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吉敏 樊成虎(指导老师)
1.甘肃省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CIDH)是由于颈部损伤或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急、慢性颈神经或脊髓压迫,出现相应支配区症状、体征的病症,其发病率约为全部椎间盘突出症的 4%~6%,呈逐年上升趋势及年轻化倾向 [1]。我科门诊自 2008年 11月~2010年 6月采用颈托外固定、牵引、推拿、中药热敷、内服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治疗 8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1例,男性37例,女性 44例;最小年龄 21岁,最大年龄 70岁。病程最短一周,最长12年。影像学检查显示,28例 C4~5~6椎间盘突出症偏左。24例 C4~5~6椎间盘突出症偏右。29例 C4~5~6椎间盘突出为中央型,伴有颈椎退行病变51例。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3 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颈僵不适,肩臂部疼痛,手麻无力,枕大神经痛,眼胀,下肢行走不稳,有漂浮感,头晕耳鸣,偏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颈部活动受限,颈椎间盘突出相应部位棘突旁压痛,转颈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部分患者霍夫曼征及巴彬斯基征阳性,肌力减退,甚至有痛、触觉减退。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及侧位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弓,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为前宽后窄,CT、MRI可看出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压迫和程度。
2.1 颈托固定 使用合适大小颈托将颈椎固定于中立位,每日除睡觉、进食、洗漱外,均应佩带,工作、学习、长距离行走和乘车时必须佩带。
2.2 颈椎牵引治疗 采用枕颌带床前卧式牵引法,牵引时背部垫一棉垫使胸背部加高,颈椎处于轻度过伸位。牵引重量为 2~3kg,每次牵引时间为 20min,10日为一个疗程。
2.3 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使用三步九法治疗。第一步:舒筋法,通过摩、揉、拿三法舒松筋肉、松解粘连。第二步:正骨法,通过提、转、扳三法,切记两手协调,用力稳实,不可粗暴。第三步:通络法,通过点穴、抖法、拍法以补泻颈气、疏通气血、消除疲劳,隔日 1次,7日为一疗程。
2.4 中药热敷治疗 甘肃省中医院自制中药洗剂,组成有花椒30g,五味子 30g,山楂30g,当归 15g,赤芍 15g,伸筋草15g,透骨草20g,羌活15g,独活15g,乳香6g,没药6g,制草乌 6g,川乌 6g等,装于纱布中,水煎煮约 25分钟后取出拧干。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将药包置于四至五条毛巾上乘热热敷 (防止烫伤),当温度降低时可以减少毛巾数量,大约 30分钟。每日2次,15天为一疗程。
2.5 内服中药 以自拟补气活血益肾方为主:(黄芪 40g,党参30g,当归10g,川芎10g,葛根10g,白芍10g,桑枝10g,桑寄生 15g,杜仲 10g,陈皮 15g,天麻 10g,地龙12g,白术 15g,甘草6g)并随证加减,分早、晚 2次口服。
3.1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原有疼痛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MRI复查突出物较治疗前缩小为治愈;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脊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MRI复查突出物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为好转;症状无改善为未愈,MRI复查突出物治疗前后无改变。
3.2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3个月,治愈38例,占 47%;好转 35例,占 43%;未愈 8例,占 10%,总有效率90%。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颈椎韧带松弛、椎体失稳、颈部软组织劳损等因素导致颈椎间盘变性、压缩、纤维环断裂或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颈椎动脉、颈交感神经、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多见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属中医学 “颈项痛”、“痹痛”、“颈肩痛”等范畴。《灵枢◦经脉》说:“不可顾,肩似拔,孺似折。颈颔肩髃肘臂外后廉通。”明 《张氏医通》中说:“肾气不循鼓捣,气逆挟脊而上,致肩背痛。” 《素问◦痹论篇》所记载:“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其病机特点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再加劳倦内伤、外感风寒湿邪,致风寒湿邪留连于经络、气血瘀滞、络脉闭塞。
颈托对颈椎能起到制动和保护作用,有保护脊椎过伸、过屈、过度转动作用,避免造成脊髓、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并有利于调节患者的不良姿势,预防患者不良习惯。牵引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少椎间盘的压力,利于突出椎间盘的修复;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组织的充血和水肿的消退;可以增大椎体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和脊髓所受的机械压迫和刺激。推拿师以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消肿。中药热敷借助热气和药力直接作用于病灶,使中药透过皮肤吸收,流通气血。长期使用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补肝益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止痛温经通络的中药。毒副作用小,效果好。内服中药补肝肾,强筋骨,补气益脾为主,配以活血祛瘀,除湿散寒,通络解痉,扶正以祛邪。
以上几种治疗,标本兼顾,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安全、可靠。对于无效的患者考虑手术治疗。
[1]姚本顺,谢远军.中医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0):68-6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