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谢 晶
感悟,即“感受和领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的某种道理,某种哲理,某种诗化的思想。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现或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悟,它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因此,感悟会增加作文的深度,表现出动人心弦的力量。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所以作文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思想”,使他们更好地关注外部世界和自我世界,而写作课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
那么感悟能力对文章写作有什么意义呢?
写作中的感悟力表现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能力,是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生成的对自然界和谐优美的声音、色彩、景象和人情、世事等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力是学生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想象、思维和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因而也称为心理能力。虽然感受能力并非因作文而产生,却在习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内在的思维、认识、感受,语言也无从附着,而人的情感、体验、认识的丰富也能促使学生会写、善写。也就是这种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是大千世界最可贵的东西。它赋予作文活力,它形成了作文的千姿百态。
感悟是写作的开端,是立意的前提。心有所感才行之于文。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先生说过,“写好,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写好文章,第一步就是感受。其次才是构思与表达。作家没有激情的冲动,没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就难以进行写作。感悟能力的强弱常常决定了能否写出作品与作品质量的优劣。寻常人看来无动于衷的事物、景物,感受能力敏锐者能从中发现出艺术的美,产生写作的冲动。生活中的细小事物,一轮朝阳、一片秋叶、一个场面,或一句精彩的话语等等,在特定的情境下都可能引起人的情感的波澜,点燃灵感的火花。再者,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感悟深刻,感受丰富,作品内容也往往丰富,作品亦有思想深度。任何一个作家的认识、思考、构思、都是经验、生活感悟的积累。朱熹正是感悟到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才从眼前清澈的流水,领悟到读书才是写作的活水源头,因此写下《观书有感》。王维感悟到超然物外、随心淡逸的精神境界,故而才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性表达。张若虚正是沿循着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对人间纯洁爱情的赞颂,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隐藏于恍惚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创作了空灵迷茫的《春江花月夜》。刘禹锡正是感悟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苏轼一生屡遭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正是词人内心蕴涵着丰富的对人生境遇和情感的体验,才造就了东坡词“坡仙化境”的美学风格,开拓了宋词的意境,“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写作时,有真实的感触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要感触很深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好文章。感悟是学生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感悟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没有了感悟就不会有写作。因此可以这样说,感悟是学生写作的灵魂。
感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和积累的结果。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其在写作时对事件的构思、人物的刻画、观点的确立及谬误的批驳。学生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挖掘生活内涵,看清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作为切入点。对此,有以下途径:
女作家张洁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的,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上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形象产生于客观与主观的遇合。当观察者带着自己的审美取向、审美情趣甚至生活阅历在观察时,他所呈现出的观察才是具备主观审美意义的观察和感受。
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之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是一种缺失。如果观察外物特征时,又能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性灵的。日本学者今道友信认为,艺术的创作,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另一个世界的行为。他说:“艺术就是将自然中可直观到的美,通过人的手,和人的活动一起编刻到自然中去的活动。这时自然显露出的美,充满了人的意识,人们抱着这种意识,改变着作为素材的自然,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可以说是从自然中得到暗示,又在自然中实现这样一种环形关系。”(《关于美》)我以诗歌中的“麦地”为例:在《诗经》里,“芃芃其麦”是一片广袤的麦地,当许穆夫人驱车于金黄茂盛的麦浪中,她想到的是生命,是生存,是这片养育她的温暖的家园,不光是自己的生命,更有故乡亲人的生命。麦浪更激起她生命的全部勇气和力量来拯救家园。而同样的麦地,在《黍离》中,诗人借残风中飘零的麦苗感叹周室的兴衰,痛苦哀叹世事巨变,故国繁华已逝,诉说着此时的苍凉和萧索。充满对故国社稷的缅怀眷恋,对神州陆沉的悲叹哀吟。在当代诗人海子的《麦地》却是一方梦土,一方经诗人理想醇化了的古老农业文明的生活图景,它纯净、质朴、祥和、美丽,洋溢着醉人的浪漫气息。
