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竞争力培养

2011-08-15 00:50林启德刘国栋
重庆与世界 2011年7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竞争力素质

林启德,刘国栋

(1.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广州 510850;2.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广州 510320)

论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竞争力培养

林启德1,刘国栋2

(1.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广州 510850;2.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广州 510320)

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在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共同努力来解决就业难的建议方案。

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宏观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宏观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球就业大环境恶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展大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导致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数量直线下降,工资福利待遇也随之下降。第二,社会急剧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错位,劳动力供求失衡。(1)由于国家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约 1 800万人;(2)农业劳力超过需求,富余 1.5亿,需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第一产业拒绝就业,第二产业负就业,第三产业难就业;(4)GDP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减少。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测算表明,在 20世纪 80年代, GDP每增长 1个百分点,可增加 240万个就业岗位,而 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 70万个。岗位增加与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国家就业制度不健全。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后,国家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导致大学生就业权益、就业公平得不到保障,就业空间被缩小,就业成本剧增。据统计,2001—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 4.3倍,然而提供给大学生就业岗位却没有增长。第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过高,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第五,家庭、户籍、性别、地区差异等外在因素也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

(二)微观方面的原因

微观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主要包括管理协调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尚差;而综合素质能力高的大学生就业就相对容易。第二,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态正确与否、就业面试技巧如何、就业目标和价值取向是否合理,等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就业。第三,大学生本人的性格、个人兴趣爱好、专业知识也会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

综观以上原因,不仅涉及到国家、社会、高校、用人单位等宏观层面,也涉及到大学生个人甚至家庭等微观层面。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企事业用人单位、家庭和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二、运用矛盾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

对于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引导、帮助大学生就业,社会各界也纷纷献计献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 760万,达到历史高峰,估计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 2010年和 2009年毕业的 650多万和近 60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 100万人和 150万人尚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处于半失业状态。我们认为,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抓住就业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我们主张运用矛盾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大学生就难的问题。矛盾论要求我们判断分析、解决问题一定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注意区分和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有效解决问题。综合分析研究上面 8点原因,我们认为国家、社会、家庭等方面不利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高校、大学生个人和企事业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根据新华网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事业单位“用工慌”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连年下降,另外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我们再来分析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可以把它们分成外环境和内环境两个方面。矛盾论告诉我们,决定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是内部环境,不是外部环境。因此,大学生本身是解决就业难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大学生本身问题就等于找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和核心。也就是说,虽然大学生就业难是复杂的社会性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重要、最关键的还在于大学生自己,在于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只要是优秀的人才,就肯定会有企事业用人单位愿意要。而自身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大学生,肯定会被社会淘汰,失去就业的机会。因此,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去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用武之地。

三、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就业竞争力内涵

就业竞争力主要指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它涉及到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笔者认同楼锡锦等人提出的观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根据各种要素对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归结为三方面的竞争力,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原因在于毕业生个人就业竞争力不强。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靠大学生自己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高校的指导与帮助。现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从大学生本身出发,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是问题的核心。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要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我们建议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第二,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规划符合自身实际、兴趣、爱好的职业路线;第三,学习就业、择业面试技巧;第四,注重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和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培养自己的特长和人际交往能力;第六,调整好自我,培养积极向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健康心态;第七,学好国家相关就业政策、法律法规,保护合法就业权益;第八,积极参与国家从教、从军、“三支一扶”等就业计划。

其次,建议党和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及时制定和出台鼓励大学生就业方面政策、办法、措施等,健全大学生就业制度,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注重就业公平、就业平等,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基层、生产一线就业,鼓励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再次,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紧跟就业市场化的步伐,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把握就业市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调整教学重点,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广泛开展通识教育,强化高校的教育能力,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有效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1]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13):49-52.

[2] 刘国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职业化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8(3):126-128.

[3] 刘南槐.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6):45.

[4] 吴小玲.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0):74-75.

[5] 林彬.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思想教育研究,2009(6):26-28.

2011-03-25

林启德 (1979—),研究方向:大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

G64

A

1007-7111(2011)04-0042-02

(责任编辑 张佑法)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竞争力素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科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举证责任倒置对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意义?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