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特点

2011-08-15 00:43谢忠强
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思想

谢忠强

(运城学院思政部,山西运城 044000)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特点

谢忠强

(运城学院思政部,山西运城 044000)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但逐渐形成了庞杂而丰富的思想体系,而且其慈善主体也实现了从最初单纯的国家慈善到以国家慈善为主、宗族慈善和宗教慈善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发展过程。另外,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还明显具备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兴衰相表里的重要特点。

中国古代;指导思想;慈善主体;内容主线;发展轨迹

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等问题的凸显,中国慈善史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之得失,达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然而,综观目前既有之研究成果,论者多着墨于各历史时期慈善事业发展史实之梳理,而鲜有总结中国古代慈善事业整体特点之专论。在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几个主要特点进行简单的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指导思想体系庞杂

所谓慈善思想,是指在慈善事业起源或发展过程中对于慈善事业内容的丰富,慈善制度的建设,慈善文化的宣传、普及等方面有建设性贡献的个人言论、思想流派甚至包括民间传说在内的理论体系,它往往“随慈善事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同时也会对慈善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产生了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慈善思想体系。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巨大,堪称诸子百家之首,其理论虽以维护礼制为出发点,但也蕴含着大量的慈善思想。孔子和孟子都一贯主张“民本”、“仁政”和“大同”,呼吁政府积极介入慈善事业,提倡民间的互助互济。与儒家的入世精神不同,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思想更加追求万事万物自然的存在状态。而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善恶为评判标准的价值体系,无疑也为“以善为核心价值的中华慈善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源泉”[2]。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除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外,管子的思想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中也都蕴含着重要的慈善内涵。管子的慈善思想非常广博,他除了提出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进行相应的救助政策外,还非常重视社会对贫困人群的救济。他认为国家慈善还应敦促乡党参与本地的贫困救助,弄清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上报官府,以便于“散仓粟以食之”。与管子的慈善思想更多的是为当政者提供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不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慈善思想更多的则是从下层社会所向往的“兼爱、非攻”的社会理想而展开的。墨子本人和他的门徒大多是来自社会的下层,因此“他们对包括小生产者在内的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和苦难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对社会救助工作尤为重视[3]。

继先秦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华慈善思想的体系雏形后,汉唐时期中国古代慈善思想体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其间不但本土慈善思想内部出现了新变化,而且外来的佛教思想也为整个中国古代慈善思想体系的壮大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西汉武帝时期,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倡,就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因而儒家的慈善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华慈善事业思想体系的支柱。汉代以降,孔孟之道在慈善事业方面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儒家一贯倡导的国家积极干预的思想也得到了长久的贯彻。后世从唐代韩愈的“博爱”到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儒家的仁爱思想一脉相承,并通过种种慈善举措得到发扬光大。与儒家慈善思想相类似,汉代以后道家慈善思想内部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演变。先秦时期,道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显学,及至东汉后期,道教正式创立,成为中国本土文化中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而道教创立之初,即以《老子》、《庄子》为经典,其中的“清静无为”、“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也逐渐随着道教影响的扩大而成为中国古代慈善思想体系中又一重要内容[4]。

与儒家、道家等本土思想的传承演变相比,外来佛教思想的传入对于中国古代慈善思想体系的发展和补充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才能心地清净,修成善果,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修三福”、“持五戒”之说。此外,佛教为实现劝善、化恶的目的还提出了因缘业报说。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善恶观、因果循环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思想,它要求世人“断一切恶,修一切善”[5]。显而易见,与儒家和道家相比,佛教慈善思想既是在道德价值层面上规范人们心理动机和行为倾向的伦理革命,更是对中国社会固有慈善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

