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凤英
吉林省磐石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磐石 13230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外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只有如头痛、头晕、烦躁、耳鸣、失眠、学习和工作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等轻微的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出现并发症时,症状逐渐增多并明显,如手指麻木和僵硬、多走路时出现下肢疼痛,或出现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感。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的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减轻症状,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延缓病情进展,以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①治疗高血压需长期给药,因此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选用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使用方法简便、患者易掌握的口服药物如非洛地平、洛汀新、倍他乐克等。②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开始,而逐渐增加,达到降压目的后改用维持剂量以巩固疗效。③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法,以增加药物协同作用,减少药物剂量,抵消副作用。④对血压增高多年者,应以逐渐降压为主。因急剧或过度降压可使原有供血不足之心、脑、肾等脏器的缺血进一步加重,从而有诱发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的可能。
严密观察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可避免发生不良后果。如果做到此点必须经常询问患者服药后的变化,经常观察血压(卧位及直立位血压),如有新的症状出现,应分析其是否与降压药物有关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此,应用降压药物期间需密切观察注意以下几点:①长期使用利尿性降压药物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尤其低钾血症与低钠综合征,并可因利尿过度而并发低血容量症。故用药期间应间隔测定血钾及血液肌酸等,多吃一些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可以缓解钾的丢失。必要时并用贮钾利尿剂(氨苯喋啶)或醛固酮抑制剂(如安体舒通)以减少离子紊乱的产生。②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尤其硝普钠有强烈扩血管的作用,可使血压突然下降,甚至诱发虚脱或休克,故需心电、血压监护下用药,并根据血压随时调整输液滴注速度[1-2]。
临床实践中常可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多数有焦虑、敌对和抑郁等心理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差,易精神紧张、急躁、激动。而不良的心理情绪会给疾病带来极不利影响,如愤怒会引起血管的舒张压明显升高,而恐惧、惊骇则使血管收缩压升高。所以,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和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生活习惯、性格情趣,思想转变,可有针对性的给予安慰、鼓励,使患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4]。
减少周围环境的噪音,选择适宜的湿度及病室光亮度。护士避免在患者有限的睡眠时间内实施影响睡眠质量的治疗及护理操作。
针对生物钟紊乱的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与患者一同制定休息、活动、睡眠时间表,严格按时间表每日有规律地活动,定时休息,准时上床,建立合理的睡眠觉醒节律,保持运动和休息的平衡。
认知行为治疗是通过改变患者对人、对己或对事的态度来改善其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纠正的方法,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教育患者消除恐惧,不以睡眠时间多少来作为评价睡眠好坏的唯一标准,不将失眠与健康状况下降联系在一起等。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病的特点、休息、饮食、运动与睡眠的关系,掌握自我调控的方法,放松身体,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反复训练,直至出院。
指导患者重视体育锻炼,活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心血管功能,改善全身及血液循环,同时运动可消耗热量防止在体内储存而促进肥胖,并可预防动脉硬化形成。根据身体基础情况及年龄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体操、太极拳、舞剑[1]。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则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的恢复。对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者,可根据病情和工作情况让患者适当休息和减轻工作[5]。
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芹菜、卷心菜、白菜等),禁烟酒。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故饮食不宜过咸,尽量少吃咸菜、咸鱼、咸肉与酱菜等。大米含钠较面粉少,故吃米饭较馒头好。牛奶富含蛋白质,其胆固醇与钠盐含量不高,可适量饮用。肥胖者需适当控制体重和适当减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
在健康教育的形式选择上,最受患者欢迎的是经常与患者交谈。因此采取边护理边教育的方法。如扫床、测血压、服药的时间对患者提供教育内容,把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患者,利用文字材料做补充,给患者看与疾病有关的小册子和标准教育计划等,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敬的良好关系。
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重点在于纠正“三不”(不规则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和“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指导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在心理上要具备一定承受能力,在战胜疾病之前一定要战胜自我,积极转换自己的角色,适应治疗,积极治疗。
5.2.1 高血压病的基础教育 高血压的基础教育包括: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分期;应该多久测一次血压;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高血压如何预防;维持自身血压的稳定范围;高血压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通过基础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6]。
5.2.2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培养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高血压的特点:长期性;对自身疾病的重视不够;消耗一定的费用;不理解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高血压病患者渴望得到有关疾病的知识,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调整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护士须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控制疾病的发展进而达到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目的。
[1] 郭娇,欧爱华.我国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4):1354-1356.
[2] 李立明.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1(4): 298-299.
[3] 凌书建,江中秀.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210-1211.
[4] 妈汝驸.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干预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5):3123.
[5] 张品 .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06-1707.
[6] 徐春恒.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