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八化”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011-08-15 00:44:11
中国民政 2011年11期
关键词:救助部门体系

山东省兖州市民政局张伟认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应做到“八化”。一是组织网络化。建立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各部门配合的社会救助组织网络,发挥网络的优势,做好加减法,即在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工作经费上做加法,变单个部门的人员做救助工作为网络人员共同协调,分工负责;在调查研究、办事程序、工作落实上做减法,变每个部门都进行摸底调查为由一个部门调查,并将结果在组织网络内共享。从而在实现组织网络化后,能够更好地整合救助资源,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办事效率,增加群众满意度。二是领导常态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应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度化为工作的动力,在各级特别是县、乡两级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民政、劳动、卫生、教育、建设、工青妇、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联席会议,通报情况,介绍经验,分析形势,找准问题,提出建议,制定方案,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促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协调信息化。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各部门在工作中要建立信息化平台,将开展救助项目、情况在平台上进行沟通,形成信息化的互通互联,做到“救助工作一盘棋”,更好地分工协作,促进工作开展。四是人员专业化。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制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真情的为民情怀,有过硬的业务工作能力,有灵活的办事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综合培训、经验介绍、学习考察等方式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具备。五是工作制度化。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搞好制度建设,不论是城乡低保、救灾救济、五保供养,还是教育、医疗、住房、司法援助等等,在制度建设中都需要明确救助人员、救助条件、救助标准等几要素,对动态管理、分类救助等符合社会救助发展趋势的内容也要明确。各项救助制度应由各救助部门协商后,以政府名义下发执行,使制度更有权威性,更利于制度的执行。六是运作程序化。为使社会救助工作科学运作,应建立如下程序化的运作模式。第一,上级安排的各项社会救助项目,应充分地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上进行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第二,把好“初始关”,即村级上报关口,防止村委会个别人暗箱操作,厚亲重友。第三,县、镇要对救助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写出报告,对发现问题的按制度进行处罚,对工作好的及时整理材料,推广学习。第四,要公开举报电话、网址等,对群众反映的社会救助中的违规、厚亲重友、骗保等行为,有一件查一件,并将查处结果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上进行公示。七是救助规范化。建立部门救助协调机制,整合救助资源,共同确定救助人员和标准,保障救助的公平性;在县、镇级建立社会救助专项帐户,进入该帐户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审计,保障救助的公正性;大力推行社会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并将救助人员、资金等视情况在村、镇、县级进行公示,保障救助的公平性。八是体系科学化。社会救助工作最根本的任务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更高的标准是保障困难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权益。为此,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应通盘考虑,发现各项社会救助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好用足政策,发挥救助效应“1+1>2”的作用,切实把握救助体系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以大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援助、法律援助等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以免费就业培训、小额贷款、帮扶农村经济协会等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以脱贫致富后的困难群众参与慈善救助促进困难群众的自我价值认同等。

猜你喜欢
救助部门体系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44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水下救助抢险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水下救助抢险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7部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