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必须与新闻学科错位

2011-08-15 00:51曾晓渊
枣庄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新闻学常识新闻报道

曾晓渊

(福建江夏学院 人文传媒系,福建 福州 350025)

新闻教育的危机

一篇名为“中国十大骗人专业”的文章曾风行网络(http://edu.qq.com/a/20060419/000137.htm),中文、新闻专业赫然上榜,跟帖无数。该网文说,汉语言文学,教育部公布就业第一差;新闻专业,国内有名的骗人专业,专业内容莫名其妙;胡诌一些理论骗人,连中文都不如。中文和新闻两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专业,走到今天这一歩,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后,两个专业在风光的同时,也受到“无学”的诟病,从此凝成心病,一心要走上一条“有学”化的道路。比如新闻学一直被人诟病为“无学”,因此如何变得“有学”成为几代新闻教育者的奋斗目标。艾丰在1982年为他的《新闻采访学》第一版写的序言中,就有了却这块心病的亢奋:“有人说采访是一种艺术。那么,采访学应该是一门科学。本书所做的努力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运用于采访学的研究,分析采访活动中所包含的矛盾并找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方法。”[1](P1)第二版序言就更加赤裸裸地展示他的宏愿:“它企图建立一个采访学的新体系,也提出了若干新闻学乃至哲学的新观点。”“一位权威认为我的这部《新闻采访方法论》,可以作为‘新闻哲学’来读。”[1](P3)

那时候无论中文专业、还是新闻专业,还有其他某些专业,都面临“无学”的尴尬,因此从事相关专业研究、教育的专家、教师无不满怀悲壮之情要向科学化、体系化进军。这些年,无论新闻学研究还是中文研究,邂逅了西方人文科学、信息传播学等理论后,更是亢奋得概念大爆炸,把本学科演绎得异常艰深、体系繁复,变成了越来越难以普及的专门知识,连新闻、中文学子都觉得望而生畏(感觉越来越“胡诌”),普通国民更敬而远之了。看来,新闻学一味往科学化挺进,未必是一条正确的途径。它与邵飘萍“新闻知识应列国国民普通知识之一”[2]、艾丰把新闻知识变成国民普及知识的冀望南辕北辙。

作为改革开放后,比较成功的新闻学研究者,艾丰还是想找到一条解决新闻知识科学化与普及性矛盾的途径。处女作《新闻写作方法论》的成功,艾丰接着写出了姐妹篇《新闻写作方法论》,“现在论述新闻写作的著作非常之多,所以本书的内容虽然也要说到新闻写作的一些具体方法,但主要的不是说明‘怎么写’而是要侧重说明‘为什么这样写’,及新闻写作规律性东西。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写’,就可以更好地知道‘怎么写’,还可以在新闻写作规律的基础上自己有所创新。”[3]2他找到的解决途径就是阐明“为什么这么写”的规律。他由此展望新闻学美好的未来:“社会各界都来重视和学习新闻学,这应该是未来若干年的进程。新闻必定会作为一种普及性的文化‘行进’在我们的社会上。”[3](P5)

形而上还是形而下

朱光潜在《怎样学美学》一文中说到:“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4](P279)现在新闻专业教师中,真正从事过新闻职业的很少,大部分教师与学生一样,是从书本上体验、积累、生成新闻学知识的;大部分教师只有形而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能感悟到新闻职业的真谛?

那么引进一些新闻从业者来执教又如何?走进重“形而上”轻“形而下”的大学,这些教师也踏上了“科学化”“体系化”的路径,最后“怎么写”与“为什么这么写”结合得好的老师十分有限。有的大学把新闻专业的教师派到新闻单位去实习、挂职锻炼,以期增进这些教师的从业经验,达到通一艺而能谈艺的境界。但效果也未必令人满意。短时期实习挂职的记者纵然能获得一定从业经验,但未必能获得新闻职业的精髓。

