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菊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赵秋菊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内容上日趋丰富,它的价值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认识,现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流等不可缺少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锻炼体系。文章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的研究,挖潜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为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生发展的规律,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借鉴。
中华民族 传统体育 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 民族文化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以其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而且以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与智慧创造出多姿多彩、丰富至极的各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在世代相传和广泛普及中使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代表着古老的东方保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产生于人们长期的劳动、生产、生存和生活实践,伴随着民族的不断迁徙和移动,并在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中得以发展,它对中华民族的团结,文化进步的传播以及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的集中反映,是华夏各民族数千年来在狩猎、渔猎、战争、休闲娱乐、养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民族传统体育几经兴衰流传至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内容上日趋丰富,它的价值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认识,现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流等不可缺少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锻炼体系,社会效能可见一斑。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层出不穷,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和满足人们健身需要的高度来看,当今进一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体系、理论体系任务更显得重要,使人们在认识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演变的规律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启发,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于正确认识历史、把握现实、开创未来,更好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意义深远。
斯大林曾经给民族下过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并强调指出:“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由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在世代相传中形成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内容,各项活动是以健身强体为主要目的。在前人的研究中,可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具有三性,即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体育传入之前,我国各民族已有的体育活动内容;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体育地区仍在流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都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围。对于古代典籍或历史文物中反映的古代体育项目已失传的,也应看作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本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门研究人体参与活动的学科。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是人类为了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但是它又并非以单个的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着眼于人类的群体。民族传统体育是研究民族体育现象在中国从古至今发生发展的概况,它不是孤立的只研究作为锻炼身体方法本身的民族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而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对民族体育的全部物质精神财富做综合的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础。文化是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参数,社会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文化从根本上影响和限制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又不断构建新的民族文化精神。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而又稳定的民族文化体系,由此造就了各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风俗习惯、人的社会化方式以及人的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生产、经济、文化的不同,孕育出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瑰宝,正因为各民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大千世界。
原始社会体育的萌发:从原始群居时代人类的劳动、自卫的活动和地下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找到一些体育活动、器械或某些类似技能最早发源的某些迹象和线索,随着原始人类生存技能的发展,原始体育活动获得了萌发的机会。
氏族社会中萌芽状态的民族传统体育:由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公社阶段创造了“丁村人文化”、“许家窑人文化”、“峙峪人文化”、“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在此阶段人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两次飞跃。首先,人们的生活来源由以采集为主转为渔猎为主(旧石器时代)。其次,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由渔猎发展为畜牧,由采集发展为农耕(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原始的生产工具、文化、艺术、崇拜和文字符号(结绳记事)有所发展。
夏商周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夏初多战乱,并且形成了当时社会尚武的风气,将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如弓箭和射,转变为战争的武器,防御兵器“甲”的出现标志着兵器和战斗技能的新发展,军队普遍使用青铜器——斧、戎、戈、矛、刀等装备。商代后期出现了战车,战车促使长武器的发展,出现了战马,并由步射发展到骑射。武器质量和性能的变化,为武勇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西周的统治者提出了“德”与“礼”的观念,主张“敬德”、“尊礼”而且重武。在此思想的影响下,西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了新发展,出现了野舞和乡射的雏形。教学内容的六艺中,就有“射御”。此外,奔跑、舟楫活动在西周受到较高重视。《易经-周易-序》和《周语-尹逸》从饮食和主静两方面表达养生思想。
有关民族体育方面的活动,除射箭、舞蹈、田猎、跑跳、舟楫、游泳和养生以外,还有角力,以及各种兵器武艺等。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战争促进了兵器的改进和使用,加快了攻防技术的研究、总结与发展。医学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射、御、拳勇、角力、武艺、奔跑、跳跃、举鼎、拓关、操舟、游水、弄丸、投壶、舞蹈、棋类、牵钩、秋千等。
秦汉时期: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行共同的文字,划定共同的区域,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秦始皇销毁兵器,严禁民间操戈习武,使秦代体育少了武的色彩,但是角抵的发展,使秦代体育娱乐色彩增加。此外,兵器由铜制兵器转为以铁制兵器为主。自汉代起,蹴鞠作为练兵的手段,开展较普遍,竞赛体制比较完备。汉代百戏盛行,许多民族体育活动最初始于汉代,如舞龙、舞狮、高跷等体育活动历史相当悠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统治者,对体育活动的重视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三国军事对峙的形式,使统治者必须要强兵重武。当时剑师较多,剑法甚精,武艺较高,剑术理论和实践有进一步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角抵、蹴鞠等民族体育活动已经衰弱,而那些为统治阶级享乐的歌舞、百戏、投壶、弈棋等却兴盛起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重文轻武的风气形成,压制了尚武图强的正气。道、佛、玄以唯心主义的神学,发展了封建主义的宗教意识,使之为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服务。然而,这一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范围扩大,技艺有所提高,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在隋唐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少林寺僧以健身为目的的角力、腾越和拳勇,与僧兵的军事操练结合起来,逐渐发展成为少林武术。唐朝的强盛、统一和安定,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繁多,具有多样化、广泛性和规范化的特点,显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
