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劳动关系现状 破解工会维权难题*
——2010年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和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理论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2011-08-15 00:48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体面工会论文

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48)

[会议综述]

立足劳动关系现状 破解工会维权难题*
——2010年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和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理论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48)

2010年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和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理论研讨会集中研讨了四个主题,即工资集体协商、体面劳动、群体性事件及工会建设等;体现出四个鲜明特点,即积极的理论研究热情、实事求是的客观立场、宽阔的选题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劳动关系;工会理论;研究主题;特点

一年一度的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和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理论研讨会在素有鹭岛之美誉的南国名城厦门市如期举行。参加本次年会的有长期从事工会理论教学和研究人员,也有基层工会干部和来自企业的工会干部,共计 110余人。开幕式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沈琴琴主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颜辉致开幕辞,厦门市总工会领导和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工会领导以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副院长冯同庆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会议共收到提交年会的论文 161篇。继2009年南京年会之后,经过一年深入的研究和精心准备,与会者以自己的精品之作,融汇最新的感悟和理解,通过论坛的形式,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次年会分别确立了四个专题进行研讨,分别是“工资集体协商专题研究”、“体面劳动专题研究”、“群体性事件专题研究”和“工会建设专题研究”。这四个论坛主题的设计,不仅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工会必须直面、并且需要迫切解决的维权难题。从中体现出论坛主题设计者所具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开坛论道,上下求索。与会者充分利用年会提供论坛这个平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论坛给研讨者以阐述自己观点的平台,给听者以深刻的启示,给交流者以畅所欲言的机会,给争论者以雄辩的舞台。

本次年会所设立的论坛主题,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关于“群体性事件专题研究”。2010年以来,由劳资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呈爆发之势,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次年会有多篇论文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工会的作用,以及解决之道,非常有意义。资本与劳动作为构成现实劳动形式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由于其利益取向上的相悖性质,两者之间的矛盾是绝对的,但是在协调方式上却具有相对性,在矛盾的处理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劳资群体性事件是劳资关系矛盾冲突的集中反映,后危机时代劳资群体事件集中爆发,呈现不可遏制之势,表明劳动关系处于相对失衡状态。本次论坛非常关注这一趋势,主题演讲也多次涉及到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刻分析。许晓军教授的论文“劳资群体性事件与工会利益均衡及表达机制的建立”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选题,他基于我国目前劳资群体性事件呈急剧增长的态势,以及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认为劳资群体性事件的集中爆发,凸显出我国劳动关系正处于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当中。造成劳动关系失衡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主要存在于两方面:其一,长期依赖粗放式投资、廉价劳动力成本以及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驱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其二,与低劳动力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相配套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正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不均衡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根本上导致了劳动关系的失衡与劳动关系的不稳定。这一判断同中共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逻辑上是前后呼应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增长方式,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劳动关系失衡的制度安排。此外,他还认为,在制度框架内,劳动者的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也是造成矛盾积累引发群体事件的制度性因素。找到这些症结所在,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消除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他的探索不仅深刻,给人以一语中的之感,而且富有启示性。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副主编王慧民老师做了题为“集体停工事件”引发对工会工作的思考的主题演讲。她认为,工会应当高度关注工人的利益诉求。因为集体停工事件所蕴含的组织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折射出产业工人组织化的传统优势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是劳动关系矛盾长期积累的集中性释放,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工会组织的“缺位”问题。当职工选择体制内维权即向政府部门、工会组织提出解决问题或以法律程序提起诉讼而实现不了或成本过高、耗时过长时,有 51%的职工期望通过罢工、集体上访、静坐来解决问题。这种分析是客观的,很有说服力的。她提出,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工会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工人一边,维护工人的权益。一方面,工会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工会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或修改中,从工会的角度提出政策草案,通过源头参与促使国家和政府采纳,使工会的主张,能够影响和渗透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之中,从源头上实现对工人权益的维护。

