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650032 蔡晓琳
云南省小杂粮种植分布广、面积大、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包括了大麦、荞麦、豆类、青稞、薏苡、燕麦、红薯等,其中:豆类又包括蚕豆、大豆、芸豆、绿豆、红豆、黑豆、豌豆、小饭豆等,全省各地一年四季都有种植,但主要以春播和秋播为主。云南省小杂粮虽然品种繁多、分布广泛,但产区和品种分布相对集中,其中滇东北以荞麦、腰豆为主;滇西北以芸豆、荞麦、青稞为主;南部地区以红小豆、绿豆为主;蚕豆以昆明、曲靖、大理、保山、楚雄、红河等种植最为集中,大麦集中分布在大理、楚雄、曲靖、临沧、昆明、保山等地。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拉动、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我省小宗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2009年全省播种面积70.18万hm2,占我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6.16%,平均亩产116.12kg,总产量 122.24 万 t,占我省粮食产量的7.48%。蚕豆种植面积27.87万hm2,其中秋播及早春蚕豆种植面积2.08万hm2;豌豆种植面积17.57万hm2(其中蔬菜产区种植菜用豌豆5.97万hm2)、芸豆 4.18万hm2,大麦17.12万hm2、荞麦 9.95 万 hm2。
由于小杂粮耐旱耐瘠薄,成为我省高海拔冷凉山区的主要作物;同时小杂粮多是矮秆作物,其中的杂豆、荞麦成为了与大宗粮食作物实行间作套种的首选作物;由于生产期短,可有效利用好茬口,小杂粮已经成为我省种植业资源合理配置、灾年补救粮食生产的首选作物之一。
1.2.1 加工情况。我省小杂粮加工制品种类繁多,有酒类、酱油、保健品、粉丝、饮料、醋、干货、小食品等。其中有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品种,如丽江生产的苦荞粉、苦荞饼干、绿豆糕、燕麦糕,各地的绿豆粉丝、各种荞面食品、荞丝,彝族的“竿竿酒”等,很受城乡居民欢迎。据初步分析,我省小杂粮约有30%被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收购加工,约有20%被农户自行加工后出售,约有50%直接出售。
1.2.2 市场需求情况。目前我省小宗粮豆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一方面我省城镇人口消费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外销及出口量增加。据省农业厅对出口企业初步统计,2009年小杂粮出口4 563万kg,多数以原料形式出口,极少数为加工品。出口的小杂粮以芸豆、蚕豆、荞麦为主,红豆、碗豆等次之。在鲜销产品中,蚕豆占种植面积的30%,鲜荚亩产800~1 200kg,因上市时间不同,每亩产值800~3 000元;豌豆鲜销达6.67万hm2以上,主要是蔬菜产区种植的菜用豌豆。鲜销与干豆相互补充、内销与外销有机结合、深加工与原材料协调辅助,一直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1)基础设施差,科技含量低,生产质量不稳定。
2)品种多乱杂,新品种引进缓慢,结构不合理。
3)小杂粮生产尚未形成产业化。
4)长期被忽视,资金投入不足。
小杂粮区域性生产的特点比较适合我省家庭式分散种植现状。云南省地理环境及气候多样,可提供多处区域种植多样作物品种,具有发展多种小杂粮最有利的自然基础条件。据测算,只要有市场且价格稳定,比较效益高,通过扩大春播,增加套种,适度发展晚秋,全省小杂粮面积可发展到100万hm2以上。
我国小杂粮价格普遍低于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其中豆类原粮的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故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云南省的大白花芸豆、大黑花芸豆、中白芸豆、英国红豆和大正金时豆等产品外观及内在品质优于国内其他省区同类产品,外商纷纷前来洽谈订购,价格可以高于省外同类产品价格签约,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尤以芸豆市场价格坚挺,是我省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
云南省由于地处边疆,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山区人烟稀少,无工业污染隐患,隔离条件好,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有发展绿色小杂豆生产的优越条件,而且小杂豆生产区,农民人均收入低,对农业投入少,农户通常是采用传统种植方式,有长期大量施用农家肥的习惯,化肥、农药基本不用,而且小杂豆生长期一般要求气候冷凉,这样病虫害发生少,这些都为无公害及绿色小杂粮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在我国茶叶、蔬菜等许多农产品因“农残”遭遇发达国家“绿色壁垒”难以出口之时,云南省小杂豆却在国际市场畅销。
云南毗邻老挝、缅甸和越南三国,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云南具备了较好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云南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将进一步扩大,出口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云南小杂粮产业应以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小杂粮市场竞争力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提高小杂粮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核心,以发展绿色和有机小杂粮生产为主攻方向,以“外向创汇型”小杂粮为内容,依托科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品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一批加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发展订单生产,突出名、特、优、稀,突出优势区域,实现小杂粮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建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小杂粮优势区域。实现我省小杂粮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小杂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全省小杂粮计划面积66.67万hm2,平均亩产120kg,实现总产量120万t。同时努力建成芸豆、荞麦、青稞和啤麦等优质原料基地面积26.67万hm2,生产优质原料80万t。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技术,通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使小杂粮商品率提高到60%以上。努力使云南小杂豆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周边国家和省份市场销售份额。
