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2011-08-15 00:49郭荣成
中学语文 2011年27期
关键词:侍萍周朴园文本

郭荣成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与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情感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有什么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情感。对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认识不同,产生的情感也会不同,如果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情感也随之发生改变。其次,人的情感反过来对当前的认识活动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积极的理智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情感可以阻碍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投入情感、投入精力学习语文呢?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首先感动自己

在文本面前,教师也是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对文本总有弄不透彻的问题,但目前教学中少有教师对文本有独特的感悟,而是忙于抄写备课资料或现成的教案,因此,必须提倡教师与文本的深入对话。首要的是教师要情动其中深受感动,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教师只有用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愿望。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任务有两个:一是产生教学的思路。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得,就不得不依靠教师与文本对话所产生的教学灵感。教师与文本对话得熟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有多元感悟。依据新课标“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允许是多元的”之要求,学生的多元独特体验,最好是在课前教师就有所预料,这也为教师上课时正确评价学生做了准备。

教师与文本对话的一般步骤是:①钻研文本,形成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②把自己的这种感悟,用自己的情感、语言传递给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越充分,越能让文本更具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曹禺的《雷雨》我教了好几遍了,但是始终感觉一般,学生的反响也一般,尤其对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感情世界的把握,始终调动不了学生的认识与研讨。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真情,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是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吗?我反复研究教材,从周朴园的家庭生活、情感世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去寻找答案。30年前的周朴园是一个年轻多情的阔少爷,他对侍萍是动了真情的,他和侍萍生活了好几年,并且还生了两个孩子,那段时光是周朴园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最值得怀念的日子。侍萍的年轻漂亮、温存贤惠、体贴入微都给周朴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他被迫把侍萍赶出家门是出于无奈。他以后的家庭生活很不如意,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两个儿子对他也是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时时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慰藉也就十分自然了。但是他的这种怀念是在他确认侍萍已死的前提下出现的。其实他的怀念又是十分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就立刻声色俱变,以致最后凶相毕露。这是周朴园30年后的社会阅历和他的社会地位、名誉身份所决定的。所以在周朴园身上,在他对侍萍的态度上有着两重情感,而更多的是自私、虚伪、冷酷的一面。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调动情感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是学习语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研渎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交流。怎样才能使学生和文本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对话呢?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一是要保证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要保证学生读懂了什么,交流了什么,还要保证学生质疑问题的时间。

在具体操作上,我觉得要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以下流程较为合适:

1.初读整体感知,弄懂基本内容。教师可提出几个一般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经历初步的语感体验。

2.精读文本感悟,质疑问难。让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产生情感体验,作出价值判断。并且借助声音将自己的感受在精读课文阶段领悟和朗读出来,读出意境,读出感情。

3.熟读品味迁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熟读背诵,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积累语言材料。

三、师生对话,创造性阅读激励

这里所说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创造性阅读状态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问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欣赏与评价。

但是,目前为什么我们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那么少?是教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是课堂时间不够,还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是在追求一种形式,还是长远学习能力的需要?

首要的原因是课堂让我们教师根据自己的预设给操纵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预设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完整到没有学生说话的空隙。尽管老师也根据预设提出了一些有可能是学生疑惑的问题,但毕竟不是学生在情感驱动下主动提出来的。

其次一个原因就是教师预设学生可能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的教师也有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想法,可又怕学生提问题耽误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再次是学生未深入与文本的对话,未获得情感感受,未养成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做以下工作:

第一,教育学生懂得质疑提问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要力争做一个善于质疑的人,一个思维活跃敏感的人,一个敢于表达自己见解和思想的人。

第二,放下教师的架子,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式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表达出来。

第三,不要怕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住自己。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学习的必要基础,老师有弄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课堂上共同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或课下师生一起努力寻求答案,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方式。

四、生生对话,调动情感因素,创造阅读的多元理解

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学生的理解不同于传统观点,不同于教参观点而否定,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与碰撞而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对话积极创造条件。比如探讨《项链》的多元主题。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发言人宣读本小组对《项链》主题的理解。有的小组认为,《项链》的主题是“回答了真正的尊严是什么”,有的小组认为,《项链》的主题是“逆境成就人”,有的认为是“追求决定生活品位的高低”,有的则认为是“仅凭单纯的爱美,缺乏经验,缺乏涉世能力,缺乏辨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只看外表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又比如分析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学生中有的认为玛蒂尔德是诚实守信的,有的认为她是勤劳坚强的,有的认为玛蒂尔德是纯洁高尚的,有的认为她又是热爱生活的。学生的这些看法与教材传统观点确实有异义,但又确实是学生从某个方面获得的独特的理解,作为教师应予以肯定。

又如教学《闺塾》,传统观点都认为是春香闹学,春香是这出戏的主人公,有个学生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谁是主角不能仅凭戏名来决定。春香之闹,闹在明处,闹得欢快。但我认为,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个貌似旁观者的杜丽娘,表面顺从文静,内心却是一片春心荡漾,她才是“闹”的真正主角。没有她的默许、纵容、支持,春香未必敢“闹”,杜丽娘是春香敢闹的后台,春香是杜丽娘的影子,杜丽娘才是这出戏的主角。

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因素不是孤立的,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和我们语文教师对教材的驾御、教学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乃至对学生的尊重信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我们操作得当,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情感的。

猜你喜欢
侍萍周朴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爱与虚伪
由《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