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成
考生诗歌鉴赏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李太成
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总是存在各种障碍,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些障碍产生的复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解题方法
诗歌鉴赏历来是复习备考的一个难点,多数考生答题时感到茫然,其根本原因是考生没有读懂诗篇。考生读不懂诗篇的原因有哪些?怎样突破诗歌鉴赏的“瓶颈”?执教者无不为之思考。笔者在第一线的教学实践中有些许体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
考生读不懂诗歌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对象——诗歌自身的特点;二是阅读者——自己存在缺陷。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抒情性、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语言凝练和结构跳跃是直接导致考生读不懂诗的原因。首先,语言凝练。何谓凝练,文字紧凑简练。诗歌为了达到凝练往往省略句子成分。如,宋朝林逋《山园小梅》开头两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诗句省略了主语“小梅”,所以考生不容易读懂。其次,结构跳跃性。我们看岑参的《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
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这首诗结构跳跃,使我们觉得它前言不搭后语。诗的开头说:昨天山里有信寄来,说现在正是耕种的时候。接下来“遥传杜陵叟”,把语气隔断了。“怪我还山迟”,这和上文“只今耕种时”还可接起来,可下文的“独向潭上酌”,又和上文脱节。其实,“遥传杜陵叟”,是写信人转说杜陵叟的话。这信大概不是长辈写给岑参的,不便直接怪他迟迟不回来,而借杜陵叟的口来怪他迟迟不回来。“遥传”,说明杜陵叟跟岑参的家相隔很远。杜陵叟为什么要怪他“还山迟”呢?除了耕种时应该回来务农以外,还有别的原因,因为他不回来,杜陵叟只好“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写信人借杜陵叟之口来怪岑参,也含蓄而微妙地表达了写信人、家里人“怪我还山迟”的话外之音。
由于形式的限制,诗歌叙事往往会省掉过渡,结构上呈现出大幅度的跳跃,有时甚至会打破语法规则。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考生这样解读:读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是说竹子被风吹得呼呼的响,“归浣女”是倒装句,应为浣女归;“莲动”,莲花莲叶在摇动;“下渔舟”,同“归浣女”一样,也是倒装句,打鱼的船向水中摇去。应该说这位考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由已知的“上岸”把未知的“下渔舟”的“下”字理解的非常准确,并且能从诗歌对偶句中找到佐证。问题是这位考生没有认识到诗句打破了语法规则,忽视了诗歌语言凝练结构跳跃等特点,机械的理解诗句。其实诗句语序应为“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喧”的施动者是“归浣女”而不是“竹”,“动”的施动者是“下渔舟”而不是“风”。
如果不从诗歌语言凝练性和结构跳跃性出发,就无法真正读懂诗歌,诗歌鉴赏就成了盲人摸象。
考生自己的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深层次的是对意象把握不准,浅层次的是对术语理解不透。
第一、对意象把握不准。考生虽然能指出诗中的意象,但不能准确的把握“象”与“意”的关系,因此不能从意象推导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意象主要有三个特点:1.内视性。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是创作主体以主观情意感受外在物象,在头脑中形成意象,然后借助艺术表现手段得以外化呈现。因而意象是一种心灵的产物,是一种意想形象。2.象征性。象征是指以某一种特定的形象来表现超越此形象原有含义的象外之象。3.多义性。意象的生成要靠丰富的想象力,以达到意与象的反复渗透,最终达到物我合一。正是因为诗歌的意象具有隐喻的作用,生成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它把考生给弄懵了。
例如闻一多的《死水》,《死水》给人的启示并不在“死水”这一意象本身,而在于这一意象所暗示的意义。结合时代背景,很容易判断出诗人将“死水”迁移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潭粘滞、肮脏、霉烂的死水正是当时中国现状的真实写照。这样,具体的“意象”也就有个特殊的意义。
第二、考生对术语的理解不透彻。诗歌鉴赏要准确使用术语,可是,有的术语似同实异,考生经常出错的术语有:
1.对比与衬托。
例如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提问: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这题暗示我们必需区分对比与衬托,对比:把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2.借景抒情与以景结情。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于客观之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怀。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借景抒情的诗篇。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
3.渲染与烘托。
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又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比较发现,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诗歌语言是凝练的,只有像泡茶一样,把诗歌“泡”开,才能读懂诗歌。方法是“确认、整合、发散”,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作者和标点,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意象。遇到不甚明了的意象,要根据相关意象、相关诗句推断。从而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泡成散文。例如李贺的《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痕。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
模拟一下“泡开”的思维过程:幽兰露——幽暗兰草上的露水。哪里的幽兰?自然是苏小小墓旁的幽兰。如啼痕——好像还留有眼泪的痕迹。谁的眼泪?诗人李贺的吗?路人或拜谒者的吗?当然是苏小小的。没有什么物件可以用来连接同心结。谁和谁结同心?自然是苏小小和阮郁的同心结。烟花不堪剪——为什么?因为烟雾笼罩的花朵,是无法剪下来编织同心结的。青草像地毯一样,松树像车盖一样。哪里的草与松?自然是苏小小墓旁的草与松。风做的衣裳,水做的佩玉。谁的裳与佩?自然是苏小小的。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幕中久久的等待。谁的油壁车?谁在等待谁?自然是苏小小在等待阮郁。寒气逼压着小小的绿色蜡烛,它的光彩很难发散出去。这翠烛,可能是诗人点燃的,也可能是诗人想象的。西陵的坟墓间,寒风吹着冷雨。
这样我们就大致读懂了这首诗。李贺在苏小小墓前触发想象,描摹了一场鬼魂的婚娶——这是一场现实中被阻隔,只能在诗歌想象中展示的婚娶。诗人除了表达对墓主人无限同情,对坚贞爱情由衷赞许的感情之外,还传达出自己内心守候与凄迷的一份情愫。
三国时期的思想家王弼论述“意象”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读诗歌既然名为“泡”,当然可以更“开”些。针对意象的三个主要特点,寻言以观象,寻象观意,加入自己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画面,进入意境,感受意境特征。
读诗一定要有感情:情由诗定,心随象飞,身同作者,情境合一。只有“心”临其境,才会感受意境。把握了意境特征,也就把握了作者心境,从而也就把握了作者情感。
读懂诗歌答题就容易了,但答题还要针对题目,规范作答。简答题一般是问什么答什么,“综述型”试题,一般可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来回答问题。具体说来,就是:①概括诗歌特色(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②依据试题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审美特点。③揭示诗作这样写的好处。
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除了借助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外,针对诗歌的特点和考生的不足,有的放矢点拨解析,不失为智慧之举。
湖北省潜江市文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