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火红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654209 刘兆华
火红乡属高寒贫困山区农业乡,位于会泽县东北部,境内最高海拔2 686m,最低海拔1 340m,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1.5℃。全乡下辖18个村委会211个村民小组8 866户,30 336人,总耕地面积4 333.3hm2。
2000年,乡党委、政府把马铃薯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培育,采取连片办样板,带动大面积生产的方式,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火红乡种植优质马铃薯2 400hm2,产鲜薯 9 万 t,平均亩产 2 500kg,销售种薯、商品薯7.2万t,实现销售额8 640万元,种薯和商品薯远销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份及周边县市区。在实施农业部级一亩树标、十亩攻关、百亩核心样板、千亩展示片样板和万亩马铃薯连片高产创建示范中,一亩树标亩产达5 012.7kg,十亩攻关亩产达4 058.5kg,百亩核心样板亩产达3511.88kg,千亩展示区亩产达3 193.67kg,万亩马铃薯连片区亩产达2891.6kg。目前,全乡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种植已形成“百亩同行、千亩同种、万亩连片”的产业格局。
1.2.1 资源优势。火红乡地处滇东北高原,马铃薯种植区80%以上分布在海拔2 300m以上的地区,气候冷凉,传毒昆虫少,迁飞不易,具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良好条件。土壤多属偏酸性红壤,符合优质马铃薯喜冷凉、偏酸性的生长条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对发展劳动密集型马铃薯产业十分有利。
1.2.2 技术优势。一是乡农科站有专门从事马铃薯良种扩繁人员6人,能组织马铃薯高产攻关、样板示范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二是多年来在云南农大、云南省农科院及会泽县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引进会-2号、PB06、PB04、会薯001、会薯002等一系列的优质品种。三是多年实践、积累并总结了配方施肥、种薯繁育经验和完整配套的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技术等,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1.2.3 交通优势。火红乡与乐业镇相邻,距高速公路(昭待)及213国道在30km以内,此外,与县城及各乡镇油路、弹石路相连通,形成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运销马铃薯十分便利。
1.2.4 其他有利条件。
1)领导重视。一是出台了《推进马铃薯产业化进程的实施方案》;二是拓展市场空间,搞活流通,引商入乡,寻找市场;三是成立了火红乡良敏马铃薯营销有限公司及火红乡马铃薯产销协会,扩大马铃薯促销工作;四是注册了“火红梁子”马铃薯商标,打造品牌效应。
2)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及种薯、商品薯基地。到目前为止,有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3.3hm2,有万亩优质马铃薯示范园一个,有一级、二级种薯种植基地133.3hm2。
3)会泽县有健全的激励机制和扶持马铃薯产业政策。
4)市场前景广阔,火红乡境内生产的优质马铃薯会-2号、合作88号远销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海南、西安等地及缅甸、越南等国家,且产品深受欢迎,销售量逐年增加。
1)认识不到位,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不强。部分村对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2)品种结构不合理,加工型马铃薯原料不足。加工业滞后,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制约马铃薯产业效益提高。
3)市场体系运作不完善,难以形成大生产、大基地、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缺乏一个功能齐全的马铃薯批发市场。
4)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订单农业和产业化开发难度仍然较大。
5)基础设施不健全,水利化程度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6)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产品宣传力度小,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结构凋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缺乏开拓市场及市场建设经费。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依靠科技,提升品牌,推进马铃薯产业化进程。
①对原有优良品种“会-2号”、“合作88号”原原种扩繁推广。
②加快“会薯001”、“会薯 002”等马铃薯品种示范推广体系,使之尽快投入大面积生产。
③加强同相关科研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加工型马铃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
④增加投入,增加马铃薯一级原种、二级原种的扩繁面积。
⑤加大培训力度,采用专题培训、现场培训,把成熟的马铃薯高垄双行丰产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3)加快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根据地理位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因地制宜,一个区域种植一个品种,建好商品薯、加工薯生产基地。
4)改善基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后劲。一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三是以培肥地力、改土治水为主,改善生产条件。
5)围绕马铃薯产业化建设,优化服务功能。一是充分发扬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二是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工作;三是搞好信息、服务工作;四是配套政策,促进开发;五是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6)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建立一个上规模、上档次、功能齐全的马铃薯批发市场。主动寻找市场,与一些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厂商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营销关系。
7)创建品牌,制定商品质量标准,提高包装档次,加强质量检测监测工作,打响“火红梁子”牌马铃薯品牌,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
8)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便利条件,吸引外商,创建加工型马铃薯企业,达到优质、优价,增产、增收的目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