这些医脚不医头的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方式,并不能解决新闻教育的根本危机。常识告诉我们,知识经验并不是一个职业的根本,知识和经验的使用才是根本。一个知识、经验丰富的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好作家;老红军九死一生,也写不出一部反映长征的小说。一个行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未必就是好记者。新闻报道不是专业研究,新闻记者不一定要是专家,未必需要那么艰深的专业知识。鲁迅先生说:“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5](P402)新闻记者要报道“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也“只消常识,便得了然。”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却未能使用常识分析报道事实,新闻记者照样报道不好新闻。作家徐迟可以报道陈景润,而他自己并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我们并不排斥记者对相应专业知识的掌握,但新闻记者应掌握更宽广的常识,善于使用常识来分析判断新闻事实,才能出色地完成报道。

在中国,新闻专业是少数与职业对应的专业,但即使名牌新闻院校的学子,就业于新闻行业的也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新闻单位并不一定从新闻院校、新闻专业录用新闻工作者。羊城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晚报社长曾经对笔者说:我们报社的医疗卫生报道很有名,但我们的记者并不是从新闻院校来的,要懂医学需要学习至少五年,而我们只需半个月或一个月就能教会他学会写新闻报道。与这位社长抱有相同观念的新闻单位可能不在少数。那么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受新闻单位欢迎,仅仅是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果这样,新闻专业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

面对严酷现实,有的新闻专业开设二学位课程,毕业时同时拥有两个以上学科专业知识。但从专业知识的考量来看,新闻单位还是会聘用其他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因为他们更专业,基础更扎实,如果新闻培训“只需半个月、一个月”。到头来,新闻专业学生不仅其他专业没学好,新闻专业自身知识也不健全,除非新闻专业本身并没有什么健全的知识需要学习四年?

三 专业内还是专业外

鲁迅先生以杂文名世,而杂文相当于今天的新闻时评;鲁迅学过医学,但他并没有只评论医学新闻,而凭着“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成为新闻报刊的短评巨匠。邵飘萍是新闻全才,他提出的新闻知识是可以成为普及国民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惜今人未能明了。今天的中国大学,虽然掀起了办新闻院系、新闻专业的高潮,却不强化普及性知识,而致力于专业化、科学化,导致新闻学与新闻职业断裂。

新闻学回归宽广的常识教育、普及性知识教育,才是解决新闻教育危机的根本出路。常识就其字典意义就是普通知识。新闻教育是世事的普通知识教育,而把新闻专业知识交给新闻研究,把其他专业知识交给其他学科去研究。新闻教育内容应当是探讨世事中哪些是普通的、恒常的、基本的、永恒的东西,如何辨别、光复这种普通性恒常性。这正是新闻报道与专业研究不同的地方。新闻专业研究应当与新闻教育内容区分开来。在新闻报道传播中,再离奇的新闻传达的也是对常情常理的回归,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新闻的情理就是对常情常理的强调,而专业研究中常情常理就没有学科研究价值。

“新闻报道者,事实的报道也。”[3](P1)如何报道?一般会说,是根据新闻价值标准来选择事实,但是新闻价值是什么?一般来说,是根据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这是新闻价值的最普遍的说法,但是至于如何来判断一个新闻事实的这几个方面,却往往越说越“胡诌”。因为这几个因素相互间的冲突很大,难以“诌”出一个令人信服的道理来。其实,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事实对人类常识、常理、常情、常法、常德的“超越与回归”价值。一件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大小,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对常理、常法、常情的悖逆或维护?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大事小事,任何新闻事件都是对常性的反叛或回归,任何一次新闻报道都是一次对常识的温故知新。所以鲁迅先生才会说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

内外边界在何处

新闻教育不是一般的学科教育。对此,《新闻采写教程》的作者说:“但是新闻学是另一回事。作为一个公民,了解新闻工作者在民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了解我们为什么要捍卫言论自由,理解我们作为消费者如何评判一个新闻报道是否准确、客观、公正,以及明白新闻工作者的诸多选择——采访谁,采纳什么样的事实和言论,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新闻结构——可以形成我们对周围发生事物的理解,所有这些都很重要。”[6](P14)“我们总觉得缺乏这种认识是新闻教育的间接结果。新闻教育者的一个自然倾向是将认识分成容易操作的几大块,从而使理论与实践脱节。”[6](P14)“学生将大部分他们在大学的新闻生涯用于锤炼各方面的技能,并获得一些媒体法律的实用知识。等到编辑们对他们为获得第一份工作或实习而进行面试时,那些重要的问题早已被他们遗忘在大脑的某个角落。”[6](P14)

