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体”小说文体特征论

2011-08-15 00:44林宪亮
文艺评论 2011年8期
关键词:世说门类小说

林宪亮

《世说新语》自成书之后,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唐代至民国初年,出现了二十余部《世说新语》的仿作,形成古代文言小说的一个独特的流派,学界称为“世说体”小说,这些模仿《世说新语》的小说,大都保持着与《世说新语》相似的文体特征,我们把这些作品称之为“世说体”小说。本文从“世说体”小说的四个角度,探讨作为一种文言小说流派的文体特征。

一、“世说体”小说的描写对象——真实人物

六朝时期的小说家主观上追求内容的真实,排斥虚构,即使像《搜神记》《搜神后记》《幽明录》等典型的志怪小说,他们都认为所描写鬼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而不是虚构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家尚处于无意于创作小说的阶段。唐代以来,小说家才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小说,如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等,小说家不再追求内容的真实,而是艺术真实,他们所使用的名字也多是虚构的,如崔莺莺、张生、崔宁、鲁智深、贾宝玉等,甚至还使用一些姓氏符号,如“某甲”“某乙”“张千”“李万”等。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世说体”小说所描写的人物都是真实人物,并且在史传中多有记载。

依据余嘉锡先生的统计,《世说新语》涉及的各类人物(包括刘孝标注)多达一千五百余人①。这些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僧侣隐士,无一例外都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他们生平事迹在各种史书中也是有案可查的,例如支道林,他是东晋高僧,本姓关,河南陈留人,或云林虑人,由于他善谈玄理,名震一时,为当时之名流,谢安、王羲之等多与之交游。《世说新语》中出现支道林达49次,如“文学”篇第36则云:

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

至于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姑且不论,就其人物而言,此文出现的王羲之、支道林、孙兴公皆当时之名士。

《世说新语》之后的“世说体”小说,依然保持了追求真实的风格,如《大唐新语》描写的主要是初唐时的文武百官,都是史书上所记载过的。明清时期出现大量了“世说体”小说,如《何氏语林》《玉堂丛语》《舌华录》《儿世说》等,在这些“世说体”小说中,有许多所描写的人物不再是社会名流或政治人物,而是少为人知的群体,如严蘅《女世说》中的闺房女子。虽然这些人物在史传中多数没有记载,但是从作者的创作宗旨来看,她们也是真实的,并非杜撰,如《舌华录》的编者曹臣所说:“书中采者,人皆可考”②。总之,“世说体”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都是真实人物,但所描写的事迹却不一定是真实的,有可能是道闻途说、街谈巷语,这也是此类作品称之为小说而不是史书的原因之一。

小说的本质特点是虚构,其内容是虚构的,所塑造的人物的名字也多是虚构的。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世说体”小说则不然,虽然它的内容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所塑造的人物都是真实的,或者是历史人物,或者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六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阶段,小说与史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甚至是作为史书的补充而存在。这一时期的小说强调内容的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指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不是艺术真实。他们还没有清晰的小说概念,把小说与史书这两种不同的文体混同起来,要求小说的真实性等同于历史的真实性,将小说的创作要求几乎等同于史书的编撰要求,因而,这一时期小说的内容也是他们相信实际存在的,而不是面壁虚构。鲁迅说:“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底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作记事实。”③简言之,这时期小说的人物都是有名有姓,可供查证的历史人物或作者同时代之人。《世说新语》就是在这种创作环境中产生的,唐代以来的“世说体”小说也接受了这种创作的要求。

二、“世说体”小说的篇幅类型——微型小说

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世说体”小说,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是通过片言只语描写人物的一个举止、一个容貌、一次对话等,因此,其篇幅都极为短小,与当代的微型小说相类,甚至多数篇幅比微型小说还要短小。

