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点滴感受

2011-08-15 00:52:55刘胜业
运动 2011年3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保健体育课

刘胜业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中学,安徽 淮南 232052)

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点滴感受

刘胜业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中学,安徽 淮南 232052)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其根本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具体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时又会出现许多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本文力求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健康教育,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育;健康教育;运动锻炼

近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要从学校体育的真正内涵来讲,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的经验仅仅体现在“硬件”方面,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健康教育,并没有引起各级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这样下去,将难以真正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的目标。目前,各级学校为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效果都不大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措施多数是缺少针对性而不能落到实处,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要调动学生自我健康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健康的价值,并掌握运动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1 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

1.1 学习负担过重

学习负担过重是近些年来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多,即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除了正常课时外,还安排各种辅导课、补习班,有的家长为孩子聘请单科或多科的家庭教师,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此造成的睡眠不足、视力下降,不但影响了身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学习效率。

1.2 生活无规律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逐步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规律,久而久之,在人体生理上也形成相应的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生物学称为“生物钟”。在日常生活中顺应生物钟的变化规律,不但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如违背生物钟的变化规律,不但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而且有损于身体健康。加之来自升学的压力,学生基本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甚至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3 缺乏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同时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差,“豆芽型”学生人数不少,其主要原因由于缺乏运动,也有部分学生与缺少营养有关系。然而,在城市也出现了不少“小皇帝”(独生子女)中的“小肥仔”,这也是运动不足造成的。体育锻炼贵在自觉和经常。目前,学生中能自觉坚持经常锻炼的人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在健康上有过痛苦的经历并决心接受教训者;再就是有远大理想和体育爱好者。可惜这种人为数不多,多数学生除了体育课能达到及格。或者为了评三好学生要通过《体育锻炼标准》外,在体育课上没有更高的要求,锻炼不经常,缺乏自主性,平时以检测代替锻炼。这种平时不锻炼,到测验时拼一下的做法,往往不是增进健康,而可能适得其反。

1.4 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影响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关键。要想上好体育课,必须认真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从内心感到自己需要体育,才能和教师共同克服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和矛盾,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体育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受体育教育中的环境、设备和场地等方面的影响;二是受自身的体育素质的影响;三是社会的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感受,影响学生体育课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怕苦、怕累、怕脏、自卑、爱美、厌倦和恐惧等心理。

1.5 父母的负面导向作用

有许多学生家长自己对健康认识不够、没有积极的健康概念、自己缺乏锻炼,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认为孩子在校只要学习成绩好胜过一切,在校体育活动耽误学习时间,等考取大学后再开始健身活动不迟,殊不知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

1.6 自身对健康认识不足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是许多人向往和期盼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健康仍不能被“有效”认识,不能真正从“失去健康时才知健康的重要”中感悟健康,思想认识明显不足,这同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学校体育中实施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最主要的途径,而体育课又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具体实施情况又如何呢?我们知道,抓智育需要时间,而抓体育也同样需要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抓智育的时间只增不减,抓体育的时间从哪儿来?当今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日趋严重,而学生学业负担又困扰着学生,这种体质下降和学业负担重的矛盾,长时间找不到妥善解决的办法。这就是目前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它给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刻不容缓的新任务,那就是如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施健康教育。

3 对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建议

3.1 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使他们懂得健康的身体是事业上取得成就,生活上幸福美满的物质基础。

3.2 开设体育保健课

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增进健康的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保健教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减少家庭医疗支出,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无法估量的。再则,保健和体育本身就是两门不可分割的学科。保健学主要是把医学基础知识应用于保健方面的科学。由于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手段,所以学校也应将体育保健课做为一门提高体育“效益”,增进学生健康的课程来发挥它的作用。

3.3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不仅是传授有关自我保健的知识问题,更重要地是使学生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为此,除了进行思想教育外,还应有一套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作保证,如学校建立科学而严格的作息制度、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群众体育与娱乐活动、养成科学营养的饮食习惯、订立班级个人卫生标准和校园公共卫生守则等,并配有监督检查措施。

3.4 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是生理与心理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即心理活动支配生理活动,大脑支配运动器官。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状态的稳定性,达到心理健康状况与正常的心理状态,这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心理变化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调节、控制,随时调整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使之保持积极的情绪、稳定的心态,保持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成功体验等。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使之符合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心理要求,达到教学目标暂时的平衡统一,完成一个心理发展中质的飞跃,进入新的发展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5 健康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应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与帮助。家庭教育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要通过家长会、报告会和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学会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6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

面对日益紧张和繁忙的现代生活,日趋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无形中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冲突。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专业素质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时刻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提高学生抗挫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4 结 论

体育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促进人类的健康。人类的健康状况从某种角度来讲更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和人类的前途命运。向体育教育索取健康,向体育教育索取生命的意义和活力,正是人类在展开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大踏步地走向未来的保证。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最主要方式之一,确立起这样的观念,并使之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去,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的学校教学的目标所在。

G807.0

A

1674-151X(2011)03-107-02

投稿日期:2010-10-22

刘胜业,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3.052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保健体育课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56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4:52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10:38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8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2
体育课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2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