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琳,郑宗军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泰安 271021)
2010年6月22日美国《TIME》杂志网络版上,Justin Bergman撰文《Top 10 Chinese Knockoffs》[1],罗列了中国十大“山寨”产品,涉及到文化层面的产品有谷姐、超女快男和制造毕加索、伦布兰特、梵高和达芬奇等名画赝品的大芬村等。并且,近几年“山寨”以泛滥之势由经济生活领域席卷至文化生活领域,由经济现象演变成大众文化现象,而且极具中国特色。因此,外媒报道以及生活现实引起我们对“山寨文化”的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我们急于找到“山寨文化”的社会成因。
我们知道,文化和心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是由文化决定的。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心理基础的问题,即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心理决定的。而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文化的个体功能主要在于认识安全感(控制感)、归属感以及生存目的。总之,文化与心理相互影响,各自满足彼此的需求。再者,文化是复杂的、流变的、动态的现象,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文化看作是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整合。
基于以上认识,文化和心理的这种关系使我们找到了解析“山寨文化”社会成因较为正确的理论方向,那就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寻求“山寨文化”的社会成因。也由于此,我们需要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山寨文化”进行重新界定和分层,以便更好地展开论述。
什么是“山寨文化”?众说纷纭。“山寨文化”的含义大多涉及以下词汇:模仿、恶搞、大众、草根、平民、反叛、非主流、亚文化、娱乐性……由此,目前对于“山寨文化”所包含层面的解读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刘畅的《“山寨文化”三题》谈到“山寨”有一个起源、延伸、变化的层析问题,即“山寨”有原始义、引申义、变化义。“山寨”之原始义是指有嫌疑仿冒或伪造第三方商品的生产厂家的手机;“山寨”之引申义是指除了手机之外的其它产品;“山寨”之变化义则似乎扩展到了上层建筑层面,或指一种草根精神,或指一种草根文化,或指一种草根政治。[2]李晓霏的《“山寨文化”的思考》把“山寨文化”理解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物质层面;第二层面是精神层面,即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山寨文化”;第三层面是行为层面,不仅包括各式具体的“山寨行为”,更包括面对“山寨行为”时“主流文化”的应对方式,以及面对“山寨”产品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时管理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避。[3]
显而易见,这两种对“山寨文化”的界定以及层次的划分都没有注意到“山寨文化”所折射的心理层面的诉求指向。因此,本文在界定“山寨文化”的含义时,富有创造性地把“山寨文化”所折射的心理层面单独列出,认为它也是“山寨文化”的社会成因之一,这是本文解析“山寨文化”社会成因时独到的根本的出发点。因而,针对以上种种,我们对“山寨文化”界定如下:“山寨文化”指的是对正统文化的个性化解构或温和式叛逆的一种被社会广泛关注或引起争议的文化。具有简易性、通俗性、戏谑性、普遍认同性等特点。例如胡戈2005年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恰好就是对陈凯歌电影《无极》的个性化解构,成为了“山寨文化”的经典之作。
“山寨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较难准确地厘清“山寨文化”包含哪些层面。本文借鉴乔姆斯基对语法结构的划分,把“山寨文化”区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即物态“山寨文化”和心态“山寨文化”;物态“山寨文化”即“山寨文化”的表层结构,心态“山寨文化”即“山寨文化”的深层结构。我们认为,“山寨文化”的第一个层面是物态层面,是因为“山寨”一词本身就起源于物质产品,包括山寨手机、山寨白宫、山寨车、山寨街、山寨影视、山寨百家讲坛及山寨版书籍等物态“山寨文化”。“山寨文化”的第二个层面是心态层面,是人们在物态“山寨文化”中孕育或折射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或心理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它是“山寨文化”的核心,更是我们解析“山寨文化”社会心理成因时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对“山寨文化”社会心理成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分析“山寨文化”的第二个层面,即“山寨文化”的心态层面。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山寨文化”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社会角色或地位的认同感以及心理投射。“山寨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是一种群体行为模式,也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社会心态。