“世说体”小说不同于短篇小说,它比短篇小说还要短小。《世说新语》共1130则,字数在50字(包括50字)以下的有654则,占全书的57.88%;字数介于51字和100字之间的有367则,占全书的32.48%;其余部分,即100字以上的有109则,占全书的9.65%,这些条目也都没有超过300字。在《世说新语》中的最长的条目200余字,如“惑溺”篇第5则,云: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其往宿。寿蹻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閤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这则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故事性较强,然而在《世说新语》中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世说新语》中的部分条目极为短小,如“赏誉”篇第116则云:“谢公云:‘刘尹语审细。’”谢安是东晋的大名士,善于对人物“品鉴”,他对刘尹的“品鉴”只有三个字:“语审细”,即说话谨慎周到。评语虽简短,却把刘尹在言语方面的特征总结了出来。

《世说新语》的字数多数为100字左右,如“方正”篇第1则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其他“世说体”小说的篇幅与《世说新语》极为类似,如吴肃公《明语林》“栖逸”篇云:

王永寿家蓄一琴一鹤,每客至,弹琴,鹤婆娑舞阶下,助客欢。后一日鹤死,为《瘗鹤文》。已无病而卒,以琴殉葬。④

此文仅有41个字,文字虽简短,却把王永寿一生最主要的爱好展示出来。再如王晫《今世说》“栖逸”篇云:

龚柴丈隐居清凉山曲,有园半亩,种名花异卉,水周堂下,鸟弄林端。日长无事,读书写山水之余,高枕而已。⑤

此文犹如一幅画卷,在环境幽雅的深山幽谷,一位隐士置喧嚣于度外,或读书、或写生、或高卧,其性格从他所居住的环境及其举止中即表现出来。这则故事字数虽然寥寥无几,但人物形象已经大致勾勒出来。

总体而言,“世说体”小说字数多为几十字至一二百字。虽然创作“世说体”小说并没有字数的限制,但是由于“世说体”小说一般都是只取一事,描写一个人物的某个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篇幅都十分短小。

三、“世说体”小说的结构特点——分门别类

“世说体”小说根据内容的不同,编排若干门类,这些门类是审视人物的一种角度。《世说新语》共三十六门,具体分类为:“德行”“言语”“政事”“ 文 学 ”“方正”“ 雅 量 ”“识鉴 ”“赏誉”“ 品藻”“规箴”“ 捷悟”“夙 惠 ”“豪爽”“ 容 止 ”“自新”“企羡”“ 伤 逝 ”“栖逸”“ 贤 媛 ”“术解 ”“巧艺”“ 宠礼”“任诞”“ 简傲”“排 调 ”“轻诋”“ 假 谲 ”“黜免”“俭啬”“ 汰 侈 ”“忿狷”“ 谗 险 ”“尤悔 ”“纰漏”“ 惑溺”“仇隙”。这种分门别类对唐代以来的“世说体”小说影响很大,大致上有四种类型:

(一)完全模仿

一部分“世说体”小说是《世说新语》的忠实继承者,认为《世说新语》的门类已经非常齐备,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改动,如明代的郑仲夔《兰畹居清言》、李绍文《明世说新语》;清代的吴肃公《明语林》、梁维枢《玉剑尊闻》、江有溶、邹统鲁《明逸编》;民国初年的易宗夔《新世说》、陈灨一《新语林》。这些“世说体”小说完全模仿《世说新语》的门类,其名称、顺序、门数与《世说新语》完全相同。李绍文的《皇明世说新语》对《世说新语》的“三十六门类”尊崇备至,他认为《世说新语》“门类精绝,无容增损”⑥,并且认为《何氏语林》自添“言志”“博识”二门,便觉赘疣,故其著作悉尊刘义庆《世说新语》之原目。

