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错位与身份消解
——解读马敏仪的《纸女儿》

2011-08-15 00:42侯金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642
名作欣赏 2011年12期
关键词:华裔餐馆身份

⊙侯金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 510642]

空间错位与身份消解
——解读马敏仪的《纸女儿》

⊙侯金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 510642]

文章解读了华裔作家马敏仪的自传体小说《纸女儿》,分析主人公如何在生存空间的错位中经历了身份消解。这种个体文化身份的消解在空间转换中形成,在以家为代表的华裔族群内部中性别、经济地位与文化歧视,以及在以学校为代表的美国主流社会,被刻意边缘化的境遇中逐渐明晰。小说揭示了美国少数族裔群体在空间错位与身份消解的尴尬状态下的生存局限与心灵危机。

《纸女儿》 空间错位 身份消解

马敏仪的《纸女儿》是以传统成长叙事模式建构的自传体小说。此书出版于1999年,备受关注,坦率而饶有兴致地记录了一位6岁华裔移民女孩从香港廉价公寓到哈佛大学的成长历程。①作者马敏仪哈佛毕业后,本打算写一部关于哈佛里的蓝领工人子弟这一个学生群体,身为其中一员的她最后将自己的难忘成长经历付诸出版。著名华裔女性批评家林英敏说:“在美国的华人,无论是新来的移民还是在美国出生的,均发现自己夹在两个世界之间。他们的面部特征显示着一个事实——他们的亚裔族性,但是,通过教育、选择或出生的,他们是美国人。”②“新来的移民”的夹缝生活与成长,在《纸女儿》这部著作中得到突出而立体的展示。

书中主人公华裔新移民③马敏仪(Elaine M.Mar)成长在美国社会底层,受贫困和种族主义问题的烦恼,在成长中不断认识自己,寻找和建构自我。她的成长是随着时间的延展和空间的转换中进行的。敏仪生于1966年10月1日,5岁之前敏仪与父母生活在香港离机场不远的家中;1972年4月17日到美国与提前来到美国的父亲团聚,一家人生活在丹佛市姑姑贝基(Becky)家的地下室里;敏仪小学六年级时父亲与姑父交恶,被迫搬出来自谋生路,之后两次易家,直至高中三年级时候敏仪独自离家去纽约州北部的伊萨卡(Ithaca)参加了一次专为高中学生资助的探讨艺术与政治的夏令营活动(Telluride Association Summer Program)。最后,以敏仪高中毕业后,成功申请进入哈佛大学读书为成长的结局。可以说,作为一个新移民,敏仪在美国多个成长空间中转换与成长,在每个时空当中都不断地与来自华族内外不同程度的种族和性别歧视、身份困惑和危机斗争,同时又要与噩梦一样的饥饿与贫困相抗衡,深刻地刻画出处于边缘地带的华裔女性新移民在美国社会中成长的艰辛历程。

一、成长空间错位与身份危机

敏仪的父母来自广东台山的乡下,经历了战乱与饥荒的他们想方设法逃到香港,之后又来到美国谋求生存,寻找发达之路。谁曾想到贫困和饥饿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所有的流离生活。父亲在姑姑从一个饭店里承包下来的厨房中工作,一天13个小时,每月两百块,周末无休。由于文化环境的改变使敏仪在成长中面临着强烈的自我危机与困惑,在成长途中深深感受到社会底层,寄人篱下的生活中之无奈和辛酸。

巨大的自我身份危机始于名字的变化而导致的人格分裂与身份消解。6岁的马仪敏要上学了,但她必须有个让美国人容易上口的英文名字,正如她的姑姑所说,“你需要有一个名字来融进(美国),否则不能在美国上学”。于是,家人找来了英语比较好的远房亲戚帮忙。然而这个小小的命名仪式对于大人来说无甚紧要,对于敏仪来说却诚惶诚恐:“如果是美国名字的话我妈妈就没法叫我的名字,她不懂英语。我也不懂,我怎么知道我自己的名字呢?”她的中文名字中间便加进了Elaine。文中的敏仪这样定义名字给她带来的巨大冲击,“从此,我的生活被劈成了两半”。正如罗希奥G.戴维斯(Rocio G.Davis)曾指出的,“命名或者说被赐予名字,对于北美的亚裔主体来说,是他们在西方社会的首要再现模式。如果他们的名字太具异国味道,会使他们与伙伴们疏离。但是一个为了适应生存而进行的名字转换经常会给孩子自身不断形成的自我归属感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潜在的后果”⑤。对于敏仪来说,最大的后果就是使马敏仪身份消解在被横空分裂、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中。在两个相互隔绝的世界里,她必须同时应付这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生活,不断地更换生活中的角色。