在平民阶层距离精英文化越来越远、并且越来越消费不起“主流文化”的今天,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时尚文化的向往,促成了“山寨文化”的出现,由此让人们感到时尚的和精英的文化对自己而言不再遥不可及。正如上文所论及,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山寨文化”的社会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山寨文化”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心理活动。本文主要是从模仿、符号、流行和社会认同这四个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心态层面“山寨文化”的社会心理成因进行逐一的探讨和解析。
我们通过观察和调查可以看出,“山寨文化”的涌现简直就是以模仿为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在《模仿的法则》一书中指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可以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是指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型仿效;有意识模仿是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基于此,“山寨文化”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有意识模仿。
“山寨文化”有意识模仿的内容在范围上尽管广泛,但绝大多数却是大众所熟知并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或经典或品牌或明星。“山寨文化”以“有意识模仿”的方式来调侃那些自以为是主流或权威的东西,以“模仿”来宣示自己的存在或者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宣泄内心的不满。例如陈佩斯模仿《焦点访谈》而导演的视频短片《热点访谈》。《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热点访谈》和《焦点访谈》二者的片名只有一字之差,就字面而言极其相似。陈佩斯在《热点访谈》中通过“山寨”式的调侃语言与幽默行为报道了“掺假肉”、“注水肉”,借此宣泄自己对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不满,以及对于公序良俗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再者,人们会在“山寨文化”有意识的模仿中寻求诸多商机和发展机遇。大众之所以乐于效仿一些明星和公众人物,以致一些明星模仿秀栏目大行其道,占据了千家万户的电视频道,是因为这些或代表崇高、或象征身份、或引领时尚、或能给自己带来发展机遇。例如,2011年的电影《让子弹飞》中,恶霸“黄四郎”的扮演者周润发的御用替身是长沙籍小伙文祥,他黑边眼镜、黑礼帽、黑风衣、一支雪茄烟往嘴上一叼,再配上招牌式的“小马哥”的阳光笑容,活脱脱一个“许文强”再现。他的手机彩铃是《上海滩》,QQ头像是小马哥,博客里写的全是对发哥的爱……因为“靠脸打拼”,文祥刻意模仿发哥已经五年之久,而这种有意识模仿给这位山寨版周润发的未来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
“山寨文化”中的有意识模仿所具有的相似性、平民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以及“山寨文化”在有意识模仿中所体现的平民智慧、草根身份认同、创新意识以及娱乐精神得到了受众的热烈追捧和拥护,这是“山寨文化”以燎原之势从而泛滥的社会心理成因之一。
“山寨文化”之所以风行一时,是因为存在着符号化的消费需求。人们想要购买或者使用的不是“山寨”这个“物”,而是“山寨”这个“符号”。符号互动论是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社会心理以及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的理论。符号互动论认为,意义与符号是个人社会化的中介者和代理人,意义是交流的对象、经验的核心;符号是传播的中介、表意的“姿态”。认为,符号主要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具有某种意义的事物,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在此意义上,物品是重要的符号。[4]例如,黑莓手机(Blackberry)、苹果手机(iPhone 4)等商品作为符号就生发了有身份的、白领的和尊贵的象征意义。人们对这些商品的消费不仅仅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更是对商品作为“符号”所体现的风格、特权、奢侈和权力等为标志的消费。
“山寨文化”的物态层面,如山寨手机、山寨白宫、山寨车、山寨街等,其商品实质也是种符号,与符号互动论的假设之一“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是一致的。这些商品所折射出的是“山寨文化”心态层面的意义,即人们根据“山寨”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来构建主我和客我。再者,“山寨文化”的心态层面也体现了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精神,即“山寨”对于人们所具有的意义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所以,人们在“山寨文化”的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使用符号、解释符号,可以获得身份和身份意义,从而释放自己或者获得社会认同。这是“山寨文化”以燎原之势从而泛滥的社会心理成因之二。
