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刍议

2011-08-15 00:49王建军
中学语文 2011年27期
关键词:比喻美育美的

王建军

铸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刍议

王建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在实施语文人文性要求的过程中,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依托文本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其学科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铸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审美情趣 文本优势 创新能力 精神世界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为此,高中语文应依托文本优势,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大。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引领学生感悟情景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叶圣陶曾指出:“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并强调“学生有了审美本领,使自己能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可见,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难舍难分的特殊关系。

高中语文选录的文章,大多数为文质兼优的典范作品,它们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美育不仅是其固有的教育内容,而且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互为依附,不可分割。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仅展示了崇高的美的艺术境界,而美好的艺术意境本身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精彩的关键性字词,把学生引领到美的意境,可以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在优美动人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品中的精美的语言表达,依此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与美育有机结合,并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更富生命力。

如,学习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时,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描写秋季的诗句、名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学习本文时,我首先利用录音带进行范读,让学生在优美的配乐朗读中进入文章表现的艺术氛围,然后放映有关秋天的名诗、名句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这时已经陶醉在美妙意境中;接着,我要求学生利用收集的名诗句和看到的多媒体画面,交流自己对秋天的感悟,并让全班同学在课堂上进行赏评。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作者描写的意境,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净化,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有效环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

如,我们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引领学生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进入审美想象世界。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成词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诗人借游仙这种形式,浮生联翩,时而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之中,“脚着谢公屐,身登青去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时而又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迸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通过这样引领,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诗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当时的情境,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领略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形象,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自然也得到丰富。

二、关注文本的特点是审美教育的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自然景物。阅读这些作品,就仿佛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美不胜收。这就是以形象感人的审美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因此,我以为,审美教育也是一种形象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也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如屈原的《离骚》,诗人通过赞颂先古三王尧舜时代的政治清明,重用各种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的用法,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这里有描写,有叙述,但描写和叙述的目的还是借助形象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精致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以形感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可见,以情感人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大凡优秀作品,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的爱国情、《与妻书》的殉国情、《纪念刘和珍君》的悲愤之情等,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由此感染学生,达到了语文文本以情动人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目标。

1.培养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什么是美?白杨树、松树美在哪里?同是秋天景色,为何在这一个作者手下绚丽灿烂,而在另一个作者手下却是肃杀凄凉?诸如此类问题该如何理解。

审美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如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是一个醉心于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妇女形象,作品讽刺了她的的虚荣心。如果忽视引导学生对她的正确评价,学生就会与玛蒂尔德产生“共鸣”,对她在舞会上的成功产生羡慕,对她丢项链、赔项链表示惋惜,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因此,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如,祥林嫂为何在祝福中死去?她的悲剧遭遇从何产生,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贺家堂伯的驱赶,柳妈的解脱之计等展开联想、思索,分析这与造成祥林嫂悲剧有哪些因果关系,便会使学生认识封建礼教便是扼杀祥林嫂的罪魁祸首。

2.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如,在学习《祝福》时,对祥林嫂这一形象的分析,引领学生从她的乌裙、蓝袄、月白背心、脸上的表情和眼神的变化等描写;从她抗婚磕头,捐门槛等行为,及丧夫失子后的“我真傻”、“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等言语,体会她遭受的种种迫害与痛苦,产生对她的怜悯与同情,生发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憎恨,从而上升到对人物形象美学意义的探究。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景物,由于以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同为《咏梅》,哀怨牢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者,抒发的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感伤之情;而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者,表现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豪迈之情。因此,要引导审美的主体提高眼力、有所发现。

宁夏灵武一中。

语言万象

猜你喜欢
比喻美育美的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买椟dú还珠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