二、慈善主体多元

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唐以后的儒、释、道,中华慈善思想体系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慈善主体也经历了从最初单纯的国家慈善到以国家慈善为主、宗族和宗教慈善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发展过程”[6]。但须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十分漫长,上述三种慈善主体往往并不单独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虽然就它们各自的历史发展、规范程度、社会影响以及成熟过程来看,三者具有各自独特的变迁特点,但是从整个中国古代慈善历史的发展演变角度考察,这三类慈善主体的出现过程明显呈现出从国家慈善到宗族、宗教慈善最后拓展到社会慈善这样一种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轨迹[7]。

为了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早在西周初期,国家就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灾害时期的慈善救济,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有文字可考的国家慈善事业的先河。西周的六官中“地官”下设的大司徒即“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饥,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8]。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在设官慈善救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巩固了相关制度,如除了“临荒开仓”外,还有官府实施的以平抑物价为目的的“平籴、通籴制度”等措施[9]。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春秋以降,历朝历代的封建荒政建设从广义上而言均属于传统国家慈善事业的整体范畴,但狭义上的国家慈善则始于唐末。八世纪初期,社会上纷纷出现的佛教慈善组织已引起政府的猜忌,官方开始设专门官员来监督其活动。从九世纪中期以后,政府从佛教组织的手中承接了慈善组织的管理工作,用公款支付慈善组织的开销,并挑选地方耆老管理慈善事务。这种模式,到宋代达到高峰。当然,宋代政府不是被动地接收慈善团体,而是破天荒地建设了一系列的社会救济机构,以满足弱势人群的不同需要。客观地评价,宋代的做法虽然不算全面,但也显露出中央统筹理念上的成熟,直至明清时期,这种政府统筹的做法仍占慈善筹资的主流。

国家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想之一,但在强调社会个体对于国家效忠的行政义务前提下,社会个体对于家庭、宗族的血缘义务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宗法制度在周代创设以后,宗族思想得到日益发展,其除了具有长幼有序的社会规范功能之外,宗族内部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相互救助,也为宗族慈善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导向。两汉时期,随着宗族聚居形制的发展,贫困救济、抚恤幼孤、丧葬救助等宗族内部互助的慈善事业便日益盛行[10]。及至唐代,士大夫的宗族救助善举更是屡见不鲜。到了宋代,为给宗族救助提供长久性的经济、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有的地方出现了“族田”、“族产”和“族学”等。

与国家和宗族施行慈善时追求其内部稳定的功利动机不同,宗教慈善则要显得更加无私。东汉末年,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就已相当发达。当时,佛教已经对中国社会的人心以及风俗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社会上一些富裕人士往往为了自己来世以及子孙后代永享荣华富贵而被佛教行善积德的功德论中“福报”、“修福”等慈善思想深深吸引,于是,汉唐佛教寺院的财产一直较为丰盈、稳定,这也从客观上为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1]。事实上,中古时期中国的佛教寺院实兼宗教与慈善团体于一身,其所兴办之慈善公益事业,对当时及以后之社会民生均有极大贡献。而到了晚明时期,西方基督教进入中国之后,在中国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学校、医院、育婴堂等体现崭新慈善精神的慈善事业”,这更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刺激甚至冲击了旧有宗教慈善事业的传承。[12]

三、慈善内容发展主线集中

随着慈善主体的逐渐多元化,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内容也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扩充的发展过程,但透过各时期慈善事业历史发展的阶段过程与前后形式完善的程度递进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内容主要还是围绕着“荒政救灾”、“恤老慈幼”和“医疗救济”等几条主线开展的。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以来,自然灾害频发。中国古代把救灾赈济的制度称为荒政。古代发生自然灾害后的救灾,大致可分为朝赈和官赈两类。朝赈由中央政府组织,通常会对灾害地区拨发粮款、赈粜,灾后则采取免除、缓征租赋等措施来恢复民生;官赈是由地方官主持,灾害发生后,动用地方库藏钱粮赈济救灾。此外,还有民间自愿捐粮捐款赈济灾民的义赈活动,成为朝赈和官赈的有力补充。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能有效降低灾害的损失。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救灾的初步措施,之后荒政经过不断地完善,到清代已发展成报灾、勘灾、赈灾、善后等一整套措施和机制,为及时救灾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中国古代荒政仍然缺乏积极的惩处机制,欠缺民众监督的环节,地方官吏因此敢明目张胆地贪墨,导致中国古代救灾中怪象丛生,加深了社会矛盾。