“山寨文化”具有入时性、消费性、选择性和突出个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山寨文化”极易流行。因此,“山寨文化”正在逐渐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态度。作为一种充满争议的流行文化现象,“山寨文化”流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音乐、美术、娱乐、衣饰等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这是“山寨文化”以燎原之势从而泛滥的社会心理成因之三。
“山寨文化”具有入时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流行现象,“山寨文化”迎合了人们求新求奇、追逐时尚的心理需求。例如,类似于英国相亲类节目《takeme out》的有: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上海卫视的《百里挑一》……这些栏目火爆荧屏,颇为时尚和流行。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商品越来越丰富,档次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奇时尚的事物层出不穷。但是,由于经济水平有限或者“主流文化”主导地位的影响,只有相对少数人可以享受到所谓的高档名牌和高品质精神生活,绝大部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仍然没有得到相对的满足,而“山寨文化”则有意无意地满足了人们“入时”的需求。如效仿“苹果iPhone4”手机的“桔子iorgane F4”手机,机身后面的桔子logo和苹果logo很相像,功能相当强大,但价格却和iPhone4相差多倍,很是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山寨文化”具有消费性。“山寨文化”的出现能给参与者一种新奇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以满足人们当下的享受和消费心理。有网友戏谑用山寨手机的好处:第一当然是价格;第二就是外形;第三就是功能多多,虽然很多效果不是很好;第四也和价格有关,就是不怕丢,必要时可以当武器用。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山寨文化”有意无意地满足了人们想象性的奢侈消费的心理。人们可以通过对模仿符号的真实性消费,完成对商品符号的想象性消费。“山寨”不仅仅满足了人们膨胀的购买欲,更是满足了人们消费中奢豪的欲望与幻想,满足了人们消费“奢侈与尊贵”而又不必为此付出高昂代价的消费心理。例如,湖南临武县“相当有才”的80后小伙陈金苗,花了一年时间、两万多元钱,自行设计制造了一辆被网友赞为“很拉风”的“山寨版兰博基尼跑车”(正版的约500万元)。虽然山寨版和正版相比仅仅能跑八九十码,但从小就爱车的小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跑车。
“山寨文化”具有选择性。“山寨文化”由于不具备强制力,现代传播媒介的发达,相对宽容与尊重的社会环境,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山寨文化”之所以迅速流行,与网络传媒为人们提供了双向、即时、自由的平台有关。在此网络平台上,人们参与的门槛降低,只要有勇气,人们能够自由选择可以展现其自身智慧才艺、可以对等交流思想、可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山寨文化”突出个性。“山寨文化”迎合了流行的DIY(自己动手做)精神,体现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所追求的超炫超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凸显人们的独特性来减轻个体的社会压力或者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山寨文化”体现的文化多元性,特别是其以戏仿、戏谑的表现形式对精英文化的颠覆、解构和挑战,有利于人们表达自我和张扬个性。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注重归属感,而与群体的感情共鸣和文化归属结合起来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在社会中,人们总是努力获得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从而提升他们的自尊或者获得归属感,当人们不满当前的社会认同时,可以选择其它能够达到积极认同的途径。“山寨文化”借助多元化媒体和公众的互动参与,构筑了主流价值观之外的文化的和心理的公共空间,提供了社会认同再构造的途径。“山寨文化”强调用较少的付出模仿出更高品质的生活。在这种平民化的模仿和自我调侃中,人们获得自我满足,社会认同感也不断攀升。这是“山寨文化”以燎原之势从而泛滥的社会心理成因之四。
首先,“山寨文化”以一种平民的姿态出现,蕴涵草根元素,具有广泛的接受和认同群体。例如,泸州小伙陈维实(网名“蜀山少侠”)利用春节家人团聚的机会,全家总动员,从地摊购买便宜的口红、胭脂、眼影等,用被单当华服,“自编自导自演”了山寨版的《红楼梦》。该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虽然道具简单、制作粗糙,甚至背景中还有家人搓麻将的镜头,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演红楼的行为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使平民的意志通过网络登上“舞台”,深受大家喜爱。