1.女性新移民的身份消解

敏仪一半的生活围绕着家,而所谓的家其实只不过是姑姑家黑暗、简陋的地下室,对于敏仪来说,就像一个简易的暂时集聚地,并不因为人多人少的感觉而增加家的味道反而徒增出流亡与离散的味道。在家中,她必须是个听话的女儿,知书达理,照看小弟弟,学做家务,学会说英文时给不懂英语的家人当翻译,时刻对提供他们住宿的姑姑存有感恩之心。

敏仪感受到了华人家庭中内部经济差异与移民经验导致了无处不在的歧视。这种歧视从姑姑身上得到了体现,详尽地收入在了敏仪细心的观察之中。姑姑是老资格的华裔移民,家人的收入与开销都要依靠姑姑的经营,所以是发号施令的主人、家中权力的核心。华人家族内部的女性歧视,也是从这个美国化了,但是仍抱有中国传统思维的姑姑对待敏仪的态度得到体现,成为传统中国父权的表征。姑姑以自己的儿子萨恩(Sun)为荣,并处处与敏仪比较,对妈妈看似褒扬的话就像她刺耳的嗓音一样,深深地刺痛了敏仪的心:

你女儿看起来挺乖……但是太瘦了。……Shing(生,敏仪的父亲)有个女儿挺开心的。我可不。她们没什么好处。你不能在一个女孩身份投入太多。她们总要嫁人的,多浪费精力啊!我很开心有个儿子,到老的时候可以养我照顾我。这也挺配的:生和他女儿,我和我儿子。

姑姑对女孩的偏见,使敏仪无法讨取她的欢心。所以,“任何事物都改变不了我的地位。因为无可否认,我是个女孩”。在看到弟弟出生时家里的喜悦,尤其是父亲的欣喜时,敏仪心中父亲对自己的爱此时也动摇了。于是,像敏仪妈妈一样,敏仪学会了在这个家中消声、消失。她学会了在压抑中成长,学会了在空荡黑暗的地下室里沉默,枯萎。

同样,除了性别歧视以外,敏仪作为移民与土生华裔的差别也成为敏仪在华裔家庭内部被边缘化的一个原因。在与萨恩和自己新出生的弟弟杰弗瑞(Jeffery)比较时,敏仪又发现了自己的不同。因为她不是生在美国,所以成不了总统,不能与那些土生的男孩子相比。弟弟的诞生和命名让敏仪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困境。弟弟因为在美国出生,只有一个名字Jeffery,所以,“老师叫他的时候他能够明白是自己。他不会感到困惑,忘了在学校的他是哪个自己。他能够立刻学习英语,同学们也不会嘲笑他把r说成ar-lu”。

敏仪出现了强烈的反成长倾向。此刻的她是饥饿的,不仅仅是因为贫困,更因为她需要家人的肯定与认可,需要亲情的赋予,而不是作为女儿所受到的歧视和贬低。敏仪对香港的怀念,恰如赛义德在《关于流亡的反思》⑥中所描述的,人类与故土、自我与真正家园之间无法修复的裂痕。每一次倾诉几乎都充满了失落与愤恨,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不解和幻灭。每当自己在边缘角落里孤绝的时刻,渴望回到香港的反成长情绪开始萌生。生活的窘迫和生存的艰难使父母无心更无时间关注敏仪成长中,特别是在文化错位下的心理感受。正常孩子成长的天性无法得到满足,对成人世界的不解再次无法得到合理的疏导,更无暇理会敏仪的孤单、压抑,他们自身的性别偏见也无法让敏仪的个体得到伸张和发展。

