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轮扁斫轮》

2011-08-15 00:42张国权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名作欣赏 2011年24期
关键词:书本知识糟粕言传身教

⊙张国权[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庄子》中有几则寓言故事围绕技与道的关系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如:《梓庆削木为 》主要讲述了技进于道所必须首先具备的“我”的状态;《佝偻丈人承蜩》主要讲述了用志不分并多加实践是技进于道必经之途;《庖丁解牛》则主要向我们展现了技进于道的自由境界与审美愉悦。《轮扁斫轮》这则寓言则向我们表达了技进于道的另一层面的道理: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这则寓言旨在向我们言明这样一个道理:“技”不能依赖他人的传授,无论是圣人之书还是他人的言传身教,都无法代替实践的重要性。只有自己在躬身亲行、用心体悟,才能真正地习得“技”,从而具备进于“道”的可能。

轮人扁虽言语不多,却用极朴素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许多深刻的哲理真言:

首先,他由指责书本上的圣人之言为“古人之糟粕”这一惊人之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文字不具备完全传达作者之“心”、之“意”的能事,因为在感受、表达与接受过程中,信息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此递减包括:

第一级的递减,即将感悟的信息转换为文字或语言等传达方式的过程中的信息流失。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将其感悟到的信息用一种形式等量地表达出来。其传达出的与感悟到的比值虽因表达或表现技巧的水平高低而有所不同,但其间的信息流失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由圣人之所感所思所想到变成文字形式,已不能完全传达圣人之心迹。

第二级的递减,即文字或语言等信息由接收者的耳目入心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信息的进一步流失。表达出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为受众所理解消化,虽接受者的感觉敏感度、学识素养、个性与经历等均会影响其接受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但信息的流失总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贵为万民之尊的桓公,也同样不能规避此规律。

据上可知,虽然轮人扁把已故圣人的语言文字称为“古人之糟粕”有些夸张,但两个信息递减对我们做到“师古人之心”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我想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文中所提到的已逝的圣人之言,同样也适用于已逝或在世的任何人的文字。在今日信息泛滥的文化背景中,在学术被量化的体制下,人们在语言文字等信息的吸纳过程中又必须面对一个新的问题:由于众多的道貌岸然的伪问题、伪学术、伪风格层出不穷,真知陷入了一个拭目难辨的尴尬境地,为了探寻真正有效的知识信息,人们不得不额外地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其次,轮人扁通过“……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进一步向我们阐明了其观点:“技”的不可传授性。不仅从记载“圣人之言”的书本中不可,即便是他人言传身教亦不可。就其信息的传输途径与生动、直接程度上而言,言传身教比书本知识自然是高明了许多,更何况作为父亲的扁,传授儿子斫轮之技时一定是倾其全能,毫无保留,但还以:“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的结果而告终,因技之精深处只是“有数存焉于其间”,但“口不能言”。

扁的话确实发人深省,许多时候,我们会太相信、依赖“圣人之言”与“他人之教”,将自己淹没于他人的唾液中,疏于、放弃并逐渐失去了自我感悟、自我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创造力的本源,是技进于道的必备素养。

另外,扁的“臣也以臣之事观之”这句看似平常的话,亦蕴藏了极深刻的道理,只有得道之人才能真正悟得此理,这也是《庄子》一书中反复阐述的一个重要观点:“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文中虽然谈到的是斫轮之技,但此理在技进于道的层面上有着其不可否认的普适性。

当然,所有的道理与规律面对实际的问题时总有其局限性。众所周知,艺术学与文学是最重感性思维的学科,所以,其道境之技就有着“不可传”的绝对性。以艺术创作为例:

如果将艺术创造划分为三个层次:最低一层次为“无法”。已有的“法”没有学来,自己又没在实践中悟到。此层次的作品的最高境界也只能是照搬或挪用一些已有的艺术图式,津津有味地咀嚼与玩弄。应该说,这个层面的人与艺术是没有关系的;第二个层次是“满脑子都是法”——了解并能熟练使用特定的艺术语言,作品中找不出什么弊病,但也没有使人心中悸动、意欲分享之处。因组织那些“法”都是已有的、惯常的方法、思维与观念。严格来说,这个层面的人也没有真正与艺术发生关系;最高层面则是“无法之法”——即由技入道的境界。在此境界中,艺术家在不断创作实践中逐渐靠近并发现了自己的心性,所有已有的技法与知识都已沉潜到艺术家的血液中,完全听从艺术家心脉搏动的安排,用艺术家独特的呈现方式表达,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层面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三个层面中,前两个层面都是可教可学的,而后一个层面完全属于生命个体的领地,不可能依靠别人的力量涉及,即扁在文中谈到的“不可传”之境。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庄子》一书在此处及在其他篇章多处阐明与论述了技进于道的“不可传”,但这并非否定书本知识与他人之教在技进于道的进程中的作用,只是意在强调真正技进于道的决定性因素在己不在人,在身体力行的实践感悟而非间接的知识来源。仍以艺术创作为例:如果说上面第三个层面中的“道”境之技是“无法之法”,此“无法”也是建立在第二个阶段的“有法”的基础上的,是对“法”的升华与超越,而书本知识与他人之教也是帮助我们尽快地习得“法”的有效途径。所以,欲达到技进于道的高度,充分利用“圣人之言”与“他人之教”也是非常必要的。但为了保证获取信息的有效性,我们应注意正确处理信息获取与自我思考感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以备“我”用;另一方面铭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在学习中注意发现言外之意、语后之音与象外之象,尽可能做到师心而不被形迹所困。同时,时时不忘以自然与生活为师,注重对第一资料的感悟与学习,在亲历躬行的实践中,感受、检验已获取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将有效信息转化为自身的能量。

《轮扁斫轮》这则寓言有很多有益的教诲,但我们更应向轮人扁学习的,应还有其敢于斥圣人之言为“古人之糟粕”这一行为中所透射的质疑权威的胆量与精神。没有或缺乏这种精神与胆量,恐难以在学术上有所创造与建树,技进于道也只能成为悬置的纸上空谈。

猜你喜欢
书本知识糟粕言传身教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给作文时思路阻塞的学生开个“处方”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方法
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词语聚焦
爱情寓言