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主义观点及在其著作《飘》中的表现

2011-08-15 00:42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西景德镇333000
名作欣赏 2011年15期
关键词:斯嘉丽米切尔玛格丽特

⊙江 凌[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解析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主义观点及在其著作《飘》中的表现

⊙江 凌[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著的长篇通俗小说《飘》发表六十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至今魅力不减。玛格丽特·米切尔是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在这本著作中,她抨击了旧南方和传统的南方妇道观,向读者揭示南方妇道观鼓励虚伪、危害社会、压抑女性的本质。本文从作者的生平介绍出发,介绍了小说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和小说中通过女主人公斯嘉丽所反映出的女性主义观点。

玛格丽特·米切尔 《飘》 女性主义

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只写了一本书《飘》,这本书却让她名满天下。她从没想过会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飘》成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真实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尽管有评论家指责这本小说没有艺术,也没有精湛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洞察力,但这部小说依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和追捧。究其原因,这与书中所塑造的生动的女性形象是分不开的,作者赞扬了她们对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的追求,同时抨击了旧南方和传统的南方妇道观,揭示出南方妇道观鼓励虚伪、危害社会、压抑女性的本质,突出了女主角追求爱情的执著,信守爱的承诺,赞赏她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坚强地让自己跟家人生存,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一、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平及其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

1.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平介绍

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她的父亲Eugene Mitchell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常常与朋友们谈论南北战争。她的母亲Maybelle Stephens是“League of Women Voters”的创立者之一,致力于女性权利的追求。玛格丽特父母的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到她的成长以及人格的形成。玛格丽特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后因母亲病逝,家中需要她来主持家务,玛格丽特不得不中途退学,从1922年起用自己的昵称“佩吉”为《亚特兰大日报》撰稿。玛格丽特生来就有一种反叛的气质,她一时冲动与一个冷酷无情的恶棍结婚,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并且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致力于创作。

2.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主义意识的形成原因

女性主义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和哲学社会思潮,在文学领域,努力追寻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要求以女性视角重新阅读经典文本,探究女性独特的书写方式。

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1791年,妇女运动领袖奥林匹.D.古日勇敢地举起妇女权利的大旗,发表了《女权宣言》,主张两性在社会生活中应平等、互助,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妇女们成立了“全国妇女反奴隶制联合会”。废奴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南方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对生活在改革、动荡年代,并一直活跃在新闻界的玛格丽特来说,这种冲击明显对其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再加上玛格丽特·米切尔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一生都在为争取妇女的政治权利以及妇女解放运动而不懈奋斗。

在内外环境双重作用下,拥有独立事业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在这样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及时代巨变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其女性主义思想,并且创作了她的不朽之作《飘》。

二、女性主义观点在《飘》中的体现

作家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总是通过作品及其人物言行表现出来的,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在主人公斯嘉丽身上就得到了极为充分的体现。玛格丽特通过这个角色表达了其女性主义意识的萌芽、冲突和发展过程,斯嘉丽的行为和思维特点都一直存在着矛盾,她的身上并存着美与丑、新与旧、善与恶的交融,她所受的教育、她的理性思路是属于过去的那个时代的,但在新的环境里,她的本性的发展和追求又违背了她的教养与理性,使她背离了她所属的那个阶级,转向那个更有生命力更有发展前途的阶层。

1.斯嘉丽的爱情

一直以来,斯嘉丽最受人指斥的就是她情感不专一、玩弄男性,被人视作“狐狸精”式的人物。而事实上,她真心渴求的只有两个男人——艾希礼和白瑞德。

斯嘉丽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在塔拉庄园的游廊里与仰慕她的斯图尔特和布伦特兄弟调情。当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艾希礼要娶媚兰的消息传来时,仅仅经过短暂的惊诧,她便很快平静下来,向艾希礼大胆表白。当受到拒绝之后,斯嘉丽恼羞成怒地骂道:“那么你为什么不说?你这懦夫!你怕跟我结婚!你愿意跟那傻小丫头过日子,她是百依百顺的,过几天替你养出一窝小猪来!”之后不久,斯嘉丽和查理闪电般地结了婚,以激烈的行动来报复艾希礼。很显然,这次婚姻没有使她变成贤妻良母,给她带来的只是厌恶感和寡妇的黑丧服。自此开始,她逐渐站到“教养”的对立面,执著于自我的意识和感觉。

