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云
(湖北省郧县一中)
“教育教学反思”就是对教育教学行动的研究,发现存在问题,寻找更好的教育教学的路子。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反思能使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助推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反思”这一手段,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希望”之歌。
教学反思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教师在每日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反思日记记载;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并描述教学情境、交换意见;最重要的也是最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一步是,教师要对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育实践,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奠定终身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观脸色”,此言告诉人们要通过观察人的外表,洞察其内心世界,以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教学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育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地、创造性的参与,教师的工作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内化才能生效,教学过程中学生表面反应,能及时反应教师工作的优劣,所以在工作中,教师要善观学生“脸色”,善察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笔者有这样一段教学经历,学期伊始,刚开始给学生上课时,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跃讨论,争着抢着回答问题。课后学生自学,浓浓的学习风气滋润着我这位老师的“教学心”。但是,好景不长,没多久,这种势头荡然无存,学生开始倦怠、懒散,疏于学习,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我深入学生问其缘由,得知是我把教学深度挖的太深,超出了学生的可接受性,使学生力不存心,失去了学习兴趣,我及时修正不足,找回了“往日”的浓浓学习氛围,避免了教学失误。
在教学中,教师要“观其颜,察其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当日作业是察其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日作业是针对当天所授内容设计,通过作业的效果,了解学生对当日内容掌握情况,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之从中感受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怎样才能营造这种理想课堂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也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 “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一种直接的反应形式,学生考分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师教学的成败,教师应能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与失。
现代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友好、民主的,是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反思对待学生的言行,及时发现问题并修缮,对师生关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一次,我为一个学生没交作业找了他,问其原因,他吞吞吐吐说不出,我就要挟他说要把这事交给班主任,我的要挟激怒了他,他狠狠说了句你随便,就扬长而去,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在教学反思中这样写到:“今天的事情学生反感,老师丢面子,不仅问题没得到解决,而且激化了师生矛盾,痛、痛、痛……”事后,我一直寻找着化解矛盾的机会,终于有一天我得知了这位学生的一件家事,我就借机和他聊了起来,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注意方式方法措辞,交流时,我说到:“我很珍惜我们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上次我把一次难得的机会错过了,我很后悔”,这位学生对我的真诚也很感动,这次交流取得了很好效果,既解除了这个学生苦闷,又修缮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此后,这个学生学习刻苦努力,对我尊敬有加。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生生、师生交流,积极互动的过程,在更深刻意义上,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他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做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做出反应,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素养,塑造完美人格。
[1]时志梅.教与学反思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能[M].教育教学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