其次是“工资集体协商专题研究”。与工人群体事件密切联系的是工人的工资收入问题,这也是后危机时代引发工人罢工的最主要原因。我国 GDP连续多年增长,而工人的工资收入却常年不涨,工资收入占 GDP的比重不升反降。在通胀的压力下,工人感受到低工资所带来的不公平感,他们的利益诉求不仅是应当的,而且具有必然性。这个问题的解决路径,应当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这种形式。但是,在现有的体制和格局下,如何发挥工资集体协商的作用,而不是走过场,需要认真研究,也值得深入探讨。以此为主题,有 6位同志在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课题组做了《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着力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这是一篇调研报告,是基于江苏省及其各个基层单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而概括总结出来的成功做法。尤其有价值的是几点重要启示:一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维护职工最关心的劳动报酬权益,是工会赢得职工信赖的重要前提。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三是工会参与职工工资谈判,不仅需要合法地位、职工认可,而且需要专业素质、谈判能力。由于所依据的都是调查得到的翔实的材料,因此,不论是阐述的理论,还是总结的经验,亦或具体的做法,都是令人信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会干部学校薛晓霞老师在论坛上做了《关于在非公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思考》主题发言。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动难”、“开展难”、“落实难”。职工工资多少由企业说了算,职工没有参与权。造成这种状况,她将其归结为六个原因,并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六点对策。她的结论之一,就是在劳资博弈中,职工和企业都需要采取一种 “妥协”的策略,以谈判实现对话,用协商消弭“争斗”,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让企业劳动关系从冲突转变为和谐,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保障的双赢。

再次是“体面劳动专题研究”。体面劳动及其实现问题,是年会论坛的主题之一,也是提交的论文主题之一。体面劳动作为一种理念和原则,自从被提出后,开辟了劳动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当代社会,体面劳动不是能不能实现的问题,而是必须实现,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它是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益最基本的底线。如何实现体面劳动?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但是它首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寄希望于工会维权实践的不断创新,在充分掌握体面劳动的本质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践去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然而,这一点并不能忽视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认识和深刻思索。在论坛上,贵州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徐夫征老师做了“尊重和保护劳动,期待完善劳动法律体系”的主题发言。他以五个鲜活的典型案例,说明在这些事件中所透露的权力傲慢、不为与暧昧,资本霸道、蛮横与暴力,工会的无为、无力与无法,劳动者的无助与无奈,并引发他的一系列追问和思考: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得不到落实的根本问题在哪里?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靠什么?他提出: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国际惯例观察,根本问题在于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劳动法治体系不健全。从根本上说要靠健全和完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必公、执法必廉、违法必究、犯罪必刑、枉法问罪、不为问责的劳动法治体系。要实现尊重和保护劳动,除了要完善现有法律以外,工会应当提出的尊重劳动和保护劳动的劳动立法建议。他的主题演讲以及在演讲中提出的观点,有新意,有价值,有启示,有突破。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江苏省工运研究所王如华老师提交的论文“对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再认识”。他认为,实现体面劳动,对于工会而言,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具体包括:一是创新工会组建方式,着力做好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群体在内的会员发展工作。二是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实现体面劳动的头等大事做细做实。三是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度,推动解决工人工资偏低、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依法维护工人劳动报酬权利。四是遵循劳动科学规律,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发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用。五是进一步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六是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体面劳动,需要有体面的就业、体面的收入和体面的保障。

最后是“工会建设专题研究”。工会建设问题关系到工会组织自身能否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大问题。工会建设不仅包括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还应包括工会理论建设。四川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万群定校长和丁春华老师对乡镇工会有关问题做了深入思考。丁春华老师在发言中,提出乡镇工会的三个必须,即乡镇工会定位必须明确;乡镇工会人员配置必须到位;乡镇工会经费必须保障。乡镇工会工作应以服务农民工为主要职责。从这些阐述中,凸显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王永玺教授在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他从中国工运史的角度,论述了工会维权的意义。他一直主张要加强对工人运动史的研究,要史论结合。从王教授这些主张来看,加强对工运史的研究,应当是加强工会理论建设的题中之义。

本次年会在理论研讨方面,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本次年会理论研讨的特点之一,就是论文撰写者的研究热情,这可以从提交论文的数量得到体现。山西大同煤矿工会提交论文 23篇,沈阳超高压局提交论文 14篇,沈阳市康平县工会提交论文 12篇,有的作者甚至独自提交 3篇论文。从中反映出这些单位已经形成良好的理论研究氛围,也反映出作者高涨的研究热情!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可喜现象!

