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问而动全篇”——如何运用有效质疑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2011-08-15 00:47江苏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孤帆水罐自然段

江苏 张 娟

“牵一问而动全篇”
——如何运用有效质疑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江苏 张 娟

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很多一线教师都致力于课堂问题设计的研究,试图以此来改善课堂教学。然而,纵观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琐碎的问题仍充斥在课堂中,犹如“枪林弹雨”,让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只能在不断游离的教学情境中作肤浅的思考,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那么如何充分整合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资源,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打开一条自主探究的通道,并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以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一个精当的核心问题可以起到以一驭十,提挈全篇的作用。因此,改革课堂冗长、繁琐、低效的一剂良药,是在教学中找准核心问题设计的切入点,运用有效质疑,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实践中,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与探索。

一、盯住文章的“眼睛”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浓缩了课文内容、中心,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课题常常可以成为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题,引导学生充分质疑,梳理出核心问题,用这个核心问题统领起全篇课文的学习。这样才能让教学环节简约,教学思路清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以下是笔者执教《鹬蚌相争》一文时的教学片段:

(一)围绕课题质疑

师:同学们,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你能围绕课题提出哪些问题呢?

(师梳理出三个问题:为什么争?怎样争?争的结果是什么?并板书在黑板的右边)

师:问得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二)表情朗读,感悟寓意

师:课文读通顺了,我们来研究这三个问题。

1.(组织交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争?

师:鹬和蚌为什么争呢?(指名生读第一自然段)

(鹬去啄蚌,蚌夹住了鹬的嘴)(随机板书:啄 夹)。

2.(组织交流第二个问题)怎样争?

师:鹬和蚌是怎样争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来读一读,你觉得它们争得怎么样?(互不相让、筋疲力尽、激烈……)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鹬和蚌争得非常激烈?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把它们划出来。并想一想,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语句组织交流并指导朗读)

师小结: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你已经走进鹬的心里,咱来比一比看看谁能走进蚌的心里(指导朗读蚌的话)。

(分角色读鹬和蚌的对话,根据引语表演读,再现玉蚌相争的画面)

3.(组织交流第三个问题)争的结果怎样?

师:鹬和蚌都抓住了对方的弱点,以牙还牙,针锋相对,他们有停下来的意思吗?——这就叫相持(板书)。相持的结果是什么呢?(一起被渔翁捉住了)师小结:最终渔翁获得了好处,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结构特点是“起因——经过——结果”。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围绕课题质疑,在学生的质疑中梳理出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争?怎样争?争的结果是什么?”其实这三个问题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去读书,逐个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紧扣文本语言进行朗读、感悟、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走进了鹬和蚌的内心世界,在脑海中再现了鹬蚌相争的情景,在领悟寓意的同时触摸到了故事结构上的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抓住点睛之笔处质疑

好多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句精辟的能够揭示文本中心的“点睛之笔”。这些句子,往往能给设计“核心问题”带来灵感。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文章中的点睛之笔设计出核心问题,并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能让教学思路更为清晰,教学重难点更为突出。请看《海底世界》教学片段:

(一)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

师:同学们上节我们初步学习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二)探究景色奇异

师:为什么说海底的景色奇异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呢?用波浪线把它们划下来,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说一说它们奇异在什么地方?(师巡视,尔后组织学生交流)

(三)探究物产丰富

师:刚才我们领略了海底景色的奇异,接下来感受海底物产的丰富。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丰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4、5自然段,从中寻找答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勾画出来。

(组织学生交流)

(四)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

师: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据最新资料介绍,海底的生物物种占地球的近百分之八十,共有20多万种,人类所需要的许多物质和生产药品的资源都可以在海洋中找到。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一个——(齐读最后一段)。

