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晖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为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生命的疾病,以胃肠道缺血坏死、发生肠气囊肿及肠穿孔为其特征,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进行临床与X线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1例,女9例。发病日龄最小1 d,最大28 d。其中生后 ~7 d 5例,8~14 d 12例,15~28 d 3例。平均发病日龄10 d。早产15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18例,腹泻4例,血便8例。所有患儿均摄腹部立、卧位片,疑穿孔有积气者加摄水平侧位。
1.2 X线表现 小肠轻度或中度胀气扩张,结肠少气或无气3例;小肠、结肠普遍性胀气15例;肠间隙增厚、模糊16例;部分胀气肠管外形僵硬,位置固定10例;肠壁积气12例;门静脉积气5例;肠腔内液平面15例;腹腔积液5例;气腹2例。
1.3 转归 20例收院患儿,2例因肠穿孔放弃治疗,10例经内科治疗痊愈,8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成活6例,死亡2例。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肠管缺血、免疫缺损及细菌感染有关[1]。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平片。本病早期的X线表现为肠道动力性梗阻,此时的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2]。因此X线早期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笔者认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临床症状典型,平片中发现肠道胀气扩张,部分肠管固定,肠间隙增厚、模糊,肠腔内有液气平面等动力性肠梗阻征象,即可提示NEC早期诊断。本文20例中有5例诊断为早期,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
本病特征性X线征象为肠壁积气,是肠壁黏膜坏死、破裂使肠腔内气体进入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下层所致。因此在NEC诊断中,动态随访尤为重要。在平片的随访中,如发现肠壁积气,呈多囊状、线状、环状或半环状透亮影,胃壁或结肠也可有积气,则可确诊为NEC。肠壁积气继续发展形成门静脉充气征。门静脉积气是NEC晚期或严重征象[3]。可视为手术指征。本文20例中12例有肠壁积气,治愈8例,治愈率66.7%,出现门静脉5例,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手术后成活。
X线平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及明确病变进展具有重要价值,有效的及时的诊断,可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死亡率。
[1]佘亚雄.小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9-231.
[2]龚英,王康安,乔中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像学诊断.罕少疾病杂志,2003,10(2):24-25.
[3]李铁一.儿科X线诊断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