因此,我理解的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应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须融进学生自我内心体验的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是带着鲜明的审美特征的审美观察能力,是观察者独特的心灵观察。对于生活的感悟,主要指与其心灵发生了价值联系,激发其思绪的那部分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课也是引导学生将生活素材与心灵发生联系的过程。 基于这些想法,作文指导课应从生活中最简单的素材入手,指导学生作深入挖掘。我主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悉心感受,发掘富含深度的思考。如:有学生抒写她第一次坐地铁的感受,“奔向各个自动售票机,我就像困在深海的一个水泡里,周围的人像一尾尾游过的鱼,只有动作,没有声音。”“整个城市的所有繁忙浓缩在地图上,却只有纵横交错的几条线路,和一个个圆圈。”“每个人都像是座伫立的雕像,只是偶尔抬头望望柱子上的时钟。”“第一次坐地铁,很奇怪,没有预料的兴奋和惊叹,身体的血液似乎早已给这冰冷的车厢冻结了。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被困在黑洞里,我不断寻觅,可是找不到温暖阳光的触感,蝴蝶飞舞的声音,人与人之间小小的微笑。”进而她想起几百年前一位哲人的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钢铁巨龙的腾飞,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却是人们的匆忙与冷漠。
对生活的思考,是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通过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都体现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思考的结晶。培养学生感受能力时,就要挖掘感受的深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文章选材的角度把训练过程分成两个专题“感悟自然”和“感悟世事人情”,分别有目的和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思考、领悟、习作。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自然万物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穷的生机。当我们用审美的双眼和灵性的慧心去感受时,我们才会发现蕴藏在天地之中无穷的奥妙。“甚至是一朵微小的花,也能唤起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想”(华尔华兹)。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获得的,正是这样一种感受。我以“寻找大自然的智慧”为专题指导学生习作,他们的思维突然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一改平日习作或无病呻吟或矫揉造作或平淡无奇的毛病,涌现出许多有独特思考价值和颇有深度的作文。
如,有位学生从南美的荆棘鸟身上发现:这是自然界一种奇特的动物,荆棘鸟体型小,高傲着头,美观,气派。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从离开巢开始,便不停执著地寻找荆棘树。当它如愿以偿时,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流着血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刹那间黯然失色!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陨,以身殉歌——荆棘鸟以一生的缄默和临死前的剧痛来换取令众生动容的、最后的挽歌。这位学生由此感悟到,这是一种理想主义者的选择,这种单纯的向往完美,不顾巨大的阻力和痛苦是理想主义的特质,他感悟到“七月樱”的樱花选择短暂的花期换取平安时代“百花之首”的称号,刘小枫的《诗人之死》中诗人也选择了毁灭。他进而深刻地领悟到,能否让生命变得深厚,不在于肉体的重量,而在于生命的选择是否足够深沉。
有位学生从幼鹰的成长历程中发现:幼鹰在生长发育时,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但是母鹰的举动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雏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而痊愈后的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雏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没有谁能帮助雏鹰飞翔,除了它自己。他由此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会被折断,也同样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在选择独特的观察视角时,许多人会选择攀登山顶,极目远眺,一览众小的审美视角,可有位学生却“站在山脚看风景”:看到绵延的青草厚实得如同羊毛大毡,看到澹缓的河水在平野上漫步,转角的河岸黑黝的河泥润如膏脂,苇丛中惬意的鸣叫饱满清亮,涨起的河水从山上带来去年枯老的叶片枝条,转动着停在岸边安眠,不去羡慕飞鸟从地面跃起冲入山林,和树叶一起看它们攀上山腰也很快乐……站在山脚的视野,让他想起那些通俗的诗,想起早起候车的站台,想起买盐水鸭的小铺……独特的审美视角让他突然发现,眼前他看到的是坚实的大地,看到的是真正的生活,看到了世界的最美。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的确,生活是写作源泉,但要把生活提炼成文字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这里的“慧眼”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能力。感悟能力弱的人面对生活犹如面对一片荒漠,感悟能力强的人在荒漠中也会发现人生。学会观察,学会感悟,观察人生百态,感悟生活真谛,是一个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也是写出佳作的基石。
