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谈古论今”

2011-08-15 00:51孔繁珍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21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意境古诗词

◆孔繁珍

(青海省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

浅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谈古论今”

◆孔繁珍

(青海省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新课改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学语文、乐于语文”的新课堂,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和探究的新问题。

高中阶段 语文古诗词 课堂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思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抽象思维被更多地运用到了学习中,这一现象不仅只是体现在数理化教学中,在语言文字理解中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知人论世,怀古诵今,势必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难点。

一、了解时代背景,熟悉作家作品

我们在这里说的了解时代背景,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讲授的某一首古诗词所处的时代背景,而是了解中国自开创诗词先河以来每一时代、每一个阶段诗词的创作意图、发展特点以及代表作家作品。能够在纵向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横向、深入地理解每一位诗人、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意向,那么学生才能够较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古诗词中的精粹,也才能够在对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发出慨叹的同时,重新审视近现代诗词发展的趋势和优劣,进而做出自己理性的评价。那么这一过程的完成,就需要同学们积累作家作品知识,熟悉作家作品。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宋代的陆游、苏轼、王安石、李清照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学生不但要熟悉,更要理解他们的代表名作,能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反复研读诗词,体会诗词意境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这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首先要熟悉作家作品。在此基础上,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可以运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词之间的相互理解。比如我在讲授杜甫《秋兴八首》时,引导学生记忆有关“秋”这一特殊意境的相关诗词句,同学们踊跃发言,说出了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有些同学甚至高声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我也借此提出问题探究:古人与今人对“秋”这一意境的体会有何异同?同学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答案也层出不穷,各有千秋,但却能够鲜明地表述出对古今诗词中对意境这一模糊概念的特殊运用,课堂学习效果显著。

三、引导学生背诵,学习语言艺术

以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大多数学生学古诗词的渠道仅限于课堂,课余时间他们不会去主动学习古诗。为什么古代文人大多出口成章,谈古论今,头头是道,而今的学生用词匮乏、表达生疏却日趋严重?其原因概莫如此。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学习古人用词用语之道想必是最便利的捷径了。实践证明,多背诵一些具有悠久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杰出诗文,伴随着生活阅历的渐趋丰富将会转化为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他们不仅给学生提供语言的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风骨、情操、志向和智慧,还将成为青年人提升人生内涵和境界的重要力量。在教学中,我精选了《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唐诗词鉴赏词典》和学生喜欢的一些诗词人的篇目,要求学生定期背诵,经过一段时期的背诵,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把古诗词中的名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口头表达和作文中。我们经常说“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品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

四、注重诗词鉴赏,表达融会贯通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介绍时代背景、作者、讲解词语及内容,再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整个过程是程式化的,其弱点在于教师讲的的太多,学生感知的太少;分析得细而碎,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诗词具有跳跃的时空、朦胧的主题、深邃的意境等特质,决定了人们对其解读必出现多元性的现象。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品质,具有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品质”是完全吻合的。因此,教学中我们绝对不能再以模式化的套路来规定诗歌的表情达意,相反,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鉴赏和品评,学会独立解读诗词,能够结合所学过的古诗词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赏析,从而学会用诗歌去解读时代,而不是用时代来束缚诗歌。能够使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等的鉴赏术语和“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深化意境”等的表达技巧,在学会赏析的同时,能够把古诗词人精妙的写作技巧融合到现代文的写作和鉴赏中,势必会大大提升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今后步入社会的人际沟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提出研讨问题,指引深度交流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验证原理。例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同学们发出疑问,为何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一词,在当时英雄涵盖哪些内容。同学们的疑问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我在结合时代背景与同学们交流的同时,也向同学们发出一个探讨题材“英雄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分析了每个时代渴盼英雄出现的深层原因,进而扩大了“英雄“一词的涵义,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意义。通过这样的深度交流,学生对诗词就不仅仅停留于接近或欣赏的层面,而是上升到探究的境界。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我爱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