宋元明清时期:两宋时期,尚武的社会风气促进了武艺的发展。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路歧人”、元代的戏剧中的武戏和“十八般武艺”、戚继光撰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著作、宋代出现娱乐场所“瓦肆”、宋代的火药和印刷业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兴盛起来。宋代的蹴鞠、击角氇、水球较为流行。元朝时的“诈马”是贵族的赛马活动,明清时期球类运动的形式有所演变,如“竿球”,“冰上蹴鞠之戏”等。
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如: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单项运动会,并形成制度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至2011年已举办九届。它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各级民委、体委和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对优秀项目进行了改革与提高;各级民委、体委及学术组织先后举办多次学术研讨会,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问题。
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把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帮助少数民族进步,实现各民族团结、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做过多次重要指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体委、国家民委曾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座谈会,会议指明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方针和任务。其方针是:积极提高、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近代体育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都在研究民族体育的优秀项目进入学校的措施。尤其是全国中医院校从1982年开始,要求体育课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国传统保健体育内容,将中国传统武术和部分传统保健养生功法内容正式编入教学计划之中,并占有较大的比重,且经过近三十年来的教学改革、运动竞赛、师资培养和各类科研学术的推动与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鲜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校园体育文化。
国家教委在制定原《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就将武术、五禽戏、八段锦列为教学内容,中国式摔跤、木球、秋千、采珍珠等15项民族体育被列为《全国民族院校体育教材》内容,全国体育院系也增加了武术,摔跤、围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在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教育学下的体育学类之列,2011年修改稿将其改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技术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以下四类:
竞技比赛类:竞技比赛类主要指以突出竞技比赛为目的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方式、方法、规则一般是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项目的特点有所区别,但是均能体现很强的竞技性,也反映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如武术、摔跤、赛马、龙舟竞渡等活动项目。
养生健身类:养生健身类主要以养生、健体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通过锻炼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素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长寿和健康,创造了许多健身和养生方法,这类项目体现了各民族的养生观念和民族精神,如:导引、气功、太极拳等活动项目。
艺术表演类:艺术表演类主要以强烈的动感、优美的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优美的意境来诠释其特点,给人带来美感,并有着较强的艺术感染魅力,如:舞龙、舞狮、冰嬉等活动项目。
游戏娱乐类:游戏娱乐类主要以娱乐游戏为主,目的是愉悦身心。根据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特点,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来体现民族风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此类项目不必要求有高超的技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人们可以在活动中获得情感抒发的体验,如:风筝、秋千、抢花炮等活动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三大方面,应用理论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为基础,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内容大体分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学理论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学的理论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管理学理论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开发理论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传播)理论的研究等。
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民族之间由于历史、宗教、语言、经济、心理因素、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与自己生活情趣紧密相关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也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长期沿袭的结果,在传袭中具有稳定的群众基础,体现了民族性与继承性,教育性与娱乐性,地域性与季节性,交融性与渗透性等特点。
人们往往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地域特点进行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如南方水网纵横是水上运动的用武之地;北方冬季寒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各种冰雪活动的理想场所;山区宜登高,平原好骑马。气候的不同,地域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种体育形式找到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进行体力、智力、心理等活动的特殊方式,是民族崇仰和价值观念的展现,是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的重要手段,对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千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体育的一笔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财富”,必须利用各种渠道来聚敛。我们应该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资源,对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和自信心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应加强规范化,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加快普及与推广的进程,培养师资力量与社会指导员队伍,发挥地域优势、民族优势、项目优势,积极引导、鼓励不同的群体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拓宽思路,使民族传统体育稳步健康地发展。
[1]民族体育集锦编写组.民族体育集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2]何启君.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3]毕世明.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4]任 海.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5]徐玉良.民族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理论教程[M].长沙: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6]杨 群.民族学概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7]李鸿江.中国民族体育导论[M].北京:北京书籍出版社,2000.
[8]赵秋菊,苏长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香港:香港现代出版社,2003.
G85
A
1004—5643(2011)10—0001—03
赵秋菊(1963~),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