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探索

2011-08-15 00:51贾宇波包晓安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

◆张 娜 贾宇波 包晓安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探索

◆张 娜 贾宇波 包晓安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研究,对于高等院校改革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现状、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育现状,对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计算机专业 实践教育 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一个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上看,计算机类人才缺口很大。比如,美国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达到67万人,而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达到170万人,我国同样也存在着计算机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

然而,近几年,计算机人才的供求之间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显示,2004年至2007年,全国所有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低于85%。根据《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的统计数字,计算机专业已经连续两年(2007年、2008年)成为高校应届生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岗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多数都是传统的计算机学历教育,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理论体系的传授。因此,一般高校毕业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聪明的头脑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随着技术本身的发展和产业需求的提升,以及信息技术创新的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结构、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而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已经不可能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花费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培养毕业生,他们更倾向于招收具有工作经验、能够快速上手的员工。高校计算机人才实践能力低下,缺乏实际项目经验是高校计算机人才未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研究更符合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体系。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现状

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目前,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许多学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开设课内实验,巩固理论课知识。(2)针对某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开设了配套的课程设计类课程或综合实验课程。(3)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4)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基金、开放实验项目等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5)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同时针对竞赛,开设一些实践教学选修课程。(6)其他,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等。

为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各高校已经采取了众多的措施,说明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缩短学校与企业距离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尽管大多数学校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较普遍的有:(1)课内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的选题单一,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2)毕业设计的深度与工作量差异较大,有些课题与大型实验几乎没什么分别。(3)虽然有的高等院校采取了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建立创新实验室等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往往只是针对优秀学生的,学生受益面不广。(4)虽然学校积极支持校企合作,但是由于学生基础不够,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真正参与的学生人数不多。

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需走计算机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众多教育理论家和IT教师共同认可的一种有效途径。许多高水平大学学生成长经历也证明,计算机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在重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同时,更要强调硬件开发、软件设计等实践能力的能力培养。我们在计算机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较大,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阶段并不了解这些课程的作用,许多教师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忽视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往计算机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或者是某一门基础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或者是和某个基础理论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缺乏专门的跨多门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因此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压缩基础理论课程所占比重,加强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设置大型的结合多门课程的综合实训类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模拟实际项目的训练,积累一定的项目能力和经验。

(2)改革毕业设计工作。针对有些毕业设计课题与大型实验几乎没什么区别的现象,首先要严格毕业设计选题的审查,杜绝难度小、工作量低、年年都重复的大众化课题,在选题阶段就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或者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大型的毕业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能够获得实际项目的经验。

(3)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除了专门的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投入之外,还要加强实训阶段的管理。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进行实训,实训课题选择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实用性强的项目,在整个实训的各个阶段都要求各个项目组提交阶段性的成果,并进行展示。通过实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的经验,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4)与校外人才培训基地合作。国内目前有许多软件实训项目培训学院或培训公司,对于软硬件条件不足,校内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的高校,可以与这些校外人才培训基地合作。这种实训模式的优点是通常有专业的实训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实训案例更新快,实训内容更接近企业的实际需求,教学效果相对较好,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前就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但实训费用较高。

(5)加强校企合作。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较大规模的项目实践,而企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可以通过派学生去企业参加实习、聘请资深企业技术人员兼任专业教师或者与企业共建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等方式,使学生缩短与企业要求间的差距。

三、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作为技术发展快、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应进一步加强,而且必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实践教育体系也将在不断的改革中,更加符合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需要。

[1]郭银章,徐玉斌.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7).

[2]项炜,王次林,罗谊恒.关于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

[3]姜贵平,时鑫,薛进,孙求知.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

[4]孟晓蓓.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