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影
如何提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王倩影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应用问题教学法原理,构建的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有学习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质量的高低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预习时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筛选整合为高质量的问题,恰当地在课堂中安排教学力度。
问题导学 问题质量 教学模式
我们都知道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它为教学理论走向教学实践打开了通道,提高了载体。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应用问题教学法原理,构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有学习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向“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内容问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在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问题”质量的高低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否有效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呢?以下我就结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一节观摩课《祝福》来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我们知道“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设计问题链,编制问题导学案,然后学生运用学案自学教材,并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隐形的参与者,他通过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关注必需的知识点,而不是像我们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放羊式的预习。那么,导学案的编写就至关重要。首先,只有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才能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我觉得要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就必须做到:1.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重难点。2.应该是一篇课文要上几个课时就应该有几个课时的导学案,而不是一篇课文无论教时长短就一个导学案。3.导学案应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课前预习导学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问题提出的引导方向;而另一种应是学生预习之后,教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后列出的课堂教学问题的导学案,这些问题是学生再进行探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其次,教师要有帮助学生建立鉴别问题优劣的意识。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在屏幕上列出了两个题目:1.既然祥林嫂嫁给第二个男人生活会变好,为什么祥林嫂“还嚎”“还骂”“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呢?2.祥林嫂为什么不离开鲁镇,再次改嫁,寻求新的活路呢?让学生来分析一下哪个题目有价值,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了引导。我们知道通过教师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后就会逐渐地明白怎么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
观摩课结束以后,任教老师在谈到自己上课的前期准备时说到,学生上课之前提出大概有六十多个问题,而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只选取了其中四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读文时会提出很多问题,但是课堂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要有分类、归纳、筛选、整合的能力。有的问题是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他只要静心想想就能解决的,有的问题学生翻一下资料就能够解决的,有的问题学生互相之间可以解决的,我们完全可以忽略。同时,任教老师还说到,有一个同学问到了“祥林嫂的不幸为什么大多发生在春天,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意?”,这个题目很有深度也很有价值,于是她灵机一动把另外几个准备在课堂讨论的题目,也围绕“春天”这个话题,进行了再加工,变成“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祥林嫂的春天在哪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学生提出的是“原生态”的题目,而我们的课堂是有时效的,我们必须抓住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结合教学的重点进行有机的改编整合,这个改编整合的重点在于尊重学生思维的特点,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否则,这个问题也没有意义和价值了。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探讨的重点,就是“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让学生给这些人分了类,然后请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一下他们是怎样迫害祥林嫂的。在谈这三类人的时候,其实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前两类人对祥林嫂的迫害,而在谈第三类人的时候,学生在阐述他们对祥林嫂的迫害时,表述的并不是很明晰,学生的思维在这时出现了障碍。可是,很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深入的引导,而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匆匆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我们知道在探讨课堂预设的问题时,必然会有许多“生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我们学生最需要解决的,也是课文最有深度最有意蕴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我们老师在此处加强教学力度,此时,我们老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匆匆一带而过。
有时在进行问题征集时,教师会发现学生提出了一些非常规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不是教学的难点、重点,可能是对一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疑问的地方提出的问题。有老师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深入思考体会一下,这个问题就可能是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一个“趣题”。而我们最需要鼓励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于无疑处生疑的精神。例如,曾有一位特级教师谈到在教学《淮阴侯列传》时,有一个学生向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韩信在为什么对在亭长家没饭吃的羞辱不能忍,却能忍下市井之徒的胯下之辱,为什么小辱不能忍却能忍大辱?”这是在任何教参中都没有提及的,这位老师并没有随意对待,先自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接着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讨论,最终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这个答案的得出,而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思考的乐趣,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因为这个问题的“兴奋点”正是他们的“趣点”之所在。所以,老师要慧眼识珠,要能抓住那些最有质量,最能传达学生真实阅读感受的趣题。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问题”这条线,必然能形成一种高效率的课堂。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重视问题的质量。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