2.社会的边缘处境

敏仪另一半的生活是围绕着学校,在这个成长空间作为“Elaine”而生活。整整六年在马克米恩(McMeen Principal)的小学生活,敏仪从来没有解除过身受的种族歧视。敏仪对学校产生憎恨情绪使她每次步入教室都举步维艰。因为不会英文,敏仪连最简单的加减的答案都说不出来,上课时也不得不模仿同学们的反应。白人同学不欢迎她,嘲笑她,没人理解她,认为她蠢,说她“中国佬的眼睛!吊眼!你真丑!你为什么不回到你来的地方去?”敏仪失落的一声“我回不去了”包含了无数被抽空了根基,在异质社会中又遭歧视的窘态和辛酸。敏仪不想因为自己长相、肤色的差异、语言的隔阂而格格不入。一次次敏仪内心呼唤着:“我想成为美国人,像萨恩一样。我想融入他们当中”。敏仪到美国来的第一天就丢了自己心爱的黄头发洋娃娃,她不断地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洋娃娃,正如她期待自己也成为一个金发碧眼白色皮肤的美国人一样,成为一个美国女孩,不再因为种族的原因受尽凌辱。

然而,她除了受到白人孩子的歧视,在黑人同学面前也遭遇到了类似的侮辱。三年级时的一次交际学生互换项目中,敏仪遇到了一个让她闻之胆寒的黑人问题女孩辛迪(Cindy),一个美国歧视与暴力的化身,敏仪被她和同伙拳脚相加,处处威胁。在没有父母、老师的庇护下,敏仪只能独自忍受这些侮辱和恐惧,独自承受成长中被边缘化的创伤。渐渐地,敏仪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和自憎心理及殖民内化倾向,被压迫者敏仪将外在的压迫内化,从而把以这些白人孩子为代表的主流社会压迫者的标准变成自己的标准。被压迫者采纳了压迫者的标准之后,对自己,他们采用自律性的自我压迫,自我歧视,自轻自贱。“我恨我自己的程度就像他们恨我一样”;“我最向往的,便是模糊这种外来性(foreignness),这种族裔与贫穷的结合。”她连做白日梦时都在幻想如果自己真正的妈妈是个美国女人,“她会找到我,揭露出我的真名,一个我未曾熟悉的名字。我将优雅美丽地长大成人,善待我自己的孩子。”

同时,贫富状况、经济与住房条件等决定的社会阶层——阶级也是直接导致敏仪自卑与自憎心理的直接因素。敏仪一家因为没有钱而寄居在姑姑家,而并不像一般美国家庭一样一家住一栋房子,使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更羞于请同学到家里做客。敏仪更苦恼于自己稀奇古怪的衣着——餐馆里面粉袋缝制的棉纸衣服和裙子、廉价超市里买来的腈纶毛衣、餐馆里的女招待女儿的剩衣服……穿着这些衣服去上学,与衣装崭新整齐的同学们一起,更引起她的自卑心理。

二、“第三个世界”的追寻

这两个世界都不是敏仪想要的世界,而自己不可能也不愿意如局外人一样站在两个世界之间。小小的敏仪在成长的关头就已经心力交瘁、不知何去何从,既回不去中国,又无法融入美国,她不得不寻找第三个世界。在她有限的生存环境中,他们赖以生存的餐馆成为敏仪暂时慰藉的第三个世界,确切地说是这个中国餐馆的厨房。这个世界虽然肮脏难闻,但是给敏仪带来的深刻的影响。用她的话讲:“它的样子、味道、声音,它的精髓好像已经变成了我的一部分。”⑯对于这个餐馆的认识,敏仪是从一个旁观者发展到参与者。作为旁观者的她不需要帮忙干活,所以每次来参观都像是一种娱乐,一次观光,让小小的敏仪体验到了姑姑家以外的世界,然而作为参与者时,情况则大为不同。敏仪需要时刻为这个多次易主、逐渐衰败的餐馆担心,因为这是他们一家人在美国维系生活的唯一保障,敏仪又要面对餐馆无止境的活,数不清的盘子,客人的剩菜剩饭,这一切又使她想逃离这个无法让她真正获得自由的空间,“餐馆是我不听话时候的惩罚”。但是,这个餐馆成为她首选的“家园”,因为“这是我家人和美国和平共处的领地,它迫使我爸妈与非中国人建立联系。这里,我不再是那个两个世界之间孤独的中介,因为我的双重归属而备受孤立。我也不再束缚于对父母的责任,不再只观察而不能参与,只翻译而不能发表观点。这个餐馆是我能够表达自我的一个地方”。餐馆必需的后勤工作和协作的必要,使敏仪具有了参与感、和谐感,在这个爱恨交织的空间里,在想象中暂时缓解了她两面人的生活。除此之外,敏仪了解了在餐馆里头服务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从英国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每次下班都要喝玛格丽塔鸡尾酒的女侍维(Vi),身材高大,有着一堆女朋友的调酒师巴克特(Bucket),有着一个黑人男友的同性恋者查克(Chuck),等等。在这个混杂的空间里,敏仪深深地理解和尊敬这些底层的人和他们的生活。