小杂粮是我省具有优势的粮食作物,将其纳入粮食生产发展的统一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小杂粮生产的领导,按照区域布局,突出各地优势小杂粮作物,加大资金、项目和科技投入,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强化行政推动、宣传发动和信息引导,积极营造社会舆论氛围,推动小杂粮生产快速发展。一是结合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实施的6.67万hm2高稳产农田和6.67万hm2的基本农田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有关部门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上立项扶持;三是引导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四是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通过沟渠配套、山区“五小”水利和水浇地等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小杂粮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小杂粮综合生产能力。
根据我省小杂粮分布,突出有优势、出口潜力大和加工需求大的芸豆、红豆、荞麦、大麦等,重点建设四个优势区。一是滇西及滇西北芸豆、滇东南小杂豆优势区。在稳定增加面积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重点建成4.67万hm2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白芸豆、大黑花芸豆生产基地,产量达9.1万t,其中90%以上为出口产品,商品率达80%以上。二是优质荞麦优势区。我省荞麦常年种植面积约10万hm2,总产1.2亿kg,是中国荞麦主产区,特别是苦荞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重点是大力推广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杜绝甜、苦荞混种,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建设生产基地6.67万hm2,总产量达12万t,使良种覆盖率达80%,商品率提高到60%以上,外贸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20%以上。三是滇西北青稞优势区。围绕加工企业需求,通过在适应的春播和秋播区,扩大青稞种植面积达到2万hm2以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总产量达到5.4万t。其中商品粮2万t,加工用原料3.54万t,商品率由现在的36.8%提高到50%以上。四是滇中专用啤酒大麦优势区。围绕龙头企业,建成啤麦优质原料生产基地面积13.33万hm2,总产60万t。平均亩产达到300kg以上,商品率提高到90%以上。
我省小杂粮发展的空间在春播和晚秋,潜力在提高单产,竞争力在提高品质。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重点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通过标准化栽培,提升我省小杂粮产业结构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小杂粮主产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根据我省实际,搞好小杂粮区划、优化布局,从政策上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二是调整技术力量布局,增强我省小杂粮开发的科技实力,开展小杂粮地方品种的搜集、整理、提纯、复壮工作;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积极引进省外国外优良品种。对于有市场潜力、适宜开发的特色品种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尤其是绿色小杂粮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强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单产水平和品质;同时根据不同市场的产品质量要求研究制定生产、加工、贸易的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操作标准和环境标准,高起点、快步伐研制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三是对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同时引进省外及国外优良品种。四是建立合理轮作制度,减少小杂粮病虫害发生,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五是提高生产水平,避免混收、混卖,改善小杂粮品质,提高商品小杂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五是加快小杂粮地方品种(系)的收集、保存和评价工作,建立小杂粮资源保存库和不同区域的小杂粮资源种植保护园。
我省小杂粮重点在基地建设,出路在提高商品率,突破口在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区域布局和龙头企业,选择优势、特色突出的作物和产品,以小杂粮和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订单生产,以现有的一家一户种植为基础,连片规划种植,统一技术要求,分户管理,建设一批外向型小杂粮生产基地,形成产销衔接、利益联结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形成产业化经营,提高竞争力。继续加大加工流通企业培育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通过加工增值,提高小杂粮综合效益;同时通过利益机制,促使龙头企业为农民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使农户确实能够从发展小杂粮产业中增加收入。同时要培育品牌,尤其是要突出培育绿色小杂粮食品的品牌,这是我省在小杂粮开发上的明显优势;要明确品牌的主栽品种、生产地域、生产条件、生产面积和产品质量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