其次,“山寨文化”与被模仿的对象相似,而被模仿的对象往往是已经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的事物。“山寨文化”的模仿注重形似而非神似,例如,KFG、Pizza Huh、Haagon Bozs和Bucksstar Coffee等使用的是与知名商标发音相近或者字母相似的商标,这既是“山寨文化”制造者刻意追求的效果,更是彰显了“山寨文化”受众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再次,由于“山寨文化”主要依托的传播媒介(网络虚拟空间)具有匿名性,“山寨文化”包孕的群体模仿处于一种社会约束力相对较弱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相对削弱了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山寨文化”的受众可以宣泄内心的需求以获得社会认同感。
“山寨文化”像是一个社会心理诉求的出口,让更多的公众可以凭借个人认识去表达个人内心追求参与、平等、自由和社会认同的需求。目前,关于“山寨文化”评价类的文章很多,而本文对“山寨文化”不做道德上、法律上和价值观上的评判,本文只是想通过对心态层面“山寨文化”社会心理成因的解析来呼吁“主流文化”引导“山寨文化”积极健康地发展。更重要的是,吁请人们重视“山寨文化”之所以出现并流行的社会心理成因,促使“主流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建立文化受众的社会心理补偿机制,更多地关注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寻求公序良俗和渴望美好生活的心理诉求。
“山寨文化”不是正统文化的对立面,它是文化多样化的一种表现,它是文化平民化、娱乐化、个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网络时代对正统文化的一种另类解读。本文对心态层面“山寨文化”社会心理成因的解析,特别是有意识模仿和抽象符号消费,以及流行追寻和身份认同、情感认同等理论或方法的运用,为我们反思山寨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行为以及理性地对待符号的使用价值和象征价值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随着80后特别是90后对自我、个性、非主流的崇尚以及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追求,“山寨文化”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心理诉求发生了共鸣。但是,底线是必须有个“度”,而这个“度”就是法律的有关规定和道德的基本规范。“山寨文化”不能突破这个“度”,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进行引导。2011年第12期《读者》转载的《穿戴假名牌的道德成本》谈到,穿戴假名牌不仅无助于如预期般改善我们的自尊心并提升自我形象,反而会破坏我们内心对于真诚的感受;用假货伪造的“自我”会导致真实世界中的欺诈和刻薄行为,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不诚实、不可靠,或者在做生意时不道德。[5]所以,“山寨文化”心态层面所涉及到的道德心理,应是我们在引导“山寨文化”积极健康发展时极为重要的关注点。
就“正统文化”而言,“山寨文化”作为对“正统文化”的个性化解构和温和式叛逆,说明“正统文化”在人们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中存在着盲区,这就促使我们去反思“正统文化”和“山寨文化”的关系。因为,“山寨文化”有可能是“正统文化”的有机补充或者有可能预示着“正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络媒体语境下,人们的自我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正统文化”的一些形式缺乏兴趣,甚至心生反感。而“山寨文化”的一些形式和创意,使得人们可以用轻松娱乐的方式来感受世界和表达意愿或者来满足自身的社会心理需要。“山寨文化”社会心理成因的解析客观上可以作为一个提醒或一个启示: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正统文化”或“主流文化”来繁荣文化和满足大众的内心需求,还应吸收一些“山寨文化”中的方法和创意,改变以往的死板面孔和简单方式,尊重文化主体自我做主、自我表现、平等表现、尽情表现的愿望和方式,尊重文化受众个人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娱乐权及其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通过对“山寨文化”社会心理成因的了解,满足或迎合社会底层低端消费人群的社会心理需求,有利于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有利于促使“主流文化”更加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从而实现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1]Justin Bergman.Top 10 Chinese Knockoffs[EB/ OL].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 0,28804,1998580_1998579_1998568,00.html,2010-06-22.
[2]刘畅.“山寨文化”三题[J].当代传播,2009,(4).
[3]李晓霏.“山寨文化”的思考[J].新闻界,2009,(2).
[4][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美]雷·赫伯特.穿戴假名牌的道德成本[J].贾明月,译.读者,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