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刘北茂先生的《刘天华音乐生涯》一书

2011-08-15 00:42王亚莉枣庄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枣庄277132
名作欣赏 2011年12期
关键词:刘天华国乐二胡

⊙王亚莉[枣庄学院音乐学院, 山东 枣庄 277132]

评刘北茂先生的《刘天华音乐生涯》一书

⊙王亚莉[枣庄学院音乐学院, 山东 枣庄 277132]

刘天华(1 8 9 5-1 9 3 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音乐生涯》是刘天华事业及生平的评述。

刘天华 音乐教育 民族器乐 国乐

本书是一本有关刘天华先生生平与事业的传记性回忆录,作者为刘天华的胞弟、其事业后继者刘北茂,由作者之子刘育辉根据作者生前未完成之书稿及口述整理而成。本书真实地反映了一代国乐大师刘天华的音乐生平,是迄今为止同类书中最完整全面的传记。书中以翔实可信的记述、大量权威真实的史料、生动流畅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刘天华传奇性的家世、短暂而坎坷的人生及勇于开拓探索的艺术之路,对深入研究探讨刘天华的音乐创作,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音乐文化现象及其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虽是人物传记,但它语言流畅,文字优美,细细品之犹如春风拂面般的温暖、惬意,滋润着心扉。但它又决不仅仅是人物介绍、供人们欣赏的抒情散文,它从纵横两个角度把握了刘天华先生一生的音乐贡献,综合分析和审视了他在中国音乐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所在。

刘天华(1895—1932):中国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是刘天华第一次把我国民族音乐列入高等音乐学校的课程之内,为二胡、琵琶等“国乐”争得了一席地位。从此,民族器乐在我国被正式提到高等艺术教育的高度,进入现代专业音乐文化的行列。他作为最早的职业教师为民族音乐及其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

全书从二十四个标题中,一一回忆了天华先生的一生和音乐创作贡献。归纳起来可总结为三个部分:一到十是他的求学时代,十一到二十一是从教阶段,二十二到二十四是他的病逝。通过读这本书,不止一次地为刘天华先生的英年早逝而惋惜。这本书有别于其他书籍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详实,简洁明了

第一部分是他的求学时代。这本书对于刘天华先生的幼年时代的经历描写得非常美好,文笔时时能透露出唯美、温馨的字眼。但细细读完之后又让人感到,正是他幼年时期的这一良好音乐启蒙为他日后的音乐贡献起到了铺垫作用。

书中资料精简、涵盖点多而精,将个人的观点融入客观的历史分析中,具有大众性、平民化的风格,为专业音乐人士研究刘天华提供了参照物,也成为人民尤其是喜爱刘天华作品的爱好者们的指南针。在文中作者用他简练而又富于抒情的文笔句句出色地描述出了刘天华先生的童年经历。比如在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性回忆:“1902年天华7岁入父亲创办的翰墨林小学就读,这所小学在当时是令人瞩目的新式学堂,也就是后来的江阴县立三校,在这所学校里天华接触了当时私塾里从没有教过的英语、数学、博物、体操、美术和音乐等新式课程。尽管这些课的内容不尽完善,还带有些改良主义的色彩,但是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而且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诚然,也就在这一时期,天华的音乐天赋在众多的小伙伴中彰显出过人之处。他对音乐的敏感和兴趣,更使得他鹤立鸡群”,“常州府中学堂成立于1907年,这是一所五年制的新式中学,学校的规模、课程设置和师资条件等在当时江苏省内均属一流水平,十分引人注目。这所中学条件非常优越:不仅开有崭新的自然科学课程,对英语课的要求尤高,同时还有不少精于中国文史的教师,且广大师生中不乏思想先进分子。刘天华先生在这文理并重、中西兼顾、思想活跃的新式学校中学习,不仅在学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树立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这对他日后从事教育事业及民族音乐的革新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仅仅这两段就说明了刘天华先生幼年时代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再如:“初到上海时,每天练习吹奏小号,为了不影响别人,往往套上弱音器,一吹就是很长时间,直吹得嘴唇麻木,再也吹不动时,才停下来休息。他的刻苦钻研就表现在这经常不懈的努力上,甚至每练习一种乐器都往往‘自黎明至深夜不停歇’,这就是他从事艺术成功的重要原因。”

刘天华先生成天苦练二胡和其他民族乐器,有时还造访贫苦的民间艺人,向他们请教。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对民族乐器演奏方法苦心孤诣的精神都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刘天华在那把简陋的竹筒子二胡上,先是拉拉民间乐曲,渐渐地他觉得这已不能充分抒发他的思想感情了,于是经过长期构思与苦练,在民间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又借鉴了他在上海“开明剧社”工作时所学到的小提琴演奏技术与西洋作曲理论,终于创作出他的处女作。这个旋律经过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与修改,才最后定稿,就是今日人们所共知的二胡独奏曲《病中吟》。这首曲子集中地反映了在当时病态的社会重压下,一大批像他那样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郁郁不得志的悲愤心情和憧憬光明的共同理想。总之,本书作者通过对刘天华这些二胡技巧的描述,生动地作出了沉吟慢诉、悲愤激昂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书与众不同之处。