中学生的写作题材中,常见主题便是抒写父母之爱,这是人类共有的至真至亲的感情,可是由于个人感悟能力的不同,最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题,却最难写出文情并茂的佳作。我以肖复兴的《苦瓜》为例: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由此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上最真挚却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父爱和母爱,去感悟父母之爱是一本无比厚重的书,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感悟,去发现我们每天沐浴的幸福,可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少学生在这次习作中,敞开心扉,感触深刻。如有学生从父亲的爱护中感受到“有时候,世上最美的人,莫过于明知无法烘暖天空,却以身伐薪的人。”;有学生从父亲的等待这一平常的细节感受到父爱的沉默、伟大和隐忍,发出感叹:我们该给他们拥抱,他们定会尴尬一下,然后直至老去也定会铭记于心。有学生发现母亲每天喊自己小名,自己长大了,还觉厌恶,可是当母亲改口喊自己学名时,双方都觉得怪异,她突然醒悟:其实,爱就发生在我们平常的小事中,或许已成习惯,我们总是忽略,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深深感受,才觉自己有多么幸福。
感官有强与弱、粗与细、敏锐与迟钝之分。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开放感知器官,训练学生灵敏的观察力,明快的感知力,细腻的感受力。我经常训练学生以调动多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角度来细致感受生活的思维训练。以下举一例,对声音的感受写作训练。每一种声音都有心动的理由,听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想想声音背后的东西,选择你听到的最有感触的一种声音,写出你的感触或联想。(一定要能完整地表达出个人的“思想”)如:听瀑布的声音:
有学生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奋斗不止,感悟到豪放词的豪迈激越,我同时展示现当代诗人的“思考”成果:
如:第十二峰(洛夫)
两山之间 一条瀑布在滔滔地演讲自杀的意义千丈深潭 报以轰然的掌声
至于泡沫 大多是些沉默的怀疑论者
无题 平躺着的声音 一旦站起来 就成了奇迹
瀑布在诗人们的“深入思考”下,富有了哲理意味。借此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用心领悟需得力于专注而深入的思考。不能把重要的事情置若罔闻,不能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看得如同公式,不能把丰富的情感看得淡若清水。似有似无或无所谓的思维习惯,使其无法准确理解生活。所以,没有深入思考是没有真正的阅读领悟的。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从书本、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生命的感悟,为写作积累思想,积累语言素材。鲁迅先生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这就清楚地阐明了读与写之间是密不分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拓展,指导学生每周都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读书笔记,或阅读经典或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常常对他们说:“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活水之源”。
阅读面宽,积累丰厚,感悟深刻,对于写作有极大的益处。略举两例:
如:一学生把古今中外的不同思想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有惊人雷同的人生:凡高·阿尔的太阳:此岸:他做过传教士煤矿工,永远饿着肚子,卖不出一幅画……彼岸:他落寞却激进,悲伤却坚强,他那些卖不出去的画,幅幅成为经典,《鸢尾兰》《星夜》《向日葵》成为艺术界的顶级之作。海子 一块孤独的石头;尼采 永生拜酒神;释迦牟尼 无非般若……此岸,是世俗的形而下的躯壳;彼岸,是精神的形而上的灵魂。他用一双慧眼对几位历史人物的一生进行剖析,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放弃此岸的痛苦与浮华,只在彼岸,铸就辉煌。
再如:有位学生拟题“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从《帝京景物略》中记录的“解决寒冷的方案”: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到《清稗类钞》上另外一个方法,不是画而是写,把这样一幅字,贴在墙上,宫中女子,每过一天,便用黑墨填一笔,每个字填九天,填满九个字后,便是春天。不管窗外的世界有多冷,运笔的动作竟能酝酿一个春色。如此看来,不论皇帝、宫女还是你我,都像亭前的枯柳,等待一则春风的传奇来软化我们。再联系易经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为“未济”。因为未完成,所以我们有期待,等待明日朝阳的冉冉升起,在等待中参与宇宙的酝酿和沉淀。《圣经》的第一章最后一句也是等待。我渐渐相信,等待是幸福的同义词,待嫁的女子是幸福的,待产的婴儿是令人兴奋的,作家待完成的作品是令人期待的。生命无非各人去填满那瓣梅花的颜色,各人去充实那一直一竖的空白待填的笔画。
行文字里行间体现他深厚的文学积淀,平日阅读面很广,引用材料信手拈来,思考深刻,所有的材料都在诠释“等待”这个人生课题,文章独具魅力的阅读积累和思考含量使这篇文章境界开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我们注意从各方面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给他们一颗善感的心,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引导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那么他的文章就会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个性,他们的文章才会有“境界”可言。同时在写作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高自己看问题、看事物的感悟能力,领悟到更多生活中的内涵。做一个会思想的芦苇,用心中的感悟拓展文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