(二)基本依托

有一些“世说体”小说基本依托《世说新语》原目,但也做了一些改动,或者增加,或者减少,或者自创了一些门类。宋代王谠《唐语林》中三十五门袭《世说新语》旧目,自增17门,分52门类。孔平仲《续世说》在《世说新语》旧目基础上,又增加了“直谏”“邪谗”两门,共38门。李垕《南北史续世说》也在袭《世说新语》三十六门基础上,又增补“博洽“”介洁“”兵策“”骁勇”等11类,共47门。何良俊《何氏语林》承袭《世说新语》体制门类,多出“言志“”博识”,共38门。梁维枢《玉剑尊闻》仿《世说新语》体例和门类,而“捷悟”“自新”二门有目无文,故实存34门。吴肃公《明语林》在《世说新语》36门的基础上增设了“言志”和“博识”二门。王晫《今世说》仿《世说新语》体例,分门叙事。惟为避伤人之嫌,摒弃“自新”“黜免”“俭啬“”馋险”“纰漏“”仇隙”等 6 门,其余 30 门全同《世说新语》。

(三)门类生发

门类生发是指从《世说新语》中的某一门类生发出来,且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门类,这些门类也具有《世说新语》原目之遗风。曹臣的《舌华录》即是从“言语”门生发出来的,突出表现人物的言谈,其门类为:“慧语”“名语”“豪语”“狂语”“傲语”“冷语”“ 谐 语 ”“谑语”“ 清 语”“韵语”“俊语”“ 讽 语 ”“讥语”“愤语”“辩 语 ”“颖语”“浇语”“凄语”等 18门。《儿世说》从《世说新语》的“夙慧”,其门类为:“属对”“言语”“排调”“文学”“强记”“至性”“ 胆 识 ”“自新”“ 恬 裕”“方正”“师友”“ 言 志 ”“赏誉”“异征”“豪 爽 ”“将略”“纰漏”等17门。李清《女世说》从《世说新语》的“贤媛”而来,但又有所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贤”,而是把古往今来的妇女形象的优点、缺点全都包括在内,其门类分为34门,如“淑德”“仁孝”“ 能 哲 ”“节烈”“儒雅”“隽 才 ”“毅勇”“雅量”“俊迈”“高尚”“ 识 鉴 ”“通辩”“ 规 诲”“颖慧”“容声”“ 艺 巧 ”“缘合”“情深”“企 羡 ”“悼感”“卷惜”“尤悔”“乖妒”“ 蛊 媚 ”“侈汰”“ 忿 狷”“纰谬”等。

(四)作者自创

有些“世说体”小说没有沿袭《世说新语》的本来的门类,而是自创门类。如林茂桂《南北朝新语》分六十一门,其门类为“孝友”“烈义”“严正”“鲠直”“ 清 介 ”“恬洁”“ 雅 量”“谦慎 ”“规箴”“栖隐”“料事”“ 见败”“图 新 ”“贤媛”“ 品 鉴 ”“标誉”“作述”“ 清 言 ”“玄解”“ 机 警”“夙惠 ”“捷对”等六十一个门类等。这些门类中,十二个门类属于《世说新语》原目,剩余的门类少数与《世说新语》原目类似,如“栖隐”“图新”“捷对”“姿仪”“恩宠”“ 悔 恨 ”“嘲诋”“ 纰 缪”“品鉴 ”“标誉”“忿悁”等。不过,《南北朝新语》的门类多数为林茂桂的自创,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如“ 死 徙 ”、“ 佞 幸 ”“ 交 游 ”“ 狎 侮 ”“ 赦 宥 ”“ 痴 呆 ”“黩货”等。

分门别类是把不同的故事划分到表现同一主题的类别中,使读者对这一类小说的主题思想一目了然。“世说体”小说篇幅短小,数量众多。如果没有这种分门别类的结构,把众多小故事结合在一起则显得比较散乱,容易给人一种杂乱无章之感。许多“世说体”小说非但不冗长散乱,反而简约有致、意蕴淳厚,这与分门别类的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不能不说这是《世说新语》的一大贡献。

四、“世说体”小说的语言艺术——言约旨丰

“世说体”小说常常只是通过两三句话描写人物形象,这就要求“世说体”小说在语言表达上,要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一)语言之“言约”