二、历史追寻、客观深刻

第二部分是他的从教阶段。这一部分是本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作者具体而又生动的回忆了刘天华先生在音乐创作上、音乐教育贡献和民乐改进思想及行动上的轨迹。丰富和翔实的内容是其他同类书籍中所没有的。

作者认为,刘天华先生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他的勤奋、持之以恒和对音乐事业的执著追求上。比如这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1922年又是刘天华先生音乐生涯中的又一大转折点。当时他在母校任教音乐,早已成绩斐然,声誉日增,远近闻名。一种对祖国音乐教育事业当仁不让的责任心与时光荏苒的紧迫感在不断地催促着他,鞭策着他,他希望扩大自己的眼界,去开辟新的领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演奏水平,以达到自己‘改进国乐’的宏愿。为此他一直向往着能去北京。常言道:机遇总是光顾勤奋的人。机会终于来了,北京大学的‘音乐研究会’,由于缺乏琵琶导师,在天华先生的几个在北大的学生的极力推荐下,决定聘请他去担任国乐导师。刘天华先生果断地辞去了五中的教习,决定只身去北京赴任。从此,开始了他的北大任教生涯。”

而在他对音乐教育事业上的卓越贡献之处本书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它具体地描写了当时刘天华先生为我国民族器乐的社会地位而作出的杰出贡献。曾有这样的描述:“初到北大的他也是困难重重,但他历经磨难后取得的成绩也恰巧证明了他的实力。1923年刘天华师生先后在北大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奏了二胡以后,北大音乐传习所终于将二胡也列为‘国乐’的主要课程。最初在聘任书上只写‘琵琶导师’的他,由于在二胡教学方面的显著成绩,从此给他的聘任书上就改为教授琵琶与二胡两种乐器了。这不仅是天华先生在音乐教育事业上的一大收获,同时也是二胡这件千百年来被歧视的、大众化乐器进入高等音乐院校讲坛的开始,从此二胡也登上了大雅之堂,这在我国现代民族音乐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本书在刘天华先生立志改进国乐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回忆性介绍,并提出了本书作者的鲜明观点。比如作者这样一段话:“当然从现在的眼光看,他们活动的范围还没有能扩展到广大工农群众中去,但他们的主张和做法在当时旧中国音乐奇荒的沉寂中,却是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具体指的是,1927年初夏天华先生经蔡元培先生的大力支持,又联合了三十四位同志作为发起人,在艺专召开了“国乐改进社”成立大会。目的是想团结周围志同道合与志趣相近的人去共同借鉴西乐,研究和改进国乐,以期待能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发展尽些微薄之力。“国乐改进社”在短短的两年中就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这是在30年代以刘天华先生为首的先驱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披荆斩棘,为改进国乐所做的努力奋斗。

刘天华先生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还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发奋学习。他又系统地学习了小提琴,广泛地涉猎中外音乐理论,其中还包括有关西洋管弦乐器的性能、制作和改革等方面的资料,了解到一些西洋管弦乐器都是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由低级的原始状态发展到较完美的境地。由于乐器性能上的改善,更激发了作曲家们不断为他们谱写出许多动人的旋律和作品,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发展民族音乐教育事业为己任的刘天华先生来说启发很大。

三、宏观把握、历史定位

第三部分是刘天华先生的病逝以及对他本人的价值定位。本书对这一部分的回忆充满了悲痛的感情,记述了当时的场面,让人读来犹如亲临其境一般伤感。刘天华虽于20世纪30年代英年早逝,但是他对中国民族音乐所做的贡献及其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江泽民曾经说过:“刘天华是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作品很有艺术感染力,把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表现得很充分。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听到刘天华的曲子,都会产生更深的思念故乡之情。”他的贡献在于开拓了二胡艺术的新道路,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手段,促进了二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给二胡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他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创作二胡独奏曲十首、琵琶独奏曲三首、民族乐器合奏曲两首。

本书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全方位地反映了刘天华的生平与音乐活动,对音乐学者、音乐史学家、民乐演奏者及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都是极为难得的宝贵资料。

[1] 刘北茂述,刘育辉执笔.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 者:王亚莉,枣庄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学。

编 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猜你喜欢
刘天华国乐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练琴那些事·三伏天烤火练琵琶的刘天华
一把二胡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国乐改进
抗战时期新国乐思想研究概述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