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山东泰安 27102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因此,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文精神放在首位,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正确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既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又是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双重存在说明人是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超越性存在。这种超越性存在决定了人的需要的双重性质。马克思说,人的本性即人的需要[1](P514)。而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并不是两种不同的需要,而是人的需要所具有的两种不同性质。人的物质需要只有同时体现出某种精神性需要的特点,才能成为人的需要。否则,无法把人的物质需要同动物的需要区分开来。人是通过精神性创造活动生产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因此,精神性需要是人更为根本的需要,是人之为人的特征和依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关系,人是结成社会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人的自然存在是由个体的肉体组织决定的,人的物质需要是以个体的形式实现的。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个体之间的合作,人的精神虽源于人的头脑的特定的意识能力,但人的精神是在人的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保存,因为个体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和有限的。人的精神成果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得到保存并不断传播,才能为社会造福。人的精神需要是以社会的形式实现的。所以,人的需要就是以个体物质性需要为内容,以社会精神性需要为形式的统一体。由于精神成果的世代累积和传播,使人类避免了重复性的探索劳动,使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得以连续进行并不断发展。人的自然性物质需要在精神的发展中不断得到满足和提升,使人的自然生命不断得到优化。当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的自然性需要也受到了限制,对生命优化不利的行为和方式受到了限制或被抛弃,因为文化本身就是对人的自然性的限制和改造。
人的物质性自然需要和精神性社会需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不能分割开来,离开一方不可能说明另一方。但精神性社会需要毕竟具有不同于物质性自然需要的特点,否则就不能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物质性需要是由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的,是人的生物属性,表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所谓物质性需要就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机体的需要而与自然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人类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上,这种物质性需要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无论在质上和量上都是特定的,因而是有限的。精神性需要是由人对包括自身在内的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需要决定的。人与动物不同,他不满足于自然的生存环境,要对自然进行改造以更适合于人的生存需要,使自然不断趋于人化,成为人化的自然。人的意识能力和精神成果的不断累积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以世代相继的形式不断深入。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和自然的无限性构成了人类精神发展的无限性。所谓精神性需要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取得新的认识的需要,体现了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即对宇宙的真实存在和终极奥秘以及包括人自己在内的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归宿和实在性的关怀或牵挂。精神性需要的实现表现为通过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来达到对世界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产生新的认识,不断接近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无论继承还是创新,对于人都体现为精神性需要的满足。因此,精神性需要主要是通过学习来满足的,创新是通过学习使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认识的飞跃。精神性成果能不能转化为物质成果,不仅受到现有物质条件的制约,更要经过人的价值的选择,以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加以利用和转化。科学本身并不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科学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存在状态的揭示。科学成果的转化是人的价值选择的结果。
既然人是自然性物质需要与精神性社会需要的统一,社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全面协调发展,以满足人的双重需要,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在人类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应该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使人的精神不断满足,激发人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这种学习与探索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享受。这样,人才能够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上,克服为物质利益而彼此争斗的动物式生活状态。资本主义把人的自然性当作人性的全部,把追求物质利益当作人的最高目的,把人的自然欲望和本能的满足当作人解放的目标,靠不断刺激人的自然欲望来获得发展的动力,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导致了人的精神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危机,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极大威胁。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的生存模式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加快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的发展是人的文化性的发展,而不是人的自然性的发展。人的自然性作为人的生物属性是基本不变的。人的文化性的内容是精神,形式是社会。人的文化性的发展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知识积累不断增加,社会关系愈来愈趋于平等,人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广阔,人的活动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人之所以具有文化性,在于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意识能力,而人的意识能力使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了自由自觉的特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类的特性。人的意识能力之所以能使自身的生命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其原因在于,首先,意识能够在自身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条件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并通过经验或技能等多种方式传承下来,使人类避免了探索这种联系时的重复劳动,使人类劳动的空间不断扩大,人的自由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也随之扩大。其次,对已经发现的各种联系,意识总是通过人类的社会联系进行交流传播,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世代相继的文化系列。