除了“荒政救灾”外,“恤老慈幼”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线索。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历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中国对老人的养恤措施,经历夏、商、周数百年的发展已至为完备,且形成制度。不同年龄的老人有不同的称呼,以示尊重,并给予老人相应的优抚。同时还依据年龄和生理状况的不同给予相应的饮食待遇和日常护理。除此以外,春秋战国时还继承着三代以礼养老的遗制。即按三代先王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分为“国老”和“庶老”,分别在不同的机构供养。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儿童慈善方面的政令及实施也已相当丰富。诸侯各国对慈幼工作都极为重视,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对妇婴给予特别照顾,免征幼儿的算赋。春秋战国之后,历代封建王朝无论战乱动荡还是和平盛世,均秉承恤老慈幼之美德且广而大之。从唐代的悲田养病坊,到宋朝的福田院、居养院,再到明清时期的养济院、普济堂等都是收养贫困老人、鳏寡孤独者的慈善机构,不仅为贫苦无依者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也大大地推动了中国养济恤老事业的发展。在慈幼事业方面,两宋举子仓、慈幼局的建立,以及清代育婴事业的发展,也部分解决了弃婴溺女的社会问题,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与“荒政救灾”和“恤老慈幼”稳定统治秩序的功利价值取向不同,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医疗救济”主线更具有社会性。医疗救济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保障需要救助的下层民众的健康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养疾之政”。两汉时期,医疗救济事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官方和民间的医疗救济慈善行为已经常见诸史册。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发生了大瘟疫,钟离意亲自施给医药,救活者甚众。①北魏时期出现了专门收容贫病者的六疾馆,对“京畿内外疾病之徒施医给药”。兴盛于两宋、元、明时期的“惠民药局”更是在施医赠药、救济贫病之民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官方的医疗救济外,民间也开展了大量的施医给药活动。如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时期,佛教徒为发扬“自利利人”的精神,曾免费为病人看病,自愿为下层民众服务。

四、发展轨迹与古代社会兴衰相表里

慈善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其发展状况和水平,直接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13]。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其兴衰不但与政治局势的安定、动荡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故而,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演变轨迹恰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兴衰过程相表里。

先秦时期是中国诸多制度创设的探索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当政者从巩固自身统治出发,开创了一系列国家慈善事业的雏形,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因暴政仅历二世而亡,在社会慈善救助方面成效不多。西汉王朝建立后,其社会慈善救助在先秦慈善事业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思想的影响,社会福祉事业虽未完全停辍”[14],但终因时局动荡而在整个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方面乏善可陈。

在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史上,集前朝慈善事业之大成而使其思想、制度等进一步成熟的阶段,则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顶峰的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成果的空前丰富,无论是传统荒政的完善还是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而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承继前代思想、制度、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更是一举达到了鼎盛[15]。明清时期的慈善事业无论是各救济环节的紧密衔接,还是相关运行制度的严密程度,都体现了空前的高水平,这是明清统治者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维护自身统治而积极探索的结果,同时,也是先秦、两汉、唐宋以来历代慈善事业历史积淀的结晶所在[16]。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慈善事业自先秦时期起步,到两汉时期进一步发展,在唐宋时期基本成熟,及至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其发展的轨迹基本上同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几个高峰相吻合,这不仅反映了慈善事业发展水平随社会生产力同步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华文明发展前后相继的历史事实。