然而,这并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法。这只是身份未完全确立之前的暂时性庇护。一旦空间转换,这个第三类空间的不稳定性立刻呈现出来。当父亲与姑父交恶迫使敏仪一家搬离姑姑家,敏仪惧怕的身份又一次消弭,就像早期来美国一样的移民迫使她重回身份困惑的危机时分,这两个世界和暂时性的第三世界同时消失的后果,是敏仪非常担心的:“我害怕一搬家我的身份就没了。姑姑的房子,凯西(Casey)的城堡,马克米恩小学。它们都是我的坐标,当我需要抬头寻找和确定我在哪里,我是谁的时候能够让我安稳着落”。这意味着敏仪失去的不仅仅是她所熟悉的周围环境,更是族裔、文化与阶级身份。刚刚与两个世界建立的联系一下子抽空,新的世界中何以安身立命?看着渐渐远离的这熟知的一切,对于敏仪来说,就像看着所有关于她认识的美国消逝了一样。强烈的个人身份消解所带来危机感使其成长倍加艰辛,而这种身份消解的危机感并未随着她考入哈佛而再次经历的空间转换而消除,作为成长的一部分长久地刺痛着她的心灵。

综上所述,在种族歧视没有完全消失的美国社会,阶级、种族、性别因素依然对主人公生活与成长影响巨大,作为女性新移民的主人公经历了成长空间错位与身份危机,人格分裂带来的身份消解使她在成长的征途上依然充满了许多反成长倾向,这在主人公外在的生活经历与内在丰富的心路历程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主人公通过不断学习认知,试图与世界达成一致,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种族主义问题、差异的认识和迫切想要归属的欲望持续存在,这意味着自我危机并未随着主体社会化而得到解决。《纸女儿》以写实的笔法,深刻地展示了主人公马敏仪,过早地经历了身份消解与重建,从小就强烈地感受到了身处两种文化之间的危机和困扰,以及性别、阶级的边缘化境遇给她带来的孤独感、隔绝感、挫败感等一系列的成长之痛。同时以自身生活经历的精彩描述,抨击和颠覆了包括模范少数族裔、不可同化者、来自彼岸的陌生人,甚至陈查理、付满楚等诸多华人的刻板印象。

① Kirkus Reviews Copyright(c)VNU Business Media,Inc.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aLJ1AAAAMAAJ&dq=Paper+Daughter:+A+Memoir&ei=0yTBS47uBargkQSux YWjCQ&hl=zh-CN.

② Amy Ling.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New York:Pergamum Press,1990,p20.

③ 早年生于母国,12岁之前移民的儿童,被学者称为1.5代移民,马敏仪亦属此种情况,见Pyong Gap Min,ed.,The Second Generation:Ethnic Identity among Asian Americans,CA:AltaMira Press,2002,p3.

④ M.Elaine Mar,Paper Daughter,A Memoir,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9,p61.(本文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下不另注。)

⑤ Rocio G.Davis,Begin Here:Reading Asian North American Autobiography of Childhoo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p19.

⑥ Edward W.Said,Reflection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2000.p.173-186.

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成果,批准号:10YJC752014

作 者:侯金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文学理论、海外华人文学及诗学研究。

编 辑: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

猜你喜欢
华裔餐馆身份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要求太多的餐馆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1号异星球餐馆
1号异星球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