的课程资源。通过课前的学案沟通,课堂上师生互动,分层进行过程考核,学生基本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然而,知识需要巩固和进一步消化,课后解题练习是学习数学的实践活动和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和提高数学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再为学生提供一套有效的课程资料——“分层练习与测试”题库,让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对于学得较好的学生还可再次获得挑战自己的机会,他们可以自由选题进行自测,既可以“对号入座”,也可以尝试“更上一层楼”。教学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局面。
须加以说明的是,该模式并非唯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世界上没有万能的理论,也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时代性的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若干不可控制因素组成的、充满生机的、随机应变的复杂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应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设定的模式。
[1]韩立福.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G718.5
A
1673-0046(2011)11-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