被美国300多所大学选用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作者梅尔文·门彻在中文版前言中强调:“《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分析事件,以及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综合这些分析。这本教材涉及的基本内容——如对细节的关注、将记者观察转化为普通大众所能理解的报道这一能力、对自己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适用于世界各地记者。”应当说,门彻所倡导的东西,对于我国新闻教育界是一记警钟:忙于建立繁复体系,却忘了新闻教育其实就是像门彻所言:从常识出发,考查、分析新闻事实,又回到人类的基本常识来。他引用文学评论家诺斯罗普·弗赖伊的话强调这是新闻道德:“持之以恒地将心智保持在训练有素的健全状态,勇于面对可能否定或抵触人所希望实现的一切结果——这些显然就是道德品质,如果这个用语有任何意义的话。”[7](P6)

外求还是内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教育的核心就是传授运用常识报道新闻事实的智慧。门彻说:“在任何时代,大众媒介上的新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新闻是从正常的事件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某种预期的中断;新闻是一种信息,人们需要根据这种信息来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决定。”[7](P78)“虽然记者希望就新闻做出的决定是客观的、非个人化的,但大量新闻仍然建立在选择的基础上,而选择是一件相当个人化的事情。选择源于记者的专业背景,他或他所受到的教育,及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的无形影响。”[7](P78)因此,培养健全心智的记者,应当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我发现,记者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并没有蓄意歧视或表现出个人的偏见,相反,新闻稿和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大多数偏见都是非常微妙的,是无意中造成的。许多记者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他们的偏见一无所知,因此,他们的偏见看起来不知不觉中出现在他们的稿件中。”[8](P2)

如何消除偏见?偏见源于成见,新闻专业的学生只有加强常识教育才能与成见作斗争:“当今‘客观性’新闻报道中,每天都会掺杂进偏见,即便是在最受尊重的新闻出版物和广播节目中也是如此。为了保持新闻报道免受成见的影响,需要小心这些失误,并认识它们。”[8](P266)

新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展江在《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译序中介绍了作者杰克·富勒的观点,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就是多研究人类文明的常识,少读新闻专业知识:“……新闻院校学生多读哲学、科学、法学原著,少读专为记者写的作品”。[9](P3-4)“我们想以此为途径,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他们在报道和写作中有多少选择,有哪些选择,这些选择如何塑造了报道及其对读者的影响。”[9](P15)

新闻教育内容的常识性特征,才具有普及性的必要,可以成为“全部国民的普及知识”;但常识并不是肤浅的知识,新闻教育内容也不是零星琐碎的肤表性知识,宽广的常识,就是打通性常识,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境界的深度性常识。1878年2月19日,王韬在《申报》发表著名的新闻学专论《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提出:“秉笔之人,不可不慎加遴选。其间或非通才,未免识小而遗大。”[10]王韬的“通才”思想,其实是“深才”思想,成了早期中国新闻学界的共识。这一思想源于美国新闻教育的创始人老布莱尔,他强调通才教育。布莱尔主张一个四年期的大学课程,由四分之一的新闻课、四分之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组成。[11](P67)

外国的新闻教育的理念尤其是美国的新闻教育理念,影响和促进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早期中国新闻教育的代表,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修新闻的课程仅占全部大学课程的四分之一,其他时间则以选读与新闻事业相关的学科为主,如文学、人类学、哲学、历史等。陈昌凤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汇流: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走向研究》[12]一文中指出:新闻教育应当教给学生人文追求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有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和目标。

[1]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

[2]邵飘萍.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J].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1924.3.

[3]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

[4朱光潜.艺文杂谈[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鲁迅.鲁迅杂文全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6][美]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著,姚清江,刘肇熙译.新闻采写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美]伊丽莎白·维斯纳-格罗斯著,郭瑞,郭铭,吴海芒译.最佳编辑要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9][美]杰克·富勒著,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0]徐新平.转引自“通才?史家?政治家——中国新闻人才观的变迁”[J].新闻大学学报,2003,(春).

[11]李健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2]陈昌凤.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汇流: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走向研究[EB/OL]http://www.sina.com.cn.2003.4.

猜你喜欢
新闻学常识新闻报道
靠不住的常识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常识:哪杯更冰凉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在科学哲学的论域下探讨新闻学研究的几次转向
——评《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