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 马方
创伤病情一般都比较重,其处理是否及时和正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功能恢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具日益增加和不断向空间发展高大建筑物,事故不断增加,创伤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的急救中处置护理,特别是早期急救处置护理。不同的创伤处置和护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平时创伤多为交通事故、工伤和生活中意外损伤,我院自2000~2010年共急救21500例,其中包括心肺复苏、呼吸骤停、呼吸道通畅、出血和包扎固定运送等,现就我院创伤急救处置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在处理复杂伤情时,应优先解除危及伤员生命的情况,使伤情得到初步控制,并尽可能稳定伤情,为转送和后续确定性治疗和护理创造条件。
1.1 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时,护士配合医生从现场开始行体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在急诊室(车)用事先准备好的呼吸面罩及手法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在心电监护下电除颤,电除颤若无效果,护士提前为医生准备好开胸用品配合医生进行开胸心脏按压;备好急救药品准备药物除颤,并兼顾脑复苏。这一环节必须提前准备好,分秒必争,否则错失抢救时机,生命难以挽救。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发生阻塞可在很短时间内使伤员窒息死亡,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地解除各种原因,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护士以最简单、最迅速有效地方式予以通气。主要方法有:①手指掏出法适用于颌面部伤所致的口腔内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后将伤员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有利于口腔内分泌物或血液流出,避免呼吸道二次阻塞。②抬起下颌适用于颅脑伤舌后坠及伤员深度昏迷而窒息。用双手抬起伤员两侧下颌角,即可解除呼吸道通畅阻塞。必要时用手掰开下颌,查看口腔内是否存有异物,若有予以清除。③配合医生做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前准备。
1.3 止血 大出血可使伤员迅速进入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必须及时止血。判断出血性质有助于出血的处理,特点是:①动脉出血呈鲜红色,迅速快,呈间歇性喷射状。②静脉出血多为暗红色,持续涌出。③毛细血管损伤多为渗血,呈鲜红色,自伤口缓慢流出。止血最常用方法有:指压法、加压包扎法、填塞法和止血带法等。护士提前准备好无菌棉球和敷料、纱垫和无菌器械包,然后配合医生进行止血处理。指压法实用于动脉经过骨骼表面部位,达到止血的目的。加压包扎法最常用一般小动脉损伤出血均可用此方法止血。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止血带法用于四肢上大出血,而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使用止血带时,接触面积较大,以免造成神经损伤。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使用橡皮管三角巾或绷带等代替,但止血带下放好垫衬物。禁用细绳索或电线等充当止血带。我们多年护理经验总结出止血带使用原则是:①不必捆扎过紧,以能止住出血为度。②应每隔1 h放松2~3 min,松开时伤口要加压,以减少出血,使用时间不超过4 h;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用显著标志,并注明启用时间,优先后送。④松解止血带之前,应先输液或输血,补充血容量,打开伤口,准备好止血用的器械,然后去除止血带。以上操作不是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然后进行止血缝合,出血凶猛可先止血,后期进行彻底清创。
我们知道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伤口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和并止痛。常用物品是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无上述物品时,可就地取材用干净毛巾、包袱布、手绢、衣服等替代。
我们护士清醒认识到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四肢和骨关节骨折必须固定,因为固定制动可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端损伤神经和血管,并有利于防治休克和搬运后送。较重的、面积较大软组织损伤也应局部固定制动。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合适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持物上。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端和近端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急救中如果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行固定法,如将上肢固定于胸廓上,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上。开放性骨折固定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伤口内,以免造成污染扩散。固定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须垫以衬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凸出部位和悬空部位,以防止软组织受压损伤。所以固定也是急救重要环节。
正确搬运可减少损伤和痛苦,并获得及时治疗,目前现代救护车内全都备有担架和急救推车,极大方便伤者搬运,大大减少运输中伤者的痛苦。
总之,无论在入院前进行救护,还是在急诊室抢救,我们护士一定要做到动作娴熟,操作规范,应急措施得当。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在处理复杂伤情时,应优先解除危及伤员生命的情况,使伤情得到初步控制,并尽可能稳定伤情,为转送和后续确定性治疗和护理创造条件。在急救过程中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和休克等。有些必须在受伤现场急救。及时正确的“住院前创伤救治”和急诊室(车)抢救,能挽救不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