无论是论文还是主题发言,都深深地体现一种客观精神。也就是说很多人提出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之上的,是他们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实际调查而得出的结论,因而就保证了所提出观点的客观性。记得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离基层越近,就离真理越近”,同样,离基层越远,就离客观越远。工会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工会工作实际,这种研究要么就是主观臆断,要么就是胡思乱想,进而胡说八道,不着边际。理论研讨所体现出来的客观性是本次年会的特点之二。

本次年会理论研讨的特点之三,选题广泛,重点突出。在所提交的论文中,选题涵盖了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探索,也有从微观的视角对乡镇企业工会现状的描述;既有如何建设好职工之家的经验之谈,也有对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高度关注;既有对体面劳动视野下工会作用的全面认知,也有对劳动权利的深度思考;此外,论文主题还涉及到企业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企业员工心理调适问题、跨国劳动关系问题、最低工资标准问题、农民工发展趋向问题、工会干部能力建设问题、工会干部教育创新问题,等等。重点突出,大多数论文都集中在劳动关系问题,诸如劳动争议问题、工人群体事件问题;还有工会维权和体面劳动问题。论文选题这样的分布,既丰富了本次年会研讨问题的多样性,利于开阔视野,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又将大家关注的主题进一步聚焦,从而保证研讨主题集中,便于大家都来关注这些问题,都来反思其中的道理。

创新是推动理论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是本次年会理论研讨的第四个鲜明特点。无论是研讨中所阐述的思想,还是提交论文中所表达的理论观点,较之以往都有了新的发展,有些甚至具有理论拓荒的意义,令人颇感新鲜。比如,天津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的孟令军教授所作的“从体面劳动谈劳动文化学的构想”的发言,这是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劳动问题的力作,有可能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些年来,他一直以劳资文化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先后发表若干篇有价值的论文,这些文章具有很高的被引率,有的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工会工作全文转载。他提出的文化与劳动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化”与“化人”的辩证关系,前者是人同自然的关系,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劳动对象上打下深深的主体印记,使劳动客体成为属人的世界;后者则是人们通过劳动过程,不仅改变了劳动对象,同时也使自身得到改变。正是在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了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同时也实现了劳动文化的积极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王江松副教授的论文《西方劳动哲学的古、近代资源和现代谱系》。该文是他所承担的国家课题《劳动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成果。该文为我们大致勾勒出构成现代西方劳动哲学的五大思想资源及其逻辑联系,并初步指出现代劳动哲学各流派的相互关系。劳动哲学体系的建构,具有全新的意义,它必将为劳动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方法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沈琴琴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她对本次年会及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年会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研讨会,把工会学、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与会者通过论坛的形式,阐发了大量新颖、独特的观点,这对于认识和解决后危机时代工会维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011年年会将在云南昆明举行。

A Summary of 2010 AnnualM eeting of National Society of Trade Un ion Study and the Society of ChineseW orkers’History and Status

Zhao Jianjie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100048,China)

2010 annualmeeting ofNational Society of Trade Union Study and the Society of ChineseWorkers’History and Status has four themes:collective consultation on wage,decentwork,stoppages and trade union construction.The meeting shows enthusiasm for research,realistic and wide perspectives,and innovative spirit.

labor relations;trade union theory;themes;characteristic

D412.6

A

1673-2375(2011)01-0122-04

[责任编辑:刘 晴]

2010-11-30

赵健杰 (1954—),男,辽宁辽阳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总编辑。

猜你喜欢
体面工会论文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离婚时,请体面一点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体面过冬
狗熊讲体面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