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至琴、吴明生
(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 丽水 323800)
浙江庆元县“三农”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吴至琴、吴明生
(庆元县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 丽水 323800)
近年来,浙江庆元县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较快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分析其“三农”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建议通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等举措,促进其“三农”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三农”发展;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欠发达地区不仅肩负着发展任务,而且担当赶上全省发展水平的重任。庆元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属浙江省29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之一,探索其“三农”发展道路,对于破解广大欠发达地区的“三农”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庆元县围绕农民增收6大目标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28”行动计划,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三农”发展步伐,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较快增收、农村和谐发展。
(一)农村产业经济稳步发展。在“稳定发展战略产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庆元县的水干果、茶叶、烤烟、养殖等产业稳步发展,食用菌、毛竹、高山蔬菜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三大超亿元特色生态农业产业。2007年,庆元县荣获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和食用菌单项强县称号。2010年,“庆元香菇”以43.78亿的价值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行列。与此同时,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也迅速发展,2010年来料加工实现产值1.07亿元,全县有星级农家乐经营户46家,实现营业收入1000余万元。
(二)农民创业基础全面加强。“十一五”期间,庆元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林权抵押贷款走在全国前列,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5亿元。以222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建立健全省、市、县结对帮扶机制和农村指导员派驻制度,开展“单位结对片、干部结对户”帮扶活动。积极推进耕地、林地经营权流转,全县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05家,辐射带动农户5.7万户。作为全省首批6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省委、省政府的特别扶持政策给庆元县的“三农”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农民收入快速提高。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012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862元,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县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已从2007年底的18302户55165人减少到4410户13295人,有75.9%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2500元,有38.8%超过4000元。
(四)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全县近年来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建成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10个,组织实施旧村改造村36个,完成村庄整治村182个,农村垃圾收集率达85%。2009年和2010年,全县批建新房4660户,组织危旧房修缮4643户。全面解决了农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户用沼气7300户,实现了公路、广播电视和通信“村村通”。
(五)农村人口布局优化。以高山远山区农民下山脱贫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为重点,在县城近郊建成洋墩社区、同济社区、同德社区等3个安置规模达3000人以上的现代化农民安置小区。累计完成异地搬迁农民8550户31915人,占全县农民的19.3%,整体搬迁21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同时,以职业技能、转移就业技能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6526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7%,其中往县外26510人,县内30016人。
(六)农村社保体系初步建成。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全县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低保扩面提标工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性住房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工作进展顺利。至2010年底,全县有4015户7000多人列入最低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191元,参合人员16.3万人,参合率97.1%。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参保率99.3%,全县有4.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万人享受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
“十一五”期间,庆元县“三农”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经济社会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因而与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还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总量偏小,基础薄弱。2010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5.6亿元,人均不足1万元;村级自有收入仅为592万元,平均每村不足2万元,村集体自主发展能力低;农民人均纯收入6012元,仅为全省水平的53.2%。另外,低收入农户比例较高,全县有222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占总数的2/3;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户4410户13295人,占农村人口的8.1%。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效益不高。一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主,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强,农民与市场联系不紧密,农产品市场风险大;三是农户兼业化、老龄化现象突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留守农民年龄老化严重、创业创新能力很弱。
(三)农村人口集聚度低,布局分散。全县共有农村人口1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8万余人,分布于20个乡镇345个行政村,村均常住人口仅约230人,人口最多的村也仅1000余人,最偏远的村距庆元县城100多公里。这种居民居住极为分散的人口地理状况,对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发展第三产业十分不利。
(四)农村社会事业落后,基础较差。一是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保险、信息等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公共服务和民生水平差距较大;二是农村“脏、乱、差”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村容村貌没有明显改变。
(五)农村体制改革滞后,任务繁重。一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性改变;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迫切;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的任务繁重。
“十二五”期间,随着龙庆高速建成使用,庆寿公路和衢宁铁路的谋划落实,屏都综合新区以及接轨融入海西的规划持续深入,庆元的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发展基础未来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特别是随着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部署并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今后若干年庆元将迎来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为此,对于加快庆元“三农”发展特对策建议如下。
1.加强项目谋划力度。依托全县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谋划、筛选、包装、论证一批大中型优质项目,把抢机遇、跑项目、争投资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全县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加强与台湾及杭州、温州等大中城市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突出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基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招商力度。
1.强化村庄布局规划。结合“一县双城”和中心镇发展战略,把农村居民点纳入统一规划,从县域层面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形成农居点梯次分布。
2.统筹推进农村建设。积极探索采取宅基地有偿退出、宅基地空间置换等办法和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搬迁高山村等途径,引导农民到县城和中心镇购房换房落户、到中心村建房落户;加强中心镇、中心村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建设。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康庄道路工程,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积极开展流域治理,构筑防洪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河道整治;加强农村供水、供电、通信、信息等网络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按照东部生态农业示范园、城郊高效设施农业园和西部特色现代农业园的基本框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办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农产品基地和农业园区;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外出创业人士回乡,创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2.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发展食用菌、高山蔬菜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引导农业企业参与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工技术改造和订单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协同并进的格局。
3.积极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业。按照“一个集散中心、五条古道村落联动廊带”的“五龙戏珠”空间规划布局,努力把庆元建成一个集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区。
1.建立健全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用工业化富裕农民、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繁荣农村等综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机制,以工业化视角和系统工程方法谋划农业发展。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信用抵押贷款机制;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权信息化建设,完善和推广“林权IC卡”新型贷款模式;加大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的试点力度,为农民创新创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务。
3.积极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鼓励通过招商引资、集体参股经营等形式,利用留用地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特别是在西部公路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村、中心村、旧村改造村时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物业经济;积极发展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鼓励盘活集体资产,采取公开招租创办经济实体或公开拍卖变现货币资本等形式,用于经营性、增收型项目投资。
4.深化结对帮扶行动。继续深化结对帮扶行动,以提高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核心,持续加大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农户的扶持力度;继续做好农村指导员派驻工作,深化“单位结对片、干部结对户”的结对帮扶活动;扶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低收入农户就地创业就业增收。
10.3969/j.issn.1674-8905.2011.10.017
施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