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只要他的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就在客观上通过交换而利用了整个社会生产能力带来的便利,从而使个人更自由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在人类意识能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人类创造出文字这种符号,进一步发展出包括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在内的符号宇宙,人不再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和铁板的事实世界之中,“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包括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2](P33-34)。因此,人类特有的文化符号系统不仅把人类已获得的关于自然的认识成果保留下来,而且进一步使人们的意识能力得到增强,不断走向未知的世界。卡西尔认为,任何生命体都有一套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但人在此之外还发展起符号系统。动物只能使用信号,人则能使用符号。信号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信号是操作性的,而符号是指称,是功能性的,意义性的。只有人类才发展了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人凭借意识能力和文化符号系统,以优化人的生命存在为目的,超越动物式的以直接生理活动为限的需要,建构起价值和意义为内容的人的精神世界。最后,意识通过对意识活动形式的概括,锻炼形成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使人们掌握了超时空地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的方法。总之,人的特性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所具有的精神性,而精神性的实质在于创新。
人的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特性表现为人可以或可能按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去利用自然条件,而动物却只能按照自身一种尺度去利用自然条件,在改变自然界和自身的活动中,动物是被动的,人却是主动的。“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而人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摆脱了肉体这种需要时才真正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生产整个世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他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始终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3](P97)人的生命活动的自觉性是人的存在的主观状态,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性是人的存在客观过程和状态。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并不是不受束缚的随心所欲,而是指人既起源于自然和受制于自然,又不断超越自然,成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物的过程和状态。如果自由只是一种认识,那么人充其量不过是盲目必然性的奴隶,如果自由是人的活动的外在制约物的消失,那么自由就成了随心所欲的同义语,而这无疑大大贬损了自由的真正价值与含义。至于把自由当作外在实体的馈赠物的理解,则与真正的自由更是相去甚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自由分成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积极的存在状态,一种是消极的存在状态,前者强调人积极地做某事,后者是消极的状态,强调的是摆脱某物的制约状态。真正的自由是积极的存在状态。人凭借自我意识,可以从自然界中抽出自身,把自身和自然区分开来,凭借目的性活动,把自身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这样,在人的活动中,自然被扬弃了外在的给定性,人则被扬弃了纯粹的主观性,实现了主客观双重尺度的有机结合。这样,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向人生成为人化自然,自然越来越成为人的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既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扬弃外在对象的自在性和给定性,又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就是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自由。[4](P23)
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性和自觉性蕴藏着人类不断发展并成为自然界主体的最大秘密。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的自由创造,激发人的自觉创造,就必须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机制,为每一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提供条件。因此,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成为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而民主法制的健全,公平正义的实现,必然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而又安定有序。
人的本质是指人的根本性质,是人的多种规定性中最重要的方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加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5](P345)“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3](P24)显然,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既决定着社会共同体的性质,也决定着现实个人的地位和品格。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和人的能力总是通过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体现出来,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是在社会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社会的进步说到底是社会关系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的增加。在物质生产活动中,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个人所拥有的现实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广泛。在精神生产活动中,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不断增加,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个人所拥有的历史社会关系越来越深厚。二是社会关系的质的提高。个人拥有的现实社会关系越广泛,历史社会关系越深厚,个人活动就越自由。个人一旦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他就能够自主地选择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越来越趋于平等,人与人之间也就趋近于平等,社会就越来越进步。
既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社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为个人越来越顺利地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创造条件,彻底废除各种阻碍人的自由流动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歧视性的壁垒,同等地对待人,真正把每个人都当人看,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既然人的本质是人的能力的社会实现,为每一个人提供开发其潜能的条件就成为社会的主要任务。科学发展的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等社会事业,为个人能力的形成提供条件。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认为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反映了对社会科学发展的本质性认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体说来就是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作为重点内容。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分配是民生之源,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推进分配体制改革,让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社会管理的任务是实现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强后盾。通过积极开展全面的社会建设,既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也为社会的和谐打下了基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保证社会科学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