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有” 让课堂更高效

2011-08-15 00:52:55张国平王兴发
运动 2011年3期
关键词:五有动作教材

张国平,王兴发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浙江 宁波 315040)

做好“五有” 让课堂更高效

张国平,王兴发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浙江 宁波 315040)

怎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这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追寻的教育理想。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主动接受来自各方的教育教学信息,如快乐的课堂是高效的、情境教学的课堂是高效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是高效的、互动的课堂是高效的。然而,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体育责任的高度,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始终应坚持“有序”“有情”“有理”“有量”“有反馈”。

1 有序:有良好的课堂常规

重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重心。当体育教师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等人文因素注入课堂时,就获得了全新的体验。但有时候课堂变得活而无序,难以把握。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

1.1 课堂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因为人的发展,内靠动力,外靠氛围。

1.2 课堂要“放得开”,学生的动作和声音是思维与表达要求的正常反映,是情绪与情感的自然流露,应把它看做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

1.3 课堂要“收得拢”,不要求绝对安静,要保证教学过程的畅通无阻。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交流、提问、自主合作、争论、互补、评价等活动,形成约定俗成的、彼此默认的规则和习惯,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精神放松,形成自主合作,活而有序。天台实验小学的陈老师上的《小济公》一课,整节课如“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围绕滚轮胎、变向跑进行活动设计,收放自如。放时学生自主学练、合作探究,气氛十分活跃;收时,教师一声“小济公们”,随着学生的回应,全场立即安静下来,教师讲解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合理动作。此时,师生之间以达成声音、心理、动作上的沟通,使教学顺畅地进行。学生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学习技术动作。

我们所说的有序并不是冰冷的课堂秩序,也不是学生都安静和听话的有序,我们需要的是平等而和谐、开放而不混乱、专注又不失活泼的课堂秩序。

2 有情:情感与情绪的变化

体育课不缺少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超前的理念,也不缺少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更不缺少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缺少的是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师生互动的情感。

教师要用心、用情去设计教学,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中,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指导等都要体现感情;学生的听讲、练习、比赛等也都要表现出情绪的变化;师生互动的场面更要有情。学生站队时精神抖擞,听讲时专注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状态饱满,练习时生龙活虎秩序井然,讨论分组合作时相互关心与帮助都能体现出相互之间的情谊。

如在学习侧手翻动作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字面的理解进行翻滚尝试。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有一名学生助跑几步后来个空翻(这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在市武术队学习武术),这个动作引来了学生的一致喝彩,此时教师组织的课堂练习位置、队形已经被这个空翻动作给搞乱了,学生们兴奋的样子使课堂有些失控。老师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去批评学生,而是开心幽默的说道:“同学们,这个动作做得太漂亮了,请同学们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让王同学再做一遍这个动作,老师也做一个动作,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并选择一个比较容易做的动作来完成。”此时,老师先做一个侧手翻的标准动作,王同学又做了一个空翻动作,学生们都抱以热烈的掌声。学生比较后都说侧手翻动作比空翻动作要容易很多,于是同学们都分组练习侧手翻动作。教师用情地抛出动作及问题,很好地利用课堂中的突发情况引出主要教材的学习,既满足了王同学的表现欲,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观察后的分析比较能力。体育教学其实就是在练习、活动、比赛、游戏、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就是很好的情感诠释。

3 有理:教材搭配要有理,教学组织、教法学法要合理

3.1 教材的搭配要有理

一节课,学生学的好与坏、锻炼的如何、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和教材的搭配有直接的关系。教材搭配得合理,学生就学得轻松自然,教师教的教学过程就顺畅。我们在进行教材搭配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发展的全面性。

3.2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要合理

如在学习用“轻物投准、直跑屈腿跳高、投过横绳”等内容时,教学的组织就要合理,否则学生就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运动量。

3.3 先学习标准的技术动作然后分组进行练习

当学生的技术动作都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集中学生再进行简单的总结,然后把接下来的练习方法和方式讲给学生。

4 有量:运动量、练习和活动时间要有保证

体育课堂中决定一节课是否有效、是否高效主要是看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学生是否掌握要学的技术动作或方法,并能否运用到实践中。要想让这些明显的指标达到课前的预设,练习时间、练习次数、运动量的大小、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长短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只有经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反复练习并运用到实践中得到好的效果才算学会了动作,达到了要求,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如跪跳起教学中,开始只有3名学生能完全跳起来,经过老师的分解教学、反复练习、不断强化,最终全部能以正确的动作完成动作,在这节课中,每个学生都要反复地练习30次以上,学生在运动量、练习次数和时间上都得到很好的保障,教师把有效的时间都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动作中,课堂显得格外高效。

5 有反馈:教学的评价、总结、纠错等要及时有效

课堂中的信息流通要及时有效,无论是学生的表现,还是教师的想法与看法都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学生做得正确的,我们给予肯定;学生表现不如意的地方,我们给予建议,让其有进步的方向。发现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纠正,千万不要让学生带着错误动作反复地进行练习。

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产生的课堂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我们都在追求课的最高效率时,教师要根据实际目标,设定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把课堂中发现的亮点和缺憾都能及时地进行反馈,以达到课的最高效率。(2010-10-18)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3.024

1674-151X(2011)03-056-02

猜你喜欢
五有动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做“五有”教师,打造思品课的情感教学
论学校管理者的“五有”素养
教育(2016年42期)2016-11-26 07:28:25
“五有”成就高考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