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伟
(河南省直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理论探索与研究]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推进党建科学化上的新贡献
袁建伟
(河南省直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上的重要贡献:一是创立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南;二是深刻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确立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三是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科学定位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四是站在历史和执政的高度,科学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五是深入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着力构建以党章为根本的制度体系;六是高度重视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党,不断推进党建方法的科学化;七是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推进党建科学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八是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战略部署,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指明了基本方向和任务。
胡锦涛;党的建设;科学化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视角审视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发展,对于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着力破解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在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境界。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要标志和首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也就是要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方针。
首先,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内在规定了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向,科学发展观坚持并发展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党的建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谋划、来落实,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推进,取得更大的成效。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主旋律。其次,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提供了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以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原则,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提供了极具时代性、针对性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按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根本方法,党的建设方法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最后,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标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践标准、群众标准和历史标准,内在地统一于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之中,是对新形势下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最具时代特征的阐释和集中体现,为检验党的建设的成效提供了科学标尺。因此,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做,对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努力使党的各项建设工作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推进着党的建设模式实现新飞跃。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深刻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确立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意义重大。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并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将党的建设确定为一个伟大工程,基本内容构成为三大建设——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强调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发展为四大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提上了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布局的完善,并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新概念,在党的十七大上正式确立具有划时代特色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个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精神、两条主线、五大建设”。“一个精神”,即改革创新精神,是指我们党必须具有自我变革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两条主线”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贯彻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各个环节。“五大建设”,就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这一总体布局的提出和确立,突出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执政党的特点,不仅使党的各个建设更加紧密地互相促进、互相推动,而且使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更加紧密地互相促进、互为推动,形成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恢宏气势和战略格局。首先,推进党的建设,开拓新境界。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把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摆在重要战略的高度,顺应了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站在“改革创新精神”高度,审视和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寻求新答案、探索新路子、试验新办法的进程中,必将不断开拓党的建设的新境界。其次,促进了党的各方面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的一体化。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确立,意味着我们找到了连结党的建设各方面以及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的两大枢纽,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党的建设各方面而言,这两大枢纽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党的各方面建设融为一体,从而突出了执政党建设的特点与要求。对于党的事业而言,围绕这两大枢纽来加强党的建设,同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就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了。这样就能够防止和克服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两张皮”的现象,充分实现党的建设的价值。
科学的党建目标是引导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航标。历史已经证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党,要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就一定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在提出正确的政治任务、政治路线的同时,提出正确的建设目标,有效地加强自身建设。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兴衰成败。
我们党执政以来,对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探索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的目标等做了有益的探索,但一度偏离了正确方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党建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判断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和特点,特别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总目标,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建设的具体任务和基本取向。首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了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勤政廉政的政治文明观和为民谋利的崇高价值观。其次,“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坚持了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再次,“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强调了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是党提高执政效能、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最后,“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执政党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必备的精神风貌。这个总目标,鲜明突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本质内涵和时代特色,应对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既符合党的建设的实际,又体现时代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的认识上达到了新高度。
善于总结和学习经验,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党执政六十年,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我们党执政六十年的重要历史关节点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首次总结了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就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概括的“六个坚持”,即“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伟大工程同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些经验分别从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方向、主线、核心、动力、保证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建设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既反映了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丰富实践,包含着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也反映了其他一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这些基本经验尽管并不能与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划等号,但无疑反映了党的建设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特点。从更深层次上讲,正如《决定》所指出的,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因而就是我们党对执政以来党的建设基本规律的理性认知。它们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站在新的认识高度,着眼于新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知水平,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宝库,从而成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最基本的就是要在认识规律和推进创新中形成科学的制度和办法,有章有法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形势,继承和发展党的根本制度,完善具体制度,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进程。
党的制度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突出强调并不断推进的一项重要建设。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三十多年来党的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步恢复、巩固和完善的过程。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思想,这是对多年来党的制度建设的一个总结,从而使党的制度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探索注重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新经验、新路子。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初步构建起了一个较严密的党内法规体系,形成了以制度保障促进党的建设的局面。这些年来我们党在探索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里得到集中展示。制度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得到如此充分的体现,这是经过30多年的反思和探索,我们党在落实党要管党、用制度管党方面展现的一个重大进步和发展趋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上的基本特点是:更加注重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权威性、原则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明晰了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的总要求,着力推进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二是高度重视党章建设,与时俱进修改党章,强调以党章建党、管党、治党,推动全党深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三是针对党的制度建设存在的不足,突出强调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该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四是在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方法上,突出强调既要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创新。五是着眼于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大力推进制度体系创新,及时把经过实践检验的、富有成效的试验性成果上升为党内法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党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党的建设的成功方法,积极借鉴外国政党的有益做法,积极引入科学方法和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在探索和运用党的建设科学方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党建方法创新上有两大特征。第一个特征为,注重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一是推进网络党建迈出重大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在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推动下,一大批党建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创建党建网站、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二是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三是建立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四是开通“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第二个特征为,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在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做法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比如,在组织人事工作中引入民调节机制。又比如,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些现代科学方法从工作层面看,将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降低活动成本和提高工作实效;从政治思想层面看,这些充满改革精神和时代气息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发展,也将使党的建设科学化迈出新步伐。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乃至自身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集体学习,以实际行动示范和带动全党的学习,而且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指明了根本路径。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外现代教育学、现代管理理论,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党建新任务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新的命题和任务,鲜明概括了我们党的政党属性,即马克思主义政党;明确规定了我们党的学习方式,即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进行学习;精辟指出了我们党的学习目标,即学习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围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党中央突出强调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来抓,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各方面的建设。这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为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根本路径。破解党的自身建设的难题,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实现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根本途径在于学习。从党的历史来看,在每一个历史转折重要时期更加强调学习问题,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推动党的建设的大进步大发展。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另外一个政党公开宣布把自己建成一个学习型政党。中共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又一次将中国共产党以一种新的面貌推到了世界面前。我们相信,随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开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境界。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深刻把握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任务是党的建设迫切需要的重大实践课题。在建党九十年的历史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此作出了系统的回答,对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们党建党九十年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系统的党建理论、制度和实践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汲取历史经验,基于现实成果,从新的实际出发,针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我们党面临的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考验,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具体深入的战略思考。讲话提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讲话系统阐发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方向和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必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五个必须”,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积极回应,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这“五个必须”,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五个方面,它既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五项纲领,也是我们党总结的执政党的建设的五条规律。这“五个必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党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贯彻落实“五个必须”的战略部署,必将为党的建设开辟新的境界。
[1]江金权.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N].光明日报,2009-10-27.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31.
[3]张蔚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意义与战略部署[J].学习论坛,2009,(12).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5]李君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N].学习时报,2009-10-26.
[6]曹普.制度建设是党建总布局的核心[N].北京日报,2009-12-07.
[7]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J].求是,2010,(1).
D26
A
1673-0046(2011)11-0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