五、启示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扶持下,由民间团体或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它是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奉献的事业。在中国古代慈善事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客观存在着慈善指导思想体系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慈善主体中民间力量相对弱小、慈善内容发展主线过于狭窄、慈善实际效果杯水车薪、慈善制度极不完备、民间慈善过分宗教化等历史弊端,但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们还是结合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了一些社会救助的主张,也推行了一些社会救助方面的政策,这不仅积累了社会保障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在客观上保护了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于缓解下层人民群众的痛苦、缓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相关思想和制度成果,对于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尊老助残等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客观上也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救助思想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为当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以下有益的理论借鉴和历史启示。

首先,中国古代慈善思想文化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可以启发我们促进当今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对大力推动慈善文化建设、强化民众的慈善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当下的慈善文化建设要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之中,应大力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专题宣传方式,宣传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民间组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要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增强公众慈善意识,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其次,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主体由国家向社会过渡的发展趋向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启发我们有效地推进当今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应在扎实培育和发展民间慈善组织的同时,加强慈善事业组织能力的建设。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方针,大力培育城乡各类慈善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民政部门可适当给予慈善组织在办公场地、启动资金、项目开展等方面的支持。重点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促进多种类型、分工协作、扎根基层的慈善组织体系的建立。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推动慈善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适时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发布评估结果。推动社会监督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慈善组织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逐步形成自律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再次,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启发我们,推动当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目前,应该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支持社会兴办慈善福利机构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慈善福利机构;进一步加强社会兴办慈善福利机构的政策研究与制定,为社会兴办慈善福利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社会力量兴办慈善福利机构提供规范、高效和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充分发挥社会兴办的慈善福利机构在服务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等方面的作用。

总之,当前中国慈善事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初步形成,这就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物质、文化和社会基础。如今,虽然中国的慈善组织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也日趋活跃,参与慈善捐赠的公民和法人以及捐赠的款物呈逐渐增加趋势,受益人群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的慈善意识、慈善规模、慈善组织、捐赠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挖掘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史为鉴,从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的诸特点入手,得出历史性的启发以指导当前慈善实践的深入开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谢忠强.民初沪上慈善事业兴盛原因初探[J].船山学刊,2006(4):202-204.

[2]谢忠强,李云.诸子百家与我国古代慈善思想的起源[J].兰台世界,2010(9):73-74.

[3]谢忠强,李云.管子、墨子的慈善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1):115.

[4]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

[5]郑碧强.佛教慈善思想的内涵[J].中国宗教,2007(6):47-48.

[6]谢忠强.民众、社团与国家:关系语境下慈善组织的社会定位——以中国救济妇孺会为中心的文本梳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22-128.

[7]余日昌.慈善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8]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1999(2):123-125.

[9]甄尽忠.先秦社会救助思想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75.

[10]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思想渊源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135-139.

[11]周秋光,徐美辉.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6(2):4-9.

[12]谢忠强.中国救济妇孺会慈善工作述评(1912—1937)[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15-118.

[13]谢忠强,李云.试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历史沿革[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6-130.

[14]葛慧烨,王卫平.儒、佛、道思想与中国传统慈善事业[J].文化学刊,2007(5):23-28.

[15]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129.

[16]岑大利.清代慈善机构述论[J].历史档案,1998(1):79-86.

注释:

①参见《后汉书》卷四十一之《钟离意传》。

[责任编辑:王继洲]

On the Features of China’s Ancient Charity

XIE Zhongqiang
(Department of Socia l Sciences,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Shanxi044000,China)

China’s ancient charity gradually form ed a diversified guiding ideology,and its charitable body changed into the clan of the national charity,family charity and religious charity. In addition,because of the dependence on the social,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sperity,its development also followed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hol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China’s ancient;guidelines;charitable body;charitable contents;development path

K22;K23

A

1673-5595(2011)02-0059-05

2010-11-03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HY-2010007)

谢忠强 (1980-),男,山东沂水人,运城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文化史。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慈善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慈善义卖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