为了保住塔拉庄园,斯嘉丽在第二次婚姻中又扮演了一次不道德的角色,她抢走了自己妹妹的情人。而白瑞德,作为书中的男主人公,一直深深地被斯嘉丽的美丽和勇气吸引。斯嘉丽一方面被白瑞德的风度、能力和财富吸引,另一方面又不愿屈从于白瑞德,总是对他不屑一顾。当白瑞德对她一往情深时,她总是不懂得珍惜,而当白瑞德最后决定离开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早已爱上了白瑞德。而在此之前,斯嘉丽一直把艾希礼当做精神寄托,无怨无悔地爱着艾希礼,并愿意为他做出任何牺牲。斯嘉丽对爱情的执著,无怨无悔,在感情生活上的倔强和坚持,都强烈彰显出她的女性意识和独立精神,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忠实于自我的情感,经过执著的追求终于醒悟到自己情感的趋向,走出了迷失的境地。

2.斯嘉丽的蜕变

回顾斯嘉丽由一个“南方淑女”转变为资产阶级妇女的人生历程,尤其是她对于情感的追逐、婚姻的歧途、对金钱的狂热追求,以及事业的痛苦求索,让我们看到,斯嘉丽的巨大转变与其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密不可分的。

从小时候起,斯佳丽就沿袭了父亲不拘小节、豪爽,甚至粗犷、脾气暴躁的性格,表现得与众不同,内心充满了叛逆和反抗,很想摆脱上层社会的压力和束缚,成为一个背离传统的自由人。正如小说中所说:“她脸上混杂着两种特征,一种是母亲的娇柔,一种是她父亲的粗犷,前者属于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后者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她憧憬着“总有一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家不喜欢,我也不在乎”。可尽管如此,她仍然遵循着母亲的教导,把母亲当做偶像,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来当一个所谓的上等女人。“在自己很想吃东西时,偏装得像小雀子那样只能吃一点点;在自己想跑时,偏要慢慢地走;在自己能够连跳两天也不觉得累时,偏要装得跳一场华尔兹就晕倒了”。

然而,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她身上那种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的两种异质的均势,父亲遗传下来的爱尔兰性子在斯嘉丽身上日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亚特兰大医院服务期间,她从开始的不情不愿,极度厌恶替病人服务,到后来渐渐地同情那些伤病员,并且用心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当父亲辛苦大半辈子积累下来的价值十好几万的棉花,被北方军队的火把付之一炬后,斯嘉丽并没有被击倒打垮,而是磨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勇敢地从战后的废墟上站了起来,肩负起重建家园的重担,在战火中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蜕变。面对完全陌生而又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斯嘉丽以其特有的果断、狡黠和惊世骇俗之举,在男性世界的夹缝中,顽强地开辟着自我生存的空间。她买下了木材厂,又同时经营店铺,凭借其胆大心细和能屈能伸,最终战胜了一个个竞争对手。正如她站在那棵大树下的呼喊一样:“让上帝为我作证,北方佬不会把我击垮。我要挨过这一关,等这一切过去我就不会挨饿。不,我的亲人也不会挨饿。即使我不得不去偷,去杀人——上帝为我作证,我再也不会忍饥挨饿了。”

在一系列的挫折中,斯嘉丽改造了自我,也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成为时势造就的新女性,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获得自主权利的要求。而唯一不变的,是她身上惊人的自信心,即使这种自信心几经折腾,屡受打击,却依然如故,坚不可摧。

《飘》作为一部女性文学作品,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以及其独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书中表达出一种矛盾、复杂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一著作中虽然不乏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但作者始终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描写了留在后方家园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表现出了丰富复杂的女性意识。和主人公斯嘉丽一样,玛格丽特也是个充满生气和斗志的女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顾世俗的约束,她争取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自身价值,最终,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1] 米切尔.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 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 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美国文学思想背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杨慎生.英美小说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作 者:江 凌,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史和外语教育。

编 辑: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

猜你喜欢
斯嘉丽米切尔玛格丽特
逃家小兔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寡姐”的寡:美人稀有
中年再读《飘》,终于明白小说中隐藏的这三个真相
玛格丽特拒绝给费雯·丽签名赠书
犟龟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
解读《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斯嘉丽”的个性蜕变
野性的面目
一生一佳作
关于斯嘉丽·约翰逊你可能不知道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