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2011-08-15 00:49毛远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毛远芳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毛远芳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求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整体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充分认识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并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是我们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和责任人,而且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的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直接指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说明教师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导性要素,还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能的决定性和关键性要素。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引导大学生认清形势,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其实践教学环节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这一课题的解决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队伍数量的要求

足够数量的教师是正常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在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活动中,会涉及很多方面的事情,比如计划的拟订、场所的安排、经费的申请、过程的指导、成绩的考核等等,不仅组织运作难度大、困难多,而且与理论教学相比工作量要多得多,这就更加要求要按照学生人数以及教学任务配备足够数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权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的教学环节,只有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泛性和连续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的能胜任教师工作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以及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新形势下要胜任这项工作,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列宁曾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的各种素质中居于首要地位,它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能否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项具有较强党性和阶级性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崇高的无产阶级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准确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更应具备这一优良素质。

2.精深广博的科学知识

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内政、外交、国防、党建等各个方面,而且教育对象在思想认识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思辨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精深广博的科学知识,构建起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顺利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证。主要包括有:(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它要求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都要有系统的掌握和了解,这是教师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2)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要自觉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增强自己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教学取得良好效果。(3)广博的相关科学知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泛,它要求教师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有效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全面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欲求。

3.较强的专业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是“老师带着学生出去玩一玩”或者让学生“自由活动”,它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考察和调研中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分析复杂现象的能力、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交流以及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想顺利完成任务,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必须具备以下专业能力:一是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总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需具有理论教育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基本能力。二是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由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会因形势的变化而呈现新的内涵和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样才可能引领学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三是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要勇于对理论作实践的检验,要敢于投身社会实践的洪流。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教师只有综合发挥以上专业能力,才能有效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工作。

4.良好的身心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作为一种双边活动,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不仅会对自身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乐观的情绪、坚忍不拔的意志、健全的自我意识、豁达开朗的性格、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教师没有健康的体魄是很难再完成此项工作的。因此,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应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教师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以上两大方面的内容正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队伍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除了各高校应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外,各教师主体必须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徐厚道.教育学通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G642

A

1673-0046(2011)11-0139-02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