魏晋以来,文学语言崇尚简易,而晦涩难懂的词语是不受欢迎的,《文心雕龙·炼字篇》云:“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⑦《世说新语》的语言之所以讲究“言约旨丰”,与这种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世说体”小说由于是微型小说,受篇幅的限制,其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说过微型小说的语言应该是这样的,“举一反三,一以当十,字字斤重。”⑧这对于“世说体”小说同样是适合的。《世说新语》每则只写一件故事,多则十来句,少则一两句,语言都十分简练,如“赏誉”篇第142则云:“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寥寥数字,就把吴郡四大家族的“文”“武”“忠”“厚”等特点表现了出来,可谓惜墨如金。

《世说新语》对人物的描写尤其令人称道,在这些人物描写中,如描写人之卓然不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赏誉”第15则)。形容人之神姿:“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第16则)。形容人之胸怀宽广:“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德行”第3则)。形容人物之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第5则)。形容人物之形貌:“濯濯如春月柳”(“容止”第39则)。形容人物之脱俗:“谡谡如劲松下风”(“赏誉”第2则)。《世说新语》的语言历代备受人们的称赞,明人何良俊称其“以玄虚标准,以简远为宗”⑨,清人丁澎称其为“隽旨名言,溢于楮墨”⑩,这些都指出了《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其他“世说体”小说虽然达不到《世说新语》的语言成就,但是语言也非常简练,如王晫《今世说·排调》第10则云:“毛大可、会侯同诣李湘北。李笑曰:‘不谓今日初见二毛。’”“二毛”原指人老头发斑白,李湘北以此戏指毛大可、毛会侯之姓,使初次见面的气氛骤然活跃了起来,还表现了李湘北诙谐、幽默的性格。这篇文字并没有因字数少而影响表达效果,反而显得简洁凝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与魏晋时期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唐代以来的“世说体”小说已经没有了《世说新语》的神韵。不过,这些“世说体”小说的表达还是能够做到文字的简练。

(二)内容之“旨丰”

“世说体”小说的语言是“言约”的,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它的表达效果,反而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容。《世说新语》不到十万字,却把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活、宗教等也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来。吕叔湘先生说:“一事多者百余言,少或十数字。著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盖善于即事见人,所为传神阿堵者。”⑪这说明《世说新语》的字数虽然很少,但是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宋人王谠编撰的《唐语林》现存1099条,尽管数量不多,但是却广泛记载了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等,对研究唐代政治、历史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清初王晫的《今世说》共452条,却可以洞悉清初文人的掌故和习气,这也正是鲁迅推崇这部书的原因。这都能够说明“世说体”小说的语言虽然简洁,但是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唐代以来的“世说体”小说,虽然达不到《世说新语》的语言成就,但它们还是追求语言的精炼、辞意的隽永,许多故事能够做到言约旨丰。明人任肩生说:“片言储不尽之义,一字作生平之目。”⑫这也正道出了“世说体”小说的语言特点。又由于“世说体”小说所描写的内容,多系名士或文人非同一般的言谈举止,其行为往往是耐人寻味的,因此,“世说体”小说的语言又表现为简澹隽永。

由《世说新语》所形成的文体规范,不再是一部书的体例规范,而是一类书的体例规范,即“世说体”小说的文体规范。笔者认为“世说体”小说的文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历史或现实中的真实人物为描写对象;内容按照分门别类的体例,以类相从;通过片言只语或一两个动作勾勒出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上表现为言约旨丰、简澹隽永。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页。本文关于《世说新语》的引文皆出自此本,其他不再一一注出。

②曹臣《舌华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80页。

④吴肃公《明语林》,《续修四库全书》第11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⑤⑩王晫《今世说》,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8、4页。

⑥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续修四库全书》,第1173册,上海古籍出版2003年版。

⑦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4页。

⑧江曾培《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13页。

⑨《何氏语林·言语篇》,《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⑪吕叔湘《笔记文选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⑫林茂桂《南北朝新语·叙》,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猜你喜欢
世说门类小说
梁潮印风得意忘象篇
李欣:小众门类征集反而更占优势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看“世说学”的这方里程碑
《世说新语》书名新考
面向大海,丽日扬帆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千奇百怪的动物
《耳畔流光:中国历代耳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