以上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的教学片段,为了便于读者看出核心问题的设计,已把交流部分内容省略。《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课文以优美流畅的语言,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具体形象地为孩子们揭开了海底世界之谜。这篇文章在结构上非常严谨,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至三自然段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第四至五自然段描写海底的物产丰富。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既回应了第一自然段,又总结了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学片段中教师以复习的方式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自然会找到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接着教师根据这句话设计两个问题:“为什么说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丰富呢?”然后以这两个问题统领二至四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在探究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朗读感悟,想象补白,认识说明方法。最后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从以上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始终以核心问题贯穿课堂教学,教学思路非常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领悟了学习方法。

三、根据文章的线索质疑

在叙事性文章或文学作品中,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或故事串联起来。这样,叙述的条理就会清楚、明晰。这个把材料或故事串联起来的东西,人们把它称为“线索”。线索贯穿一篇文章,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它可以是:人物 、事情 、物品、地点、时间、感情。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线索来质疑探究,就会使课堂教学浑然一体,收放自如。以下是我教《七颗钻石》一课时的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文中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是哪些变化吗?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木头空水罐——装满了水——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师: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

生: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次变化呢?

生:水罐真的会变吗?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你们提出了很值得探究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读书,我建议大家先来研究第一问题。请同学们划出使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并用心读一读,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

(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之后组织交流并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会小女孩的爱心,然后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来)

师:“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次变化呢?现在你知道了吧?”

生:是小女孩和妈妈的爱心感动了上帝,上帝对他们的奖赏。

…………

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显然水罐的变化是这篇文章的线索。以水罐的变化为主线引领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及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片段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水罐发生的变化从而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线索进行质疑,然后找出使水罐发生变化的语句进行朗读感悟,体会小女孩和妈妈的爱心。整节课以“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次变化”这个核心问题拎起,学生在自主感悟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在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和净化的同时,感知了童话故事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提升了语言素养。类似《七颗钻石》这样线索贯穿全篇的文章还有很多,如苏教版第八册的《番茄太阳》、第五册的《掌声》、第七册的《珍珠鸟》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四、在看似矛盾处质疑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思维法则。如果以这种哲学的眼光来审视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许多文章都借助了这一辩证法则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作者往往通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矛盾对立,来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和谐统一。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把握文本中的看似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请看《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段:

师:(从学生对古诗的质疑中引导)为什么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呢?我们先来理解这个“孤帆”是什么意思。

生:孤帆是一只船的意思。

师:请你联系上下诗句想一想,当时长江上可能只有一艘船吗?

生:不可能,因为长江是中国水上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生:而且这是在古代,不像现在可以坐车,可以乘飞机,当时,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生:课文中说“烟花三月下扬州”,看得出,这是在春天,正是大家出游兴致最高的时候,长江不可能只有一艘船。

师:此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生:此时长江上正是千帆过尽、百舸争流的情景,为什么李白只看到“孤帆”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其实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画出能说明问题的语句,用心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并简单做批注。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创作情境。“孤帆远影碧空尽”中“孤帆”是一艘船的意思。长江历来是黄金水道,运输繁忙,宽阔的江面上有很多船,为何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孤帆一片呢?此时的李白是“情有独钟”,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孤舟一叶入目来。”文章中看似矛盾之处,往往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一个“孤”字充分体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学生针对古诗进行质疑的过程中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前后联系,从看似矛盾处质疑,接着引导学生带着核心问题到文中朗读感悟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去学习,会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核心问题的确是改变课堂冗长、繁琐、低效的一剂良药。一个精当的核心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教学的张力,对一堂课来说确实能起到“牵一问而动全篇”的效果。当然,问题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旨在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文本里多走几个来回,实现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交流,实现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洗礼,心灵上的启迪,在感动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核心问题的设计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探索,让它在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得越来越鲜艳!

江苏省邳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孤帆水罐自然段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李诗“孤帆一片日边来”歧解漫说
自动化焊接工作站运用于钢水罐焊接中的可行性分析
秋天
三峡大坝
临江仙·远望
水罐与